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463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包括:前上横梁、前下横梁、后下横梁、主桁架沿桥面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桥面预设的最大宽度;多对移动吊点,所述移动吊点设置于所述前上横梁上,所述移动吊点可以沿平行于所述前上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多个移动吊杆,所述移动吊杆固定于所述移动吊点上;多个活动铰,所述活动铰设置于所述走行系统的外滑梁和内滑梁的前端位置处;其中,当所述移动吊点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活动铰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移动吊杆上,并且所述移动吊杆还固定于箱梁顶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只需移动吊点和转动内滑梁和外滑梁即可适应桥面变宽的施工要求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在我国大跨桥梁施工中,挂篮悬臂施工法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施工工艺,其不需要架设型钢支架,不使用大型吊机,具有结构轻、拼制简单方便、无需压重等优点,现有的挂篮悬浇施工方法,挂篮多沿桥向直线行驶,仅适用于等宽截面的箱梁施工,对于变宽桥面整体悬浇施工适用性较差。但由于使用需要,现有桥梁中变宽悬浇桥梁的相关设计也逐渐增多,一些桥梁处于平面曲线上,桥面宽度有一定的变化,需要悬臂施工的挂篮与之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只需移动吊点和转动内滑梁和外滑梁即可适应桥面变宽的施工要求,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安全可靠。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包括主桁系统、走行系统、锚固系统、模板系统、底篮系统、吊挂系统、以及平台防护系统,所述挂篮装置为菱形挂篮;所述主桁系统的前上横梁、前下横梁、后下横梁、主桁架沿桥面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桥面预设的最大宽度;多对移动吊点,所述移动吊点设置于所述前上横梁上,所述移动吊点可以沿平行于所述前上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多个移动吊杆,所述移动吊杆固定于所述移动吊点上;多个活动铰,所述活动铰设置于所述走行系统的外滑梁和内滑梁的前端位置处;<br>其中,当所述移动吊点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活动铰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移动吊杆上,并且所述移动吊杆还固定于箱梁顶面上。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附加吊点,多个附加吊点分别设置于所述前下横梁和所述前上横梁上;多个附加吊杆,同一附加吊杆固定于所述前下横梁和所述前上横梁上的附加吊点上。优选的是,固定同一附加吊杆的两个附加吊点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优选的是,所述前上横梁包括一对工字钢平行并且间距拼接形成,一对工字钢之间的缝隙形成一上下贯通的滑轨;所述移动吊点为滑动设于所述滑轨上的吊件,所述移动吊杆固定于所述吊件上。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顶杆与所述吊件连接,所述千斤顶的顶杆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优选的是,所述走行系统的垫梁包括垫梁本体和加长部位,所述垫梁本体与所述加长部位一体成型。优选的是,所述模板系统的内模架包括内模架本体和内模架增加部位,所述内模架本体上设有多个栓接孔,所述内模架增加部位通过螺栓和栓接孔与所述内模架本体固接。优选的是,所述模板系统的外模架包括外模架本体和外模架增加部位,所述外模架本体上设有多个栓接孔,所述外模架增加部位通过螺栓和栓接孔与所述外模架本体固接。优选的是,所述底篮系统的底纵梁包括底纵梁本体和增设的多个底纵梁,增设的多个底纵梁设置于所述底篮系统变宽的底部位置。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通过改变传统悬浇挂篮结构中的部分零部件,加宽前上横梁、前下横梁、后下横梁、主衍架,并增设可移动的吊点的方式,滑移吊点并加固以适应桥面变宽施工,未增设复杂部件,结构简单易加工。第二、设置带转向功能的活动铰实现内滑梁和外滑梁的转动,可以水平向外倾斜,以灵活适配不断变宽变高的箱梁截面,操作简单灵活。第三、设计时对腹板变化范围内的垫梁予以加长,即可增大轨道荷载扩散范围,无需根据主梁腹板位置变化而改变主桁架底部轨道位置,保证锚固段承载能力,安全可靠。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其是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挂篮装置的正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其是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挂篮装侧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包括主桁系统、走行系统、锚固系统、模板系统、底篮系统、吊挂系统、以及平台防护系统,所述挂篮装置为菱形挂篮;所述主桁系统的前上横梁1、前下横梁2、后下横梁3、主桁架沿桥面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桥面预设的最大宽度;以保证前上横梁1、前下横梁2、后下横梁3、主桁架可以适应桥面预设的最大宽度,以为在上述结构上安装模板系统、底篮系统等做好准备。多对移动吊点4,所述移动吊点4设置于所述前上横梁1上,所述移动吊点4可以沿平行于所述前上横梁1的长度方向移动;多个移动吊杆5,所述移动吊杆5固定于所述移动吊点4上;多个活动铰6,所述活动铰6设置于所述走行系统的外滑梁15和内滑梁16的前端位置处;其中,当所述移动吊点4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活动铰6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移动吊杆5上,并且所述移动吊杆5还固定于箱梁顶面上。根据每一段桥面变宽的程度将移动吊点4移动至合适位置处,然后固定吊杆,为模板系统和底篮系统的铺设提供优良的固定位置,使其受力更均衡。由于活动铰6的水平转动功能,及与移动吊点4的移动相结合,可以使外滑梁15和内滑梁16沿桥面延伸方向向外倾斜,进而实现对桥面变宽的适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首节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挂篮安装并按规范预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主梁标准阶段施工时,注意主梁单个“T”构的平衡,即每个“T”构两侧的弯矩之和应该相等。不平衡重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施工完前一节段准备前移进行变宽主梁节段施工时,首先将主桁系统的后锚点放松,但不能完全松懈,前方垫梁10按逐渐变宽设置,将主桁架用千斤顶顶起,牵引前移,移动到挂篮调整就位后必须及时安装后锚锚固。挂篮锚固完成后,使用千斤顶9将前上横梁1上的移动吊点4向外平移,带动移动吊杆5向外移,由于活动铰6的转动功能,可以带动吊杆带动外滑梁15及内滑梁16转动,使外滑梁15和内滑梁16前端向外移至与前上横梁1上的移动吊点4的相对应位置,然后再将移动吊杆5固定于箱梁顶面上,完成了外滑梁15和内滑梁16适应桥面变宽施工的需求。最后只需要安照现有技术中的底模铺设方法铺设底模,铺设变宽桥面的外模架13和内模加,然后进行钢筋及混凝土施工即可。本节段施工完成后继续前移进行下节段施工,重复上述步骤,若截面变宽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增设移动吊点4和移动吊杆5,以适应更宽的桥面需要,循环施工至结束。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多个附加吊点,多个附加吊点分别设置于所述前下横梁2和所述前上横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包括主桁系统、走行系统、锚固系统、模板系统、底篮系统、吊挂系统、以及平台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装置为菱形挂篮;/n所述主桁系统的前上横梁、前下横梁、后下横梁、主桁架沿桥面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桥面预设的最大宽度;/n多对移动吊点,所述移动吊点设置于所述前上横梁上,所述移动吊点可以沿平行于所述前上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n多个移动吊杆,所述移动吊杆固定于所述移动吊点上;/n多个活动铰,所述活动铰设置于所述走行系统的外滑梁和内滑梁的前端位置处;/n其中,当所述移动吊点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活动铰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移动吊杆上,并且所述移动吊杆还固定于箱梁顶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包括主桁系统、走行系统、锚固系统、模板系统、底篮系统、吊挂系统、以及平台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装置为菱形挂篮;
所述主桁系统的前上横梁、前下横梁、后下横梁、主桁架沿桥面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桥面预设的最大宽度;
多对移动吊点,所述移动吊点设置于所述前上横梁上,所述移动吊点可以沿平行于所述前上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
多个移动吊杆,所述移动吊杆固定于所述移动吊点上;
多个活动铰,所述活动铰设置于所述走行系统的外滑梁和内滑梁的前端位置处;
其中,当所述移动吊点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活动铰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移动吊杆上,并且所述移动吊杆还固定于箱梁顶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附加吊点,多个附加吊点分别设置于所述前下横梁和所述前上横梁上;
多个附加吊杆,同一附加吊杆固定于所述前下横梁和所述前上横梁上的附加吊点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同一附加吊杆的两个附加吊点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横梁包括一对工字钢平行并且间距拼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波向一明朱虎陈丹张俊光戴威韩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