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45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担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扶手装置,所述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装置,两两一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旋转座、移动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旋转座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减震机构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器,所述固定壳中心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两侧均设置有橡胶环,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一端的减震器上的所述第一弹簧穿过所述固定壳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旋转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固定壳与所述旋转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两个减震器减震,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担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担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医院采用的移动病人的装置均是普通的支撑腿加上一个担架,转移病人时震动较大,在转移孕妇、严重骨折、脑溢血等病人时震动较大,容易增加病人的病情以及疼痛感,医院采取的减震手段要么是在担架上多加几个床垫用来减小振动,但是由于担架面积小,放置床垫影响病人位置;要么就是推担架的时候尽量减速,较小震动,但是对于一些病重的病人,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所以一旦速度过快,遇到坑洼的路面就会产生极大的震动,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担架,结构简单,利用两个减震器减震,减震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扶手装置,所述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装置,两两一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旋转座、移动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旋转座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减震机构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器,所述固定壳中心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两侧均设置有橡胶环,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一端的减震器上的所述第一弹簧穿过所述固定壳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旋转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固定壳与所述旋转座;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一端的减震器上的所述第一弹簧穿过所述固定壳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固定壳与所述移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移动塞,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移动塞上,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移动塞相对应的轨道,所述移动塞中间镂空,所述第一弹簧部分设置在所述移动塞内进一步地,所述扶手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所述本体上,两个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护栏,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旋转杆。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移动机构之间设置有减震垫。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下表面上的前端设置有前车轮,所述前车轮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下表面上远离所述前车轮的一端设置有后车轮,所述后车轮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一侧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刹车片。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输液支撑架,所述输液支撑架可伸缩。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手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担架的支撑装置均设置有减震机构,每个减震机构均采用两个减震器组成,利用两个减震器可以极大地减小来自地面等位置的冲击,每个减震器上均设置有两个弹簧,减震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本体;2、扶手装置;21、第一转轴;22、第二转轴;23、护栏;24、旋转杆;3、支撑装置;4、旋转座;5、输液支撑架;6、移动机构;61、支架;62、圆形通孔;63、滚轮;64、刹车片;7、减震机构;8、固定壳;9、减震器;91、第一弹簧;92、第二弹簧;93、移动塞;10、顶板;11、橡胶环;12、减震垫;13、前车轮;14、第三弹簧;15、后车轮;16、第四弹簧;17、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减震担架的一实施例,包括本体1,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扶手装置2,扶手装置2用于医护人员移动担架时,手部可以支撑在上面,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装置3,两两一组,两个支撑装置3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支撑装置3包括旋转座4、移动机构6和减震机构7,旋转座4与本体1连接,减震机构7一端固定在旋转座4上,另一端与移动机构6连接,利用旋转座4即可将支撑装置3折叠,在担架闲置或者放入救护车时节省空间;减震机构7包括固定壳8,固定壳8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器9,固定壳8中心设置有顶板10,两个减震器9均是抵接在顶板10上的,顶板10两侧均设置有橡胶环11,橡胶环11可以减缓压力,防止顶板10损坏,减震器9包括第一弹簧91和第二弹簧92,设置在旋转座4一端的减震器9上的第一弹簧91穿过固定壳8连接顶板10与旋转座4,第二弹簧92连接固定壳8与旋转座4;设置在移动机构6一端的减震器9上的第一弹簧91穿过固定壳8连接顶板10与移动机构6,第二弹簧92连接固定壳8与移动机构6。使用时,首先将支撑装置3撑开,利用旋转座4,减震机构7沿着旋转座4旋转,便可利用移动机构6在平地上移动,将病人放置在担架上,便可进行快速移动,在遇到坑洼的地面时,设置在底部的减震器9上的第一弹簧91首先压缩,吸收震动传来的力,保证平稳,如果晃动幅度过大,则底部的减震器9上的第二弹簧92开始亚索,进一步吸收震动传来的力,如果震动进一步扩大,则另一个减震器9上的第一弹簧91和第二弹簧92继续压缩,减震效果好,并且每个支撑装置3均设置有减震器9,即使其中一个损坏,其他的减震器9也可较好的完成减震效果。减震机构7包括移动塞93,第二弹簧92就是设置在移动塞93上的,移动塞93中间镂空,第一弹簧91部分设置在移动塞93内,固定壳8上也有与移动塞93相对应的轨道,即移动塞93可以伸进固定壳8内,但是第二弹簧92不行,第二弹簧92被挤压也是在固定壳8外侧。扶手装置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第一转轴21固定在本体1上,两个第二转轴22之间设置有护栏23,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之间设置有旋转杆24,即护栏23是可以升降的,利用固定在本体1上的第一转轴21为支点,护栏23可以升降,当需要利用护栏23防止病人从担架上滑落时,护栏23升起,当不需要使用时,护栏23下降,方便收纳。减震机构7与移动机构6之间设置有减震垫12,进一步增加了减震的能力。本体1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前车轮13和后车轮15,前车轮13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14,用于减震,后车轮15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16,同样用于减震,在担架需要上救护车或者下救护车时,此时支撑装置3收起,前车轮13与后车轮15帮助担架直接划进救护车,并且第三弹簧14和第四弹簧16可以减震,在汽车运行时减小震动对病人带来的危害。移动机构6包括支架61,支架61上设置有圆形通孔62,圆形通孔62内设置有轴承,轴承上设置有滚轮63,滚轮63的一侧在支架61上设置有刹车片64,可以随时停止或者移动装置。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输液支撑架5,输液支撑架5可伸缩,部分病人需要一直输液,则设置输液支撑架5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就不需要人工一直托举药瓶,并且输液支撑架5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扶手装置,所述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装置,两两一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固定杆;/n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旋转座、移动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旋转座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减震机构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n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器,所述固定壳中心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两侧均设置有橡胶环,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一端的减震器上的所述第一弹簧穿过所述固定壳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旋转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固定壳与所述旋转座;/n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一端的减震器上的所述第一弹簧穿过所述固定壳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固定壳与所述移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扶手装置,所述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装置,两两一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固定杆;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旋转座、移动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旋转座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减震机构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器,所述固定壳中心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两侧均设置有橡胶环,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一端的减震器上的所述第一弹簧穿过所述固定壳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旋转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固定壳与所述旋转座;
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一端的减震器上的所述第一弹簧穿过所述固定壳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固定壳与所述移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移动塞,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移动塞上,所述固定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移动塞相对应的轨道,所述移动塞中间镂空,所述第一弹簧部分设置在所述移动塞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担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施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途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