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02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待泄放管路的高度确定导流管的长度,依据待泄放管路的管径确定导流漏斗的开口大小,制作导流漏斗;步骤二、根据现场的维修空间,通过固定机构调整导流漏斗的安装位置,将导流管的一端连接至导流漏斗的下端,另一端连接至收集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横杆、固定夹,所述横杆的中部设置为半圆弧形,所述半圆弧的直径等于待泄放管路的外径,所述固定夹安装于所述横杆的两端,所述导流漏斗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夹内。步骤三、打开待泄放管路的泄放口,泄放存油存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各种空间条件,不会造成油水外漏,不会增加额外的清洁工作,降低了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方法。
技术介绍
船舶的油水管路系统作为船舶的“血管”,广泛的分布在船舶的各个区域。在船舶建造阶段,待油水管路系统安装报验完成后,就会注入油水进行系统调试报验。由于前期设计上的不足,以及船东方面的优化改进要求,使得油水管路会经常发生修改;同时由于船厂施工工人素质参差不齐,管路安装质量不过关等因素造成调试阶段对油水管路进行诸如更换法兰垫片或者管路的维修工作。上述情况都需要将管路中的油水泄放干净。目前船厂泄放管路中的存油存水通常采用的方法为:安排一个工人专门拧着一个铁桶或者塑料桶承接泄放的油水,安排另外一个工人松脱管路法兰,这样的操作方式人工效率低下,同时考虑到油水管路一般都是繁杂的布置在舱顶,现场工人拧着铁桶高处作业既不安全,难度又大,还极易造成油水的外漏,增加额外的清洁工作。当前快速造船趋势越来越明显,人力成本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精细化作业层度也越来越细,因此原来这种粗放式的泄放存油存水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船舶建造施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船舶建造调试期间频繁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工作量大,施工人员数量紧张的难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待泄放管路的高度确定导流管的长度,依据待泄放管路的管径确定导流漏斗的开口大小,制作导流漏斗;步骤二、根据现场的维修空间,通过固定机构调整导流漏斗的安装位置,将导流管的一端连接至导流漏斗的下端,另一端连接至收集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横杆、固定夹,所述横杆的中部设置为半圆弧形,所述半圆弧的直径等于待泄放管路的外径,所述固定夹安装于所述横杆的两端,所述导流漏斗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夹内。步骤三、打开待泄放管路的泄放口,泄放存油存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固定机构还包括紧固螺母及压紧垫块,所述横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螺纹,所述固定夹包括固定板及夹具,所述夹具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横杆的两端并通过紧固螺母固定,所述夹具的开口朝下,所述导流漏斗与所述夹具之间设置有压紧垫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紧垫块设置于所述夹具靠近所述待泄放管路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导流漏斗之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漏斗与所述导流管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漏斗与所述导流管均采用塑料制作而成。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漏斗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导流漏斗的截面长度、宽度均大于所述待泄放管路直径的4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横杆的直径为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反复利用,可广泛的应用于船舶油水管路泄放存油存水的工作。(2)本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各种空间条件,不会造成油水外漏,不会增加额外的清洁工作,降低了操作难度。(3)本专利技术只需要一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油水的泄放工作,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待泄放管路1、导流漏斗2、导流管3、收集槽4、压紧垫块5、横杆6、固定板7、夹具8、紧固螺母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装置,包括导流漏斗2、导流管3、固定机构及收集槽4。其中,固定机构安装于待泄放管路1上,固定机构用于安装导流漏斗2,实现导流漏斗2的固定,导流漏斗2的上端开口位于待泄放管路1的泄放口的下方,导流漏斗2的下端连接导流管3的一端,导流管3的另一端设置于收集槽4内,收集槽4放置在甲板面上。导流漏斗2与导流管3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导流漏斗2与导流管3均采用塑料制作而成导流漏斗2为长方体结构,导流漏斗2的截面长度、宽度均大于待泄放管路1直径的4倍。固定机构包括横杆6、固定夹,横杆6的中部设置为半圆弧形,半圆弧的直径等于待泄放管路1的外径,横杆6放置在待泄放管路1的上端面,固定夹安装于横杆6的两端,导流漏斗2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固定夹内。更进一步,固定机构还包括紧固螺母9及压紧垫块5,横杆6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螺纹,固定夹包括固定板7及夹具8,夹具8安装于固定板7的一端,固定板7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板7安装于横杆6的两端并通过紧固螺母9固定,夹具8的开口朝下,导流漏斗2与夹具8之间设置有压紧垫块5,保证了导流漏斗2不会从夹具8上脱落。更好的设置方式为,压紧垫块5设置于夹具8靠近待泄放管路1一侧的内侧壁与导流漏斗2之间,使得压紧垫木给夹具8一个向外的力,与紧固螺母9形成一个相反的力,保证了漏斗安装的稳定。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如下:步骤一、制作导流漏斗2;根据待泄放管路1的高度确定导流管3的长度,依据待泄放管路1的管径确定导流漏斗2的开口大小,制作导流漏斗2。步骤二、根据现场维修空间等实际条件,调整固定导流漏斗2。步骤三、打开待泄放管路1的泄放口,泄放存油存水。本实施例能够灵活有效的固定在待泄放管路1上,仅需安排一名工人拆除管路法兰底部螺栓,实用撬杆顶开法兰接触面即可完成泄放存油存水的工作,能够大幅提升泄放存油存水的作业效率。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专利技术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根据待泄放管路的高度确定导流管的长度,依据待泄放管路的管径确定导流漏斗的开口大小,制作导流漏斗;/n步骤二、根据现场的维修空间,通过固定机构调整导流漏斗的安装位置,将导流管的一端连接至导流漏斗的下端,另一端连接至收集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横杆、固定夹,所述横杆的中部设置为半圆弧形,所述半圆弧的直径等于待泄放管路的外径,所述固定夹安装于所述横杆的两端,所述导流漏斗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夹内。/n步骤三、打开待泄放管路的泄放口,泄放存油存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待泄放管路的高度确定导流管的长度,依据待泄放管路的管径确定导流漏斗的开口大小,制作导流漏斗;
步骤二、根据现场的维修空间,通过固定机构调整导流漏斗的安装位置,将导流管的一端连接至导流漏斗的下端,另一端连接至收集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横杆、固定夹,所述横杆的中部设置为半圆弧形,所述半圆弧的直径等于待泄放管路的外径,所述固定夹安装于所述横杆的两端,所述导流漏斗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夹内。
步骤三、打开待泄放管路的泄放口,泄放存油存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维修管路泄放存油存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固定机构还包括紧固螺母及压紧垫块,所述横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螺纹,所述固定夹包括固定板及夹具,所述夹具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横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顺利田景奇张学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