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导电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71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透明导电膜,包括:基层,基层的一个表面设有第一导电介质层;导电功能层,材质至少包括银,导电功能层的一个表面设有第二导电介质层;润湿层,润湿层的一个表面设于第一导电介质层背离基层的表面,润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于导电功能层背离第二导电介质层的表面。本申请通过透明导电膜中增加润湿层,使导电功能层在该润湿层的表面成型,提高了导电功能层成型时的润湿性,能够使导电功能层形成连续性结构以减小其厚度以及粗糙度,降低光线在其表面的散射率,提高透明导电膜的透光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导电膜
本申请涉及光电学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膜。
技术介绍
随着光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透明导电膜已广泛应用于光伏电池、触控面板等领域,这就对透明导电膜的物理化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一种氧化铟锡(ITO)薄膜与金属复合形成的多层透明导电膜正被广泛应用,这就是ITO/M/ITO薄膜。ITO/M/ITO薄膜的方阻低,且耐绕折,性能优异。而为了获得更好的导电性能,ITO/M/ITO薄膜中常用的金属是银或银合金,但这会导致ITO/M/ITO薄膜的透光性较差,主要原因是ITO薄膜表面的润湿性较差,银层或银合金层在ITO薄膜表面的成型过程中易形成凹凸不平的岛状膜,导致其厚度以及粗糙度较大,光线在其表面的散射率较高,ITO/M/ITO薄膜的透光性就会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明导电膜,能够提高导电功能层成型时的润湿性,使导电功能层形成连续性结构以减小其厚度以及粗糙度,降低光线在其表面的散射率,提高透明导电膜的透光性。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透明导电膜,包括:基层,基层的一个表面设有第一导电介质层;导电功能层,材质至少包括银,导电功能层的一个表面设有第二导电介质层;润湿层,润湿层的一个表面设于第一导电介质层背离基层的表面,润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于导电功能层背离第二导电介质层的表面。该设计可以使导电功能层在该润湿层的表面成型,提高了导电功能层成型时的润湿性,能够使导电功能层形成连续性结构以减小其厚度以及粗糙度,降低光线在其表面的散射率,提高透明导电膜的透光性。根据一些实施例,润湿层的材质为IZO。该设计可以提高润湿层的表面润湿性,有利于导电功能层在其表面形成连续性结构,减小导电功能层的厚度以及粗糙度。根据一些实施例,润湿层的材质为非晶态。该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润湿层表面的润湿性,同时,还可以提升透明导电膜整体的可弯折性,使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根据一些实施例,沿垂直于基层的表面的方向,润湿层的厚度尺寸在1nm至20nm之间。该设计可以避免影响第一导电介质层200的光线透过率和表面电阻率,同时也便于润湿层的成型。根据一些实施例,导电功能层的材质为银合金。该设计可以提高导电功能层的导电性,使其能充分地降低透明导电膜的表面电阻率。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导电介质层的材质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以及氧化铝锌中的任意一种;和/或第二导电介质层的材质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以及氧化铝锌中的任意一种。该设计可以使透明导电膜具备了良好的电学传导特性和光学透明性。通过分别调整第一导电介质层和第二导电介质层的组成、组分占比等,可以使透明导电膜的上下层之间具有不同的导电性以及透明性。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导电介质层与第二导电介质层的材质均为氧化铟锡,使第一导电介质层与第二导电介质层同时具有较高的光线透过率和较低的表面电阻率。根据一些实施例,沿垂直于基层的表面的方向,第一导电介质层与第二导电介质层的厚度尺寸均在10nm至100nm之间。该设计可以透明导电膜兼具较高的导电性、透光性和较优的制备效率。根据一些实施例,沿垂直于基层的表面的方向,基层的厚度尺寸在5μm至200μm之间。该设计可以使基层既能具备一定的刚性,又能保持相对较薄的厚度,调整基层的厚度尺寸,以使基层可以满足多种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明导电膜,该透明导电膜包括基层、导电功能层以及润湿层。其中,润湿层的一个表面设于第一导电介质层背离基层的表面,润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于导电功能层背离第二导电介质层的表面。本申请通过透明导电膜中增加润湿层,使导电功能层在该润湿层的表面成型,提高了导电功能层成型时的润湿性,能够使导电功能层形成连续性结构以减小其厚度以及粗糙度,降低光线在其表面的散射率,提高透明导电膜的透光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透明导电膜的整体结构全剖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透明导电膜的整体结构全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中的ITO薄膜与金属复合形成的多层透明导电膜,即ITO/M/ITO薄膜的结构是在基层100上依次层叠设置第一ITO层、金属层以及第二ITO层。为了获得更好的导电性能,该透明导电膜中常用的金属层是银层或银合金层。在该透明导电膜的制备过程中,由于ITO薄膜表面的润湿性较差,银层或银合金层在ITO薄膜表面的成型过程中易形成凹凸不平的岛状膜,导致银层或银合金层的厚度以及粗糙度较大,光线在其表面的散射率较高,透明导电膜的透光性就会较差。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该透明导电膜所做的透过率测试中,针对波长范围在380mm至780mm之间的可见光,该透明导电膜的透光率在8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透明导电膜10,该透明导电膜10主要包括基层100、导电功能层300以及润湿层500。其中,该基层100的一个表面设有第一导电介质层200。该导电功能层300的一个表面设有第二导电介质层400。基层100的作用是承载其上的其它各层,并作为加工时的基底以便于透明导电膜10的成型。为了形成透明导电膜10,基层100需要选用能透射可见光的透明载体,例如COP光学材料、COC树脂、PET薄膜、CPI薄膜等透明薄膜材料。此处的“透明”是指能透射可见光,而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半透明”的具有一定光的散射性能的材料也在所指的范围内,优选的是对光的散射程度较小的材料。第一导电介质层200与第二导电介质层400可以是含有氧化物的透明的层,并且其中可以含有一种氧化物,也可以含有多种氧化物的组合。以上材质或其组合可以制成兼具较高的导电性以及较高的透明性的第一导电介质层200和第二导电介质层400。第一导电介质层200可以通过真空蒸镀、溅射法、离子镀法等成型在基层100的表面。本实施例中采用磁控溅射法来进行制备。同样的,采用磁控溅射法将第二导电介质层400成型在导电功能层300的表面。本实施例中的导电功能层300的材质至少包括银,即导电功能层300的材质为银或银合金,相较于其它各种金属或其合金,银或银合金在可见光区吸收最小,且银或银合金的电阻率比氧化铟锡等类似材质的基层100低近两个数量级,导电性能非常好,故可以利用导电功能层300在可见光区高反射低吸收且导电性好的特性来保证透明导电膜1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为了避免出现导电功能层300成型在第一导电介质层200表面时形成凹凸不平的岛状膜影响透明导电膜10的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层,所述基层的一个表面设有第一导电介质层;/n导电功能层,材质至少包括银,所述导电功能层的一个表面设有第二导电介质层;/n润湿层,所述润湿层的一个表面设于所述第一导电介质层背离所述基层的表面,所述润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于所述导电功能层背离所述第二导电介质层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层,所述基层的一个表面设有第一导电介质层;
导电功能层,材质至少包括银,所述导电功能层的一个表面设有第二导电介质层;
润湿层,所述润湿层的一个表面设于所述第一导电介质层背离所述基层的表面,所述润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于所述导电功能层背离所述第二导电介质层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湿层的材质为IZO。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湿层的材质为非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所述基层的表面的方向,所述润湿层的厚度尺寸在1nm至20n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鹏举候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