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36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包括:上模,包括上模板,在上模板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卡勾;下模,包括基板,下模板的侧面通过阻尼伸缩杆与所述上模板的侧面相连,所述基板的表面为平面,所述基板的侧面对应于所述多个卡勾设置有多个调节卡扣;下模框,为中空的矩形框体,所述下模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基板的表面构成成型槽体;水浴供热装置,热水输出口分别通过水管通入所述上模与下模的中空腔体中,用于为模具供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拆卸的下模框与基板的设计,能够实现模具的多用性,节约成本以及设备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
本技术涉及测试器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用的搪塑仪表板通常由三层组成,搪塑表皮层、聚氨酯泡沫层以及聚丙烯骨架。因为部分材料实验需要整体评价,因此需要针对上述单独的搪塑表皮层和聚氨酯泡沫层进行模拟测定,还要对三者进行组合,也就是带有聚丙烯骨架的搪塑仪表板的性能进行测定。但是由于工业仪表盘体积大,表面有造型弧度等等原因,不便于整体进行模拟生产后进行性能测定,就需要研发人员在新产品研发阶段在实验室中,对不同配方进行优化组合,不断地进行实现。针对上述需求,申请人在2017年10月10日申请了一篇名为《一种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模具》,申请号为“201720263887.2”,能够实现软质汽车仪表板三明治结构的制备,该模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这一设备中无法针对单独的搪塑表皮层或者单独的聚氨酯泡沫层或者其组合进行相对应的模拟测试,测试范围有局限性,针对这一缺陷提出本申请的多用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通过可拆卸的下模框与基板的设计,能够实现模具的多用性,节约成本以及设备占用空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包括:上模,包括上模板,在上模板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卡勾;下模,包括基板,下模板的侧面通过阻尼伸缩杆与所述上模板的侧面相连,所述基板的表面为平面,所述基板的侧面对应于所述多个卡勾设置有多个调节卡扣;下模框,为中空的矩形框体,所述下模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基板的表面构成成型槽体;水浴供热装置,热水输出口分别通过水管通入所述上模与下模的中空腔体中,用于为模具供热。可选地,还包括PP板或者PC板所制成测试骨架,所述测试骨架放置于所述下模框与基板所构成的成型槽体中。可选地,所述下模框的厚度为10mm或者12mm。进一步地,基板表面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下模框的两条侧边上对应于所述定位孔设置有销柱,所述下模框通过所述销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固定所述下模框与基板。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下模框与基板之间采用的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因此能够方便对下模框进行去除或者更换型号,因而既能够适用于搪塑表皮与聚氨酯双层发泡(无骨架)的模拟,也能够适用于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搪塑表皮、聚氨酯以及骨架多层发泡的模拟,实现了模具的多用性,节约了模具成本,也节约了设备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上模,2、下模,21、基板,22、阻尼伸缩杆,23、定位孔3、下模框,31、销柱41、卡勾,42、调节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1,包括上模板,在上模板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卡勾41;下模2,包括基板21,下模2板的侧面通过阻尼伸缩杆22与所述上模板的侧面相连,所述基板21的表面为平面,所述基板21的侧面对应于所述多个卡勾41设置有多个调节卡扣42;下模框3,为中空的矩形框体,所述下模框3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基板21的表面构成成型槽体;水浴供热装置,热水输出口分别通过水管通入所述上模1与下模2的中空腔体中,用于为模具供热。需要说明的是,将上模1及下模2设计成内部中空结构,然后通过外部的水浴供热装置向其中空腔体中通入热水,进而对其供热进行加热是现有技术中所常见,且不为本申请专利技术要点,因此未在图上标识,特此说明。当需要对搪塑表皮进行单独试验测试时,去除下模框3,将搪塑表皮盖在基板21上,合模,加热,进行其性能的测试。需要对无骨架的工业聚氨酯发泡进行测试时,将10mm的下模框3固定在基板21上,然后将聚氨酯发泡料倒在下模框3与基板21间所构成的成型槽体中,然后根据需要来确定是否盖上表皮,最后合模加热,等待一定时间后打开模具取出测试样品即可。需要对有骨架的工业聚氨酯发泡进行测试时,首先将12mm的下模框3固定在基板21上,然后将PP板或者PC板所制成测试骨架修剪成合适的大小,放置于所述下模框3与基板21所构成的成型槽体中,紧接着将聚氨酯发泡料倒入成型槽体中,然后根据需要来确定是否盖上表皮,最后合模加热,等待一定时间后打开模具取出测试样品即可。不难发现,本技术的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下模框3与基板21之间采用的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因此能够方便对下模框3进行去除或者更换型号,因而既能够适用于搪塑表皮与聚氨酯双层发泡(无骨架)的模拟,也能够适用于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搪塑表皮,聚氨酯以及骨架多层发泡的模拟,实现了模具的多用性,节约了模具成本,也节约了设备占用的空间。对于基板21与下模框3之间的可拆卸固定,一种实施方式是在基板21表面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23,所述下模框3的两条侧边上对应于所述定位孔23设置有销柱31,所述下模框3通过所述销柱31插入所述定位孔23,固定所述下模框3与基板21。其余的可替代方案可采用螺钉紧固、销轴定位、定位杆等等方式替代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孔23及销柱31进行固定,以能够实现下模框3与基板21间的可拆卸固定为限,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模,包括上模板,在上模板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卡勾;/n下模,包括基板,下模板的侧面通过阻尼伸缩杆与所述上模板的侧面相连,所述基板的表面为平面,所述基板的侧面对应于所述多个卡勾设置有多个调节卡扣;/n下模框,为中空的矩形框体,所述下模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基板的表面构成成型槽体;/n水浴供热装置,热水输出口分别通过水管通入所述上模与下模的中空腔体中,用于为模具供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工业聚氨酯发泡的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包括上模板,在上模板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卡勾;
下模,包括基板,下模板的侧面通过阻尼伸缩杆与所述上模板的侧面相连,所述基板的表面为平面,所述基板的侧面对应于所述多个卡勾设置有多个调节卡扣;
下模框,为中空的矩形框体,所述下模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基板的表面构成成型槽体;
水浴供热装置,热水输出口分别通过水管通入所述上模与下模的中空腔体中,用于为模具供热。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波沈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美工程塑料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