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战体系概念模型到作战体系仿真模型的映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战仿真
,尤其涉及一种作战体系概念模型到作战体系仿真模型的映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语义匹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领域的词义消歧、信息检索等多个方面,但其在作战领域却鲜有应用。通过构建语义匹配算法所依赖的知识库,将语义匹配技术引入作战领域,应用于作战体系概念模型到作战体系仿真模型的映射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和前景。随着武器装备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未来战场的军事行动将趋向于武器装备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作战体系概念模型作为体系结构设计结果,记载着作战体系内部元素之间的组合与串联关系;作战体系仿真模型作为体系建模仿真的输入,规定作战体系仿真运行中的规则和结构。作战体系概念模型和作战体系仿真模型这两类文件都为XML格式文件,然而,由于作战体系概念模型和作战体系仿真模型这两类文件的数据表现形式不一致,导致二者之间相互割裂、衔接性不强,存在一定的数据壁垒和映射差距。现有的作战体系概念模型到作战体系仿真模型的通用映射方法为体系仿真客户聘请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战体系概念模型到作战体系仿真模型的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依据武器装备的性能参数和同义词,构建作战领域知识库,包括作战领域本体知识库和作战领域同义词库;/nS2:对照作战体系概念模型的描述范围与待生成作战体系仿真模型的描述范围,确定所述作战体系概念模型与所述待生成作战体系仿真模型之间存在可复用关系的作战概念数据范围,运用XML解析技术解析所述作战体系概念模型,提取作战概念数据;/nS3:针对已建立的作战领域知识库,设计面向作战领域的语义匹配算法;/nS4:依据仿真平台已有的仿真实体模型建立目标本体库,对提取出的作战概念数据进行智能匹配;/n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战体系概念模型到作战体系仿真模型的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依据武器装备的性能参数和同义词,构建作战领域知识库,包括作战领域本体知识库和作战领域同义词库;
S2:对照作战体系概念模型的描述范围与待生成作战体系仿真模型的描述范围,确定所述作战体系概念模型与所述待生成作战体系仿真模型之间存在可复用关系的作战概念数据范围,运用XML解析技术解析所述作战体系概念模型,提取作战概念数据;
S3:针对已建立的作战领域知识库,设计面向作战领域的语义匹配算法;
S4:依据仿真平台已有的仿真实体模型建立目标本体库,对提取出的作战概念数据进行智能匹配;
S5:按照仿真平台已有的作战体系仿真模型模板整合智能匹配后的作战概念数据,生成作战体系仿真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战体系概念模型到作战体系仿真模型的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依据武器装备的性能参数和同义词,构建作战领域知识库,包括作战领域本体知识库和作战领域同义词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规划作战领域概念本体树状知识结构,组织武器装备的性能参数数据,形成作战领域本体知识库,包括本体结构库、飞行器类知识库、船类知识库和潜艇类知识库;其中,所述本体结构库为五层结构,前四层结构中的本体均为概念本体,第五层结构中的本体为实际武器装备本体,第一层结构具有一个作战本体,第二层结构具有海军、空军和陆军三个本体,第三层结构具有飞机、船、潜艇和机场四个本体,第四层结构具有49个本体,包括巡逻船、登陆舰和运输船,第五层结构具有4064个本体,包括J-10、J-15和Y-8,第五层结构中本体的具体性能参数存储于飞行器类知识库、船类知识库和潜艇类知识库中;飞行器类知识库具有2148个飞行器本体,包括最大飞行速度、最小飞行速度、高度、长度、翼展、最大载荷、空重、最大重量、传感器探测距离、最大载油和载人数11维性能指标;船类知识库具有1642个船本体,包括最大航行速度、船宽、吃水深度、长度、满载排水量、空载排水量、传感器探测距离和载人数8维性能指标;潜艇类知识库具有274个潜艇本体,包括最大航行速度、最大下潜深度、船宽、吃水深度、长度、排水量、传感器探测距离和载人数8维性能指标;
S12:针对所述作战领域本体知识库中武器装备名称的同义词,形成作战领域同义词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战体系概念模型到作战体系仿真模型的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对照作战体系概念模型的描述范围与待生成作战体系仿真模型的描述范围,确定所述作战体系概念模型与所述待生成作战体系仿真模型之间存在可复用关系的作战概念数据范围,运用XML解析技术解析所述作战体系概念模型,提取作战概念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根据待生成作战体系仿真模型描述范围的5W原则,结合仿真平台已有的作战体系仿真模型模板,确定所述待生成作战体系仿真模型中记载数据的类型和属性;
S22:根据DoDAF2.0理论对各视点下不同模型描述范围和内容的规定,确定作战体系概念模型中数据的类型和属性;
S23:将所述作战体系概念模型中的数据与所述待生成作战体系仿真模型中的数据进行比对,确定所述作战体系概念模型中的作战概念数据范围;
S24:根据所述作战概念数据范围,确定作战概念数据的数据模式,包括XML标签及节点;
S25:以正则表达式设定目标数据的数据模式,包括XML标签及节点;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为在所述待生成作战体系仿真模型中可复用的数据;
S26:读取所述作战体系概念模型,在XML解析程序的内存空间中形成包含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光红,曾广迅,李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