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向盘蒙皮及方向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66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向盘蒙皮及方向盘,其中所述方向盘蒙皮用于包覆在方向盘的轮毂外;所述方向盘蒙皮的内表面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用作方向盘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层,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导电区;所述轮毂与导电层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极,所述电极与各个导电区对应电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即在方向盘蒙皮的内表面设置一层导电层,用作方向盘的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层,从而使得离手检测装置可以与方向盘的蒙皮一起安装在方向盘的轮毂外,简化了方向盘的安装步骤,使得具有离手检测装置的方向盘更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向盘蒙皮及方向盘
本技术涉及方向盘
,尤其是涉及一种方向盘蒙皮及方向盘。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行驶的安全性,方向盘设有方向盘HOD装置(方向盘离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人手是否在行驶中离开方向盘或是否单手握持方向盘,若无则发出警告信号,从而监督司机以双手握持方向盘,提高行驶的安全性。现阶段方向盘的离手检测装置,装配在方向盘轮毂外,由于离手检测装置由独立的金属层形成,装配时需要单独装配在方向盘的轮毂外,因此装配效率较低,难以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化装配步骤的方向盘蒙皮及方向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方向盘蒙皮,用于包覆在方向盘的轮毂外;所述方向盘蒙皮的内表面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用作方向盘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层,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导电区;所述轮毂与导电层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极,所述电极与各个导电区对应电连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极用于与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电路信号连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感应电路由微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所述电极为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独立人体感应电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层还用作加热层;所述电极为加热层和感应层的共用电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极为金属线或金属箔;所述电极与各个导电区之间通过接触的方式电连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层由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导电材料通过印刷、喷涂或渗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在所述方向盘蒙皮上形成所述导电层。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材料为合金材料,所述合金材料为金属导电材料或非金属导电材料。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区之间或导电区与轮毂之间形成检测电容;所述检测电容的数量大于等于1个。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方向盘蒙皮的材质为皮革、布料、无纺布中的任意一种。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方向盘,所述方向盘的轮毂外包覆有权上述的方向盘蒙皮,所述轮毂与所述方向盘蒙皮之间依次设有屏蔽层和间隔层。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即在方向盘蒙皮的内表面设置一层导电层,用作方向盘的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层,从而使得离手检测装置可以与方向盘的蒙皮一起安装在方向盘的轮毂外,简化了方向盘的安装步骤,使得具有离手检测装置的方向盘更易于推广。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技术一种方向盘蒙皮及方向盘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方向盘蒙皮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4为本技术1中实施例1中方向盘蒙皮不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路原理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导电层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方向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轮毂与方向盘蒙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方向盘蒙皮;20、导电层;21、电极;22、导电区;30、方向盘;31、轮毂;40、屏蔽层;50、间隔层;60、微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向盘蒙皮10的结构示意图,方向盘蒙皮10用于包覆在方向盘30的轮毂31外;所述导电层20用作方向盘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层,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导电区22;所述轮毂31与导电层2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极21,所述电极21与各个导电区22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极21用于与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电路信号连接。本实施例中,方向盘蒙皮10的内表面,指的是其装配在方向盘上后,相对于其外露面的一面,也即其与轮毂31相邻的一面。其中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电路指的是离手检测装置的检测电路,所述感应电路由微控制器60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此时所述电极21为与所述微控制器60直接连接的独立人体感应电极。微控制器例如为单片机、ARM等微处理芯片;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赘述。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方向盘30的结构,其轮毂31外依次包括感应层60和方向盘蒙皮10,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先安装感应层60再安装方向盘蒙皮10;而本实施例中,由于感应层(即导电层20)直接覆在方向盘蒙皮10的内表面,因此,装配的时候只需要装配方向盘蒙皮10即可。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装置效率。其中,导电区22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甚至更多,从而使得检测电容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1、当导电区22的数量为1个时:由于方向盘轮毂31的骨架为金属,如铁,其外有用于绝缘的发泡层;该发泡层可将金属骨架与轮毂31绝缘;当手握方向盘30时,导电区22与地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例如,当没有手握方向盘30时,导电区22与地之间的电容为C,则手握时,导电区22与地之间的电容即为导电区22与手之间的电容,此时电容变为Ch,Ch>C。感应电路通过感应该电容变化即可检测到人手是否握在方向盘上。当导电区22的数量为2个时,电容检测的回路可以有2个,此时每个导电区22与地之间各形成一个检测回路,也即可检测电容C1和电容C2;该种方式可以将两个导电区22分别布置在方向盘30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从而实现单手握方向盘的情景;2、当导电区22的数量为3个及以上时,可以同上述2个导电区22的处理方式一样,各个导电区22与地之间形成检测电容;也可以相邻的导电区22之间形成检测电容;如图4所示,导电区22的数量为4个,分别为导电区TX、RX1、RX2、RX3。则TX与RX1形成电容C1,TX与RX2形成电容C2,TX与RX3形成电容C3。当有手接触的时候,由于TX与RX之间的电介质发生了变化,从空气变成了手。当手接触不同的位置的时候分别形成新的不同的电容C1h、C2h、C3h。一般地C1h<<C1、C2h<<C2、C3h<<C3。控制器通过检测C1、C2、C3的变化从而可以间接探测到人手与方向盘的接触关系。其中,导电材料可以是金属导电材料,如金、银,铜;或者非金属导电材料,如石墨;其中,感应层(即导电层20)可选地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形成在方向盘蒙皮的内表面:1、印刷,通过在方向盘蒙皮10的内表面印刷一层导电油墨形成所述感应层(即导电层20);2、喷涂,例如将含有Ag(银),Cu(铜),C(碳)等导电材料的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向盘蒙皮,用于包覆在方向盘(30)的轮毂(31)外;其特征在于,/n所述方向盘蒙皮(10)的内表面设有导电层(20);所述导电层(20)用作方向盘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层,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导电区(22);/n所述轮毂(31)与导电层(2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极(21),所述电极(21)与各个导电区(22)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极(21)用于与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电路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向盘蒙皮,用于包覆在方向盘(30)的轮毂(31)外;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向盘蒙皮(10)的内表面设有导电层(20);所述导电层(20)用作方向盘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层,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导电区(22);
所述轮毂(31)与导电层(2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极(21),所述电极(21)与各个导电区(22)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极(21)用于与离手检测装置的感应电路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向盘蒙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由微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所述电极(21)为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独立人体感应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蒙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20)还用作加热层;所述电极(21)为加热层和感应层的共用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蒙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21)为金属线或金属箔;所述电极(21)与各个导电区之间通过接触连接的方式电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霍学鹏陈垚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