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9369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包括:被试车辆,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用于对被试车辆的行驶场景进行实时仿真,行驶场景包括道路环境和行驶环境;转鼓测试子系统,与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连接,用于根据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输出的道路环境模拟车辆的行驶阻力;环境舱子系统,与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连接,用于对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输出的行驶环境进行模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将车辆智能仿真技术与环境舱技术以及转鼓测试技术相结合,为智能热管理系统台架试验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为智能热管理系统的设计、调试和验证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和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动汽车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依据车辆的行驶路径、交通流量、环境温、湿度等信息对车辆的乘员舱、动力系统以及动力电池进行智能化的热管理控制,能够在保证车辆温度舒适性的同时节约热管理能耗,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新型的热管理技术。但是,现有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只能够实现对传统热管理系统的试验,无法为被试车辆提供行驶规划路径、当前车流状态、前方路径中交通灯状态等基于智能网联技术的交通信息,不能满足智能热管理系统正常工作的需求。因此,目前缺少相关的试验台架以实现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的开发、调试和试验等重要技术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的试验需求,将智能网联技术与传统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台架试验技术相结合,通过虚拟行驶环境仿真技术实现车辆行驶规划路径、当前车流状态、前方路径中交通灯状态等交通信息的产生与输出,通过环境舱技术实现车辆外部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及迎风车速的控制,通过转鼓试验台实现车辆行驶阻力的模拟和行驶参数的测量,进而通过上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调控制实现整车试验环境的有效模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包括:被试车辆,所述被试车辆为装备有智能热管理系统的电动汽车;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用于对所述被试车辆的行驶场景进行实时仿真,所述行驶场景包括道路环境和行驶环境;转鼓测试子系统,与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输出的道路环境模拟车辆的行驶阻力;环境舱子系统,与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连接,用于对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输出的行驶环境进行模拟。可选地,所述转鼓测试子系统包括转鼓试验台以及转鼓控制台;所述被试车辆设置于所述转鼓试验台上;所述转鼓控制台与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输出的道路环境对所述转鼓试验台进行实时调整,以模拟车辆的行驶阻力。可选地,所述转鼓试验台还用于实时测量所述被试车辆的速度以及加速度,并将测量的速度以及加速度反馈至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以实时更新被试车辆的行驶状态。可选地,所述环境舱子系统,包括环境舱以及环境舱控制台;所述转鼓试验台设置于所述环境舱内部,所述境舱控制台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提供的行驶环境控制所述环境舱对所述行驶环境进行模拟。可选地,所述环境舱包括:温湿度调节模块、迎风车速模拟风机以及日照强度模拟照灯;所述温湿度调节模块、所述迎风车速模拟风机以及所述日照强度模拟照灯均与所述环境舱控制台连接,所述温湿度调节模块用于对所述环境舱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所述迎风车速模拟风机用于对车辆的迎风风速进行调整;所述日照强度模拟照灯用于对车辆的日照强度进行模拟。可选地,所述环境舱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可选地,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包括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控制台和显示屏,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控制台设置在所述环境舱外部,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被试车辆的正前方,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控制台用于对被试车辆的行驶场景进行实时仿真,并通过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控制台还用于将仿真的行驶场景发送至所述被试测车辆的智能热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可选地,所述被试车辆的方向盘上设置有附加转向盘,用于向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输出驾驶员所期望的车辆转向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的车辆环境试验舱不同,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将车辆智能仿真技术与环境舱技术以及转鼓测试技术相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环境舱能够根据行驶环境仿真子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环境的温度、湿度、日照以及车辆迎风速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的控制与调整。另外,为了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功能,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转鼓试验台来消耗车轮所产生的动能,并模拟不同路面条件和车速所带来的行驶阻力。与传统的转鼓测试系统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转鼓测试子系统能够与本专利技术中的行驶环境仿真子系统进行实时信息交互,以根据仿真场景的不同实时调整转鼓的阻力特性,并实现对虚拟行驶环境中仿真车速的实时更新。本专利技术突破了传统环境实验舱无法实现智能网联技术的瓶颈,为智能热管理系统台架试验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为智能热管理系统的设计、调试和验证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各子系统参数传递示意图。符号说明:1、被试车辆;2、环境舱;3、环境舱控制台;4、转鼓控制台;5、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控制台;6、迎风车速模拟风机;7、显示屏;8、日照强度模拟照灯;9、进风口;10、出风口;11、转鼓试验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的试验需求,将智能网联技术与传统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台架试验技术相结合,通过虚拟行驶环境仿真技术实现车辆行驶规划路径、当前车流状态、前方路径中交通灯状态等交通信息的产生与输出,通过环境舱技术实现车辆外部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及迎风车速的控制,通过转鼓试验台实现车辆行驶阻力的模拟和行驶参数的测量,进而通过上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调控制实现整车试验环境的有效模拟。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整个试验台架由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转鼓测试子系统、环境舱子系统以及被试车辆1四部分组成。其中,被试车辆1为装备有智能热管理系统的电动汽车;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包括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控制台5和显示屏7。转鼓测试子系统包括转鼓试验台11以及转鼓控制台4;环境舱子系统包括环境舱2以及环境舱控制台2,所述环境舱2包括:温湿度调节模块、迎风车速模拟风机6以及日照强度模拟照灯8,所述环境舱2还设置有进风口9和出风口10。被试车辆1安置于转鼓试验台11上,转鼓试验台11安置于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被试车辆,所述被试车辆为装备有智能热管理系统的电动汽车;/n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用于对所述被试车辆的行驶场景进行实时仿真,所述行驶场景包括道路环境和行驶环境;/n转鼓测试子系统,与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输出的道路环境模拟车辆的行驶阻力;/n环境舱子系统,与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连接,用于对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输出的行驶环境进行模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试车辆,所述被试车辆为装备有智能热管理系统的电动汽车;
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用于对所述被试车辆的行驶场景进行实时仿真,所述行驶场景包括道路环境和行驶环境;
转鼓测试子系统,与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输出的道路环境模拟车辆的行驶阻力;
环境舱子系统,与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连接,用于对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输出的行驶环境进行模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测试子系统包括转鼓试验台以及转鼓控制台;所述被试车辆设置于所述转鼓试验台上;所述转鼓控制台与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输出的道路环境对所述转鼓试验台进行实时调整,以模拟车辆的行驶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试验台还用于实时测量所述被试车辆的速度以及加速度,并将测量的速度以及加速度反馈至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子系统,以实时更新被试车辆的行驶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舱子系统,包括环境舱以及环境舱控制台;所述转鼓试验台设置于所述环境舱内部,所述境舱控制台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环境虚拟仿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维毅闵海涛王云成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