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平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23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平车,包括车体以及转移板。所述车体包括床板、升降架、万向轮、升降装置以及牵引装置,所述升降架有4个,均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床板的4个角一一对应,所述万向轮也有4个,一个所述升降架上安装一个所述万向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下方,用于调整所述床板的高度,所述床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侧上,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转移板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转移板连接时,所述牵引装置能够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牵引所述转移板,将所述转移板移动至所述床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平车无需多人操作,且不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平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平车。
技术介绍
医用平车是一种用于转运病人的工具,例如,可以将病人从病床转运至手术台。需要转运时,首先需要将病人搬运至医用平车上,才能推动医用平车,将病人转运至目标地。需要通过医用平车进行转运的病人,自身往往不便行动,多为刚手术完毕、重伤、瘫痪、脊椎受伤或者呼吸道危重症的病人。因此,在将病人搬运至医用平车上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共同协助才能完成,费时费力,十分困难。而且,搬运时,医护人员直接接触病人的身体,对于病人直接施力,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医用平车,无需多人协同搬运病人,操作简单、方便,且不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一种医用平车,所述医用平车包括车体以及转移板,所述车体包括床板、升降架、万向轮、升降装置以及牵引装置,所述升降架有4个,均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床板的4个角一一对应,所述万向轮也有4个,一个所述升降架上安装一个所述万向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下方,用于调整所述床板的高度,所述床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侧上,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转移板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转移板连接时,所述牵引装置能够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牵引所述转移板,从而使得所述转移板移动至所述床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电机、缠绕轴以及牵引带,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侧上,所述缠绕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牵引带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缠绕轴上,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板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板连接时,启动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缠绕轴转动,使得所述牵引带逐步被卷绕在所述缠绕轴上,从而使得所述牵引带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牵引所述转移板,进而使得所述转移板移动至所述床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转移板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卡勾开设有第一卡孔,将所述第一卡勾卡入所述第一卡孔内时,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板连接,将所述第一卡勾从所述第一卡孔内取出时,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板解除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移板上与所述第一卡孔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带,所述防护带上设置有第二卡勾,所述转移板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孔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勾能够卡入所述第二卡孔内,或者,所述第二卡勾能够自所述第二卡孔内取出。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转移板设置所述防护带的一侧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转移板相互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设置有锁持件,所述锁持件包括锁头以及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转轴带动所述锁头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床板的相对两端设置有挡板。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的内侧面开设有导槽,当所述牵引装置牵引所述转移板时,所述转移板的相对两端卡入对应的所述导槽内,所述导槽对所述转移板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槽位于所述第一侧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导槽位于所述第二侧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对所述转移板起到限位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螺钉,所述床板的上表面上对应所述螺钉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移板的相对两端开设有第二通孔,当所述转移板移动至所述床板上时,所述螺钉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将所述转移板锁持在所述床板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平车。需要转运病人时,可以将转移板插入病人身下,使得病人位于转移板上,再通过牵引装置将转移板牵引至车体的床板上,即可将推动车体将病人运送至目标地。将病人从病床移动至车体上的过程,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无需多人协同操作,省时省力。并且,移动时,不直接接触病人,而是通过牵引装置缓慢地、平稳地牵引转移板,将转移板牵引至床板上,从而实现病人的移动,因此,不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而且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平车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平车的转移板和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平车的锁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平车的减震装置和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车体1床板11升降架12万向轮13升降装置14牵引装置15护栏16置物板17减震装置18第一侧111第二侧112挡板113导槽114螺钉115第一通孔116锁持件117支撑杆121导套122电机151缠绕轴152牵引带153第一卡勾154滑动杆181限位凸起182弹性件183固定套184安装板185锁头1171转轴1172转移板2第二通孔21第一卡孔22防护带23第二卡勾24第二卡孔25防护板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平车,包括车体1以及转移板2。车体1包括床板11、升降架12、万向轮13、升降装置14以及牵引装置15。床板11大致呈长方形平板结构,用于供病人躺卧,床板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11和第二侧112。升降架12共有4个,均设置在床板11的下方,且4个升降架12与床板11的4个角一一对应,使得床板11可以稳定地支撑于4个升降架12上。万向轮13也有4个,分别设置在4个升降架12上,使得车体1可以朝任意方向移动。升降装置14设置在床板11的下方,用于调整床板11的高度。具体地,升降装置14带动升降架12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床板11向上或向下移动,实现对床板11高度的调整。或者,升降装置14直接带动床板11向上或向下移动,实现对床板11高度的调整,而升降架12为适应床板11的高度,随之向上或向下移动。牵引装置15设置在第二侧112上,牵引装置15与转移板2可拆卸地连接,当牵引装置15与转移板2连接时,牵引装置15能够沿着从第一侧111朝向第二侧112的方向牵引转移板2,从而使得转移板2移动至床板11上。当需要转运病人时,先将车体1移动至病床的一侧,调整车体1的方向和位置,同时通过升降装置14调整床板11的高度,使得床板11的上表面与病床的床面等高且第一侧111与病床的一侧床沿相贴合并对齐;然后,在病床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平车包括车体以及转移板,所述车体包括床板、升降架、万向轮、升降装置以及牵引装置,所述升降架有4个,均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床板的4个角一一对应,所述万向轮也有4个,一个所述升降架上安装一个所述万向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下方,用于调整所述床板的高度,所述床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侧上,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转移板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转移板连接时,所述牵引装置能够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牵引所述转移板,从而使得所述转移板移动至所述床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平车包括车体以及转移板,所述车体包括床板、升降架、万向轮、升降装置以及牵引装置,所述升降架有4个,均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床板的4个角一一对应,所述万向轮也有4个,一个所述升降架上安装一个所述万向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下方,用于调整所述床板的高度,所述床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侧上,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转移板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转移板连接时,所述牵引装置能够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牵引所述转移板,从而使得所述转移板移动至所述床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电机、缠绕轴以及牵引带,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侧上,所述缠绕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牵引带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缠绕轴上,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板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板连接时,启动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缠绕轴转动,使得所述牵引带逐步被卷绕在所述缠绕轴上,从而使得所述牵引带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牵引所述转移板,进而使得所述转移板移动至所述床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转移板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卡勾开设有第一卡孔,将所述第一卡勾卡入所述第一卡孔内时,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板连接,将所述第一卡勾从所述第一卡孔内取出时,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板解除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医天健医疗服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