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45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包括平板与减震垫,所述平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杆,所述平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扶手,所述平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扶手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平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扶手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氧气袋放置盒,所述减震垫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减震垫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减震垫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设有减震垫、外卡块与伸缩杆,能够在担架移动时起到减震作用,可以调节担架的高度,可以固定万向轮,方便使用,增加其自身功能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担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固定担架是为目前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固定担架一般具有输液架、氧气袋和把手,固定担架一般类型有升降担架、铲式担架和卷式担架等;现有的固定担架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的固定担架在使用的时候没有减震的作用,遇到不平坦的路容易颠伤病人,传统的固定担架不能调节担架腿的高度,当需要停止时,无法固定万向轮,且传统的固定担架的功能性较为单一,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包括平板与减震垫,所述平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杆,所述平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扶手,所述平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扶手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平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扶手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氧气袋放置盒,所述减震垫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减震垫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减震垫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垫的上端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内卡槽,所述内卡槽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外卡块,所述平板与减震垫通过固定栓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组,且万向轮与连接杆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数量为两组,且橡胶垫分布在减震垫上端内表面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至少为十六组,且弹簧均匀分布在减震板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数量为四组,且固定环均匀分布在平板的两侧。优选的,伸缩杆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且伸缩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通过设置的减震垫,在推送伤者的时候,遇到不平坦的地面,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不会颠簸,对伤者病情加重,通过设置的伸缩杆,根据使用者需要的高度,可以调节担架的整体高度,通过设置的外卡块,当需要停止担架的时候,可以用外卡块和内卡槽把万向轮固定住,整个装置简单,有效增加其自身的功能性,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操作方便,固定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的减震垫与固定板的相结合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图2中减震垫A处的放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图2中连接杆B处的放大视图。图中:1、输液架;2、固定环;3、扶手;4、固定板;5、连接板;6、万向轮;7、把手杆;8、氧气袋放置盒;9、平板;10、减震垫;11、伸缩杆;12、连接杆;13、固定栓;14、橡胶垫;15、减震板;16、弹簧;17、外卡块;18、内卡槽;19、支撑杆;20、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包括平板9与减震垫10,平板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杆7,方便推动担架,平板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扶手3,用于挡住伤者,防止掉落,平板9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扶手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2,用来连接固定带固定伤者,平板9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扶手3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液架1,用来悬挂输液瓶,输液架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氧气袋放置盒8,存放氧气袋和氧气罩,减震垫10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栓13,减震垫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4,用来固定减震垫10,减震垫10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弹簧16,弹簧16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板15,减震垫10的上端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垫14,固定板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万向轮6,方便移动担架,连接杆12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内卡槽18,内卡槽1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外卡块17,固定万向轮6,平板9与减震垫10通过固定栓13活动连接。万向轮6的数量为四组,且万向轮6与连接杆12活动连接,能够灵活的移动担架;橡胶垫14的数量为两组,且橡胶垫14分布在减震垫10上端内表面的两侧,起到减震的作用;弹簧16的数量至少为十六组,且弹簧16均匀分布在减震板15的两侧,加强减震垫10的弹性;固定环2的数量为四组,且固定环2均匀分布在平板9的两侧,用来连接固定带固定伤者;伸缩杆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且伸缩杆11与支撑杆19固定连接,调节担架的高度,保证伸缩杆11的稳固性,两组所述支撑杆19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杆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使用者将固定担架放在急救车里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伸缩杆11降低担架的高度,减少占用空间,同时将连接杆12上的内卡槽18和外卡块17闭合,将万向轮6固定住,不能随意移动,将伤者抬上平板9,使用固定环2连接固定带,用固定带将伤者的腿和身体固定住,同时平板9上端的扶手3也会阻挡伤者,不会因为翻滚也掉落,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1上,对伤者进行输液,对伤情比较严重的伤者,可以拿出氧气袋放置盒8中的氧气袋和氧气罩给伤者供氧,推动把手杆7将担架推动起来,在担架行走的时候,会利用减震垫10中的橡胶垫14、减震板15和弹簧16对担架进行减震,避免平板9上的伤者因为颠簸而加重伤情,需要停下的时候,可以利用外卡块17和内卡槽18将万向轮6卡住,避免担架随意移动而撞击墙面对伤者造成伤害,有效增加其自身的功能性,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包括平板(9)与减震垫(1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杆(7),所述平板(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扶手(3),所述平板(9)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扶手(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2),所述平板(9)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扶手(3)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液架(1),所述输液架(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氧气袋放置盒(8),所述减震垫(10)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栓(13),所述减震垫(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减震垫(10)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板(15),所述减震垫(10)的上端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垫(14),所述固定板(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万向轮(6),所述连接杆(12)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内卡槽(18),所述内卡槽(1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外卡块(17),所述平板(9)与减震垫(10)通过固定栓(13)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效果优异的急诊用固定担架,包括平板(9)与减震垫(1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杆(7),所述平板(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扶手(3),所述平板(9)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扶手(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2),所述平板(9)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扶手(3)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液架(1),所述输液架(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氧气袋放置盒(8),所述减震垫(10)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栓(13),所述减震垫(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减震垫(10)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板(15),所述减震垫(10)的上端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垫(14),所述固定板(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万向轮(6),所述连接杆(12)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内卡槽(18),所述内卡槽(1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外卡块(17),所述平板(9)与减震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培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品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