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秀平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85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在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间设置有第三类摩擦阻尼器;第三类摩擦阻尼器包括:第一单程转动组件、第三单程转动组件;所述第一单程转动组件包括:第一单程旋转板、第一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一齿条。第一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轮、第二轮、顶部中心固定轴;顶部中心固定轴与第二结构物固定连接;第三单程转动组件与第一单程转动组件类似。采用本申请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霍林生老师在CN103335052B公开了一种阻尼力可调的被动粘滞阻尼器,其提出了“结构物在回复到平衡位置时阻尼器阻尼力对于结构而言属于不利因素,提供一种在结构物在回复到平衡位置时不受阻尼器阻尼力影响”的设计思想。由于上述方案过于复杂,其他学者也提出了采用分离式设计的构思(“同日申请:一种1/4进程具有阻尼的摩擦阻尼器、建筑结构”,本质上也是一种分离式设计)。但是,如果不采用分离式设计,即能否像CN103335052B一样,采用单一构件实现“结构物在回复到平衡位置时不受阻尼器阻尼力影响”这一性能呢?这一问题是专利技术人课题组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在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间设置有第三类摩擦阻尼器;第三类摩擦阻尼器包括:第一单程转动组件、第三单程转动组件;所述第一单程转动组件包括:第一单程旋转板、第一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一齿条。第一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轮、第二轮、顶部中心固定轴;顶部中心固定轴与第二结构物固定连接;第一轮包括:第一轮第一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其与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内表面设置有棘轮齿;第二轮包括: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之间形成有凹部,在第二轮第一边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棘爪;且第二轮第一边部与第一轮第一边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轮第二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分别设置第一轮第一边部的两侧;第一轮与第二轮采用内啮合棘轮棘爪机构传递动力,通过棘轮齿-棘爪配合传递动力,第二轮单向运动;第一轮第二边部套设在顶部中心固定轴上,第一轮仅能绕顶部中心固定轴转动;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中部套设在顶部中心固定轴上,第二轮仅能绕顶部中心固定轴转动;第一单程旋转板的表面设置有齿轮,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也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单程旋转板表面设置的齿轮与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设置的齿轮啮合;第一轮第一边部与第二轮第一边部采用内啮合棘轮棘爪机构传递动力,第二轮为顺时针定向转动;第一齿条为:齿槽段+无齿槽段,即以第一齿条与第一轮第一边部在初始状态的接触点为界,在第一齿条的后方设置有齿槽段,在其前方不设置齿槽段;第三单程转动组件包括:第三单程旋转板、第三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第三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二齿条;第三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轮、第二轮、顶部中心固定轴;顶部中心固定轴与第二结构物固定连接;第一轮包括:第一轮第一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其与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内表面设置有棘轮齿;第二轮包括: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之间形成有凹部,在第二轮第一边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棘爪;且第二轮第一边部与第一轮第一边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轮第二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分别设置第一轮第一边部的两侧;第一轮与第二轮采用内啮合棘轮棘爪机构传递动力,通过棘轮齿-棘爪配合传递动力,第二轮单向运动;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中部套设在顶部中心固定轴上;第三单程旋转板的表面设置有齿轮,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也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三单程旋转板表面设置的齿轮与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设置的齿轮啮合;第一轮第一边部与第二轮第一边部采用内啮合棘轮棘爪机构传递动力,第二轮为逆时时针定向转动;第二齿条为:无齿槽段+齿槽段,即以第二齿条与第一轮第一边部在初始状态的接触点为界,在第二齿条的前方设置有齿槽段,在其后方不设置齿槽段;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平行设置且在横向方向上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单程旋转板、第三第一单程旋转板平行布置且两者接触且两者均套设在下部中心固定轴上。进一步,且两者均套设在下部中心固定轴上通过限位轴承组件来限制第一单程旋转板、第三第一单程旋转板之间保持接触、且保持一定的压力。进一步,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的无齿槽段的长度不小于摩擦阻尼器的抗震/振的振幅长度;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的齿槽段的长度不小于摩擦阻尼器的抗震/振的振幅长度。进一步,第一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的顶部中心固定轴与第三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的顶部中心固定轴为同一个顶部中心固定轴。进一步,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类摩擦阻尼器,所述多个第三类摩擦阻尼器形成两行单程转动组件,每行单程转动组件为:第一单程转动组件与第三单程转动组件间隔设置,即第一单程转动组件与第三单程转动组件共同使用齿槽段、无齿槽段(采用此种方式在第一结构物相同的长度下多放置1倍的第三类摩擦阻尼器)。一种1/4进程具有阻尼的摩擦阻尼器,安装在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间;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称为纵向,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横向与纵向构成一平面;所述的摩擦阻尼器,包括:第一摩擦板组件、第二摩擦板组件、基于状态的摩擦压力调节装置、第一摩擦板组件驱动组件、摩擦压力端部位置状态调试部件;其中,第一摩擦板组件包括:旋转式摩擦板本体、第二中心固定轴,所述旋转式摩擦板本体套设在第二中心固定轴上;第二中心固定轴为横向设置,纵向方向与旋转式摩擦板本体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中心固定轴的两端部与第二结构物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摩擦板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齿条、第一轮、第二轮、第一中心固定轴;第一中心固定轴横向设置且与第二结构物固定连接;第一轮包括:第一轮第一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其与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内表面设置有棘轮齿;第二轮包括: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之间形成有凹部,在第二轮第一边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棘爪;且第二轮第一边部与第一轮第一边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轮第二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分别设置第一轮第一边部的两侧;第一轮与第二轮采用内啮合棘轮棘爪机构传递动力,通过棘轮齿-棘爪配合传递动力,第二轮单向运动;第一轮第二边部套设在第一中心固定轴上且第一轮仅能绕第一中心固定轴转动;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中部套设在第一中心固定轴上且第二轮仅能绕第一中心固定轴转动;旋转式摩擦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齿轮,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也设置有齿轮,所述旋转式摩擦板本体的表面设置的齿轮与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设置的齿轮啮合;其中,第二摩擦板组件,包括:第二摩擦板本体,纵向方向与所述第二摩擦板本体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摩擦板本体的底部横向滑动设置在第二结构物中;其中,基于状态的摩擦压力调节装置3包括:推动板、刚度调节弹簧组件、第一横向杆、第二横向杆、固定轴、转动体;所述推动板与所述第二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间设置有第三类摩擦阻尼器;/n第三类摩擦阻尼器包括:第一单程转动组件、第三单程转动组件;/n所述第一单程转动组件包括:第一单程旋转板、第一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一齿条。/n第一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轮、第二轮、顶部中心固定轴;顶部中心固定轴与第二结构物固定连接;/n第一轮包括:第一轮第一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其与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内表面设置有棘轮齿;第二轮包括: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之间形成有凹部,在第二轮第一边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棘爪;且第二轮第一边部与第一轮第一边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轮第二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分别设置第一轮第一边部的两侧;第一轮与第二轮采用内啮合棘轮棘爪机构传递动力,通过棘轮齿-棘爪配合传递动力,第二轮单向运动;第一轮第二边部套设在顶部中心固定轴上,第一轮仅能绕顶部中心固定轴转动;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中部套设在顶部中心固定轴上,第二轮仅能绕顶部中心固定轴转动;第一单程旋转板的表面设置有齿轮,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也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单程旋转板表面设置的齿轮与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设置的齿轮啮合;第一轮第一边部与第二轮第一边部采用内啮合棘轮棘爪机构传递动力,第二轮为顺时针定向转动;第一齿条为:齿槽段+无齿槽段,即以第一齿条与第一轮第一边部在初始状态的接触点为界,在第一齿条的后方设置有齿槽段,在其前方不设置齿槽段;/n第三单程转动组件包括:第三单程旋转板、第三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第三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二齿条;/n第三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轮、第二轮、顶部中心固定轴;顶部中心固定轴与第二结构物固定连接;/n第一轮包括:第一轮第一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其与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内表面设置有棘轮齿;第二轮包括: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之间形成有凹部,在第二轮第一边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棘爪;且第二轮第一边部与第一轮第一边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轮第二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分别设置第一轮第一边部的两侧;第一轮与第二轮采用内啮合棘轮棘爪机构传递动力,通过棘轮齿-棘爪配合传递动力,第二轮单向运动;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中部套设在顶部中心固定轴上;第三单程旋转板的表面设置有齿轮,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也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三单程旋转板表面设置的齿轮与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设置的齿轮啮合;第一轮第一边部与第二轮第一边部采用内啮合棘轮棘爪机构传递动力,第二轮为逆时时针定向转动;第二齿条为:无齿槽段+齿槽段,即以第二齿条与第一轮第一边部在初始状态的接触点为界,在第二齿条的前方设置有齿槽段,在其后方不设置齿槽段;/n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平行设置且在横向方向上对应设置;/n所述第一单程旋转板、第三第一单程旋转板平行布置且两者接触且两者均套设在下部中心固定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间设置有第三类摩擦阻尼器;
第三类摩擦阻尼器包括:第一单程转动组件、第三单程转动组件;
所述第一单程转动组件包括:第一单程旋转板、第一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一齿条。
第一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轮、第二轮、顶部中心固定轴;顶部中心固定轴与第二结构物固定连接;
第一轮包括:第一轮第一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其与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内表面设置有棘轮齿;第二轮包括: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之间形成有凹部,在第二轮第一边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棘爪;且第二轮第一边部与第一轮第一边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轮第二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分别设置第一轮第一边部的两侧;第一轮与第二轮采用内啮合棘轮棘爪机构传递动力,通过棘轮齿-棘爪配合传递动力,第二轮单向运动;第一轮第二边部套设在顶部中心固定轴上,第一轮仅能绕顶部中心固定轴转动;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中部套设在顶部中心固定轴上,第二轮仅能绕顶部中心固定轴转动;第一单程旋转板的表面设置有齿轮,在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也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单程旋转板表面设置的齿轮与第二轮第二边部的外表面设置的齿轮啮合;第一轮第一边部与第二轮第一边部采用内啮合棘轮棘爪机构传递动力,第二轮为顺时针定向转动;第一齿条为:齿槽段+无齿槽段,即以第一齿条与第一轮第一边部在初始状态的接触点为界,在第一齿条的后方设置有齿槽段,在其前方不设置齿槽段;
第三单程转动组件包括:第三单程旋转板、第三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第三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二齿条;
第三单程旋转板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轮、第二轮、顶部中心固定轴;顶部中心固定轴与第二结构物固定连接;
第一轮包括:第一轮第一边部、第一轮第二边部;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其与第一结构物下侧设置的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轮第一边部的内表面设置有棘轮齿;第二轮包括:第二轮第一边部、第二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秀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秀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