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拱桥悬臂架设方法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钢拱桥悬臂架设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悬臂施工是钢拱桥最主要的施工方法,悬臂施工采用的是悬臂拼装法。先将钢拱桥沿桥梁中心线将钢拱桥分为固定段和纵移段,固定段先施工边跨钢梁,边跨钢梁由边跨钢梁节段拼装而成,再拼装中跨钢梁节段,形成中跨钢梁,边跨钢梁与中跨钢梁共同形成固定段;纵移段也先施工边跨钢梁,边跨钢梁由边跨钢梁节段拼装而成,再拼装中跨钢梁节段,形成中跨钢梁,边跨钢梁与中跨钢梁共同形成纵移段,最后将纵移段朝固定段沿纵桥向移动至与固定段合龙,形成钢拱桥。其中,中跨钢梁采用无支架悬臂拼装施工,跨中倾覆力矩一般都非常巨大,扣锚系统无法抵抗该倾覆力矩,为确保大悬臂中跨钢梁拼装过程中固定段和纵移段不发生整体倾覆,主要采用在固定段和纵移段的边跨钢梁上进行重物配重的方式抵抗该倾覆力矩。但是若只采用重物配重的方法,需要大量的配重块体,固定段与纵移段合龙后,拆除的配重块无法二次利用,材料消耗巨大。此外,配重块的安装拆除需要大量的人力及大型机械设备配合,施工成本极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拱桥悬臂架设方法,该钢拱桥包括固定段(1)和纵移段(2),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n在所述固定段(1)远离所述纵移段(2)的一端上组设张拉机构(3),所述张拉机构(3)用于对所述固定段(1)施加向下的张拉力;/n在所述固定段(1)远离所述纵移段(2)的一端上施加第一配重(5);/n向上张拉所述固定段(1)靠近所述纵移段(2)的一端,以平衡所述固定段(1);/n在所述纵移段(2)远离所述固定段(1)的一端上设置平衡梁(4);/n在所述平衡梁(4)上施加第二配重(6);/n向上张拉所述纵移段(2)靠近所述固定段(1)的一端,以平衡所述纵移段(2);/n沿纵桥向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拱桥悬臂架设方法,该钢拱桥包括固定段(1)和纵移段(2),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固定段(1)远离所述纵移段(2)的一端上组设张拉机构(3),所述张拉机构(3)用于对所述固定段(1)施加向下的张拉力;
在所述固定段(1)远离所述纵移段(2)的一端上施加第一配重(5);
向上张拉所述固定段(1)靠近所述纵移段(2)的一端,以平衡所述固定段(1);
在所述纵移段(2)远离所述固定段(1)的一端上设置平衡梁(4);
在所述平衡梁(4)上施加第二配重(6);
向上张拉所述纵移段(2)靠近所述固定段(1)的一端,以平衡所述纵移段(2);
沿纵桥向移动所述纵移段(2),以使所述固定段(1)与所述纵移段(2)合龙,并形成所述钢拱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拱桥悬臂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5)包括多组第一子配重;所述固定段(1)包括沿纵桥向朝靠近所述纵移段(2)分布且相连的第一固定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段;
平衡所述固定段(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固定段上组设张拉机构(3);
在所述第一固定段上施加一组第一子配重;
向上张拉所述第一固定段,以平衡所述第一固定段;
将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段吊装至与所述第一固定段相连;
在所述第一固定段上施加另一组第一子配重;
向上张拉所述第二固定段,以平衡所述第二固定段;
以此类推,直至吊装完所有的第二固定段,以完成所述固定段(1)的施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拱桥悬臂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5)包括三组第一子配重;所述固定段(1)包括一个第一固定段和两个第二固定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拱桥悬臂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一子配重包括两个沿纵桥向对称分布的第一配重块(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拱桥悬臂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帆,刘生奇,周凌杰,敬成进,郭焕,李勇波,邓超,肖树康,付孟,汪一波,窦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