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体水下维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77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体水下维护装置,包括护罩、进气管、出气管、气泵和吸附件,护罩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进气管和出气管安装在护罩的两侧并与护罩的内腔连通,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气泵,吸附件密封固定在护罩的开口端,吸附件包括铁芯、导线、电源和吸附块,铁芯安装在吸附块上,导线缠绕在铁芯四周,导线的两端连接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船体水下维护装置,安装拆卸方便,可以保证更换船体的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与水隔离开,便于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体水下维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维修
,尤其涉及一种船体水下维护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为了减缓海水对船体的腐蚀,船体通常通过涂层联合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进行保护,由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采用的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位于水下,当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寿命到期或遭到破坏,船舶需要进入船坞后才能更换,这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并且更换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的效率慢,如果不能及时更换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船舶受海水腐蚀而烂穿,从而使船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船舶更换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时需要进入船坞,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并且更换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的效率缓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体水下维护装置,包括护罩、进气管、出气管、气泵和吸附件,所述护罩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安装在所述护罩的两侧并与所述护罩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泵,所述吸附件密封固定在所述护罩的开口端,所述吸附件包括铁芯、导线、电源和吸附块,所述铁芯安装在所述吸附块上,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铁芯四周,所述导线的两端连接电源。进一步地,所述护罩的外表面设置有吊耳,所述护罩靠近封闭端的内部安装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贯穿所述护罩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护罩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阀。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上安装有出气阀。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块呈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吸附块的侧壁上沿所述吸附块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嵌槽,所述嵌槽的轴心线与所述吸附块的轴心线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铁芯与所述嵌槽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铁芯嵌设在所述嵌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铁芯和所述嵌槽具有八个。进一步地,所述铁芯的材质为硅钢。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船体水下维护装置,护罩的开口端安装有吸附块,吸附块上嵌设有铁芯,每个铁芯的周围均缠绕有导线,导线的两端连接电源,电源通电使铁芯产生磁性,可将护罩固定在船体上,断电后磁力消失,护罩脱离船体,拆卸方便。护罩的两侧安装有与护罩内腔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气泵,气泵可通过进气管向护罩内通气,护罩内的水通过出气管排出,可以保证更换船体的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与水隔离开,便于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船体水下维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船体水下维护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所示船体水下维护装置沿A-A切线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船体水下维护装置沿B-B切线的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船体水下维护装置中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罩,2、进气管,3、出气管,4、气泵,5、吸附件,11、吊耳,12、液位计,21、进气阀,31、出气阀,51、铁芯,52、导线,53、电源,54、吸附块,541、嵌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体水下维护装置,用于更换船体底部的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机或修补船体损坏部位,所述船体水下维护装置包括护罩1、进气管2、出气管3、气泵4和吸附件5,护罩1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进气管2和出气管3安装在护罩1的两侧并与护罩1的内腔连通,进气管2的一端连接气泵4,吸附件5密封固定在护罩1的开口端。护罩1的外表面设置有吊耳11,护罩1靠近封闭端的内部安装有液位计12,液位计12贯穿护罩1的侧壁延伸至护罩1的外部。进气管2和出气管3上分别安装有进气阀21和出气阀31。吸附件5包括铁芯51、导线52、电源53和吸附块54,吸附块54呈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结构,吸附块54的侧壁上沿吸附块54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嵌槽541,嵌槽541的轴心线与吸附块54的轴心线平行设置,铁芯51与嵌槽541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铁芯51嵌设在嵌槽541内,每个铁芯51的周围均缠绕有导线52,导线52的两端连接电源53,本实施例中,铁芯51和嵌槽541具有八个,铁芯51的材质为硅钢,电源53为直流电源。使用时,在吸附件5与船体接触的四周涂抹密封胶,将缆绳扣系在吊耳11上,将护罩1通过缆绳下放至水中贴近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的位置,开启电源53,导线52内部通入直流电,缠绕导线52的铁芯51产生磁力,护罩1在磁力和密封胶的作用下固定在船体表面,依次打开进气阀21、出气阀31,开启气泵4,将空气注入护罩1内,通过液位计12观察护罩1内的水位,排出护罩1内的水,当护罩1内无水时,依次关闭出气阀31、气泵10及进气阀11,停止向护罩6内注气,更换船体上的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关闭电源53,停止给导线52通电,铁芯51消磁,将护罩1通过缆绳从水中拉出。同理,船体底部破损时,将护罩1盖设在破损位置后在船舱内对船体破损部位进行修补维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船体水下维护装置,护罩1的开口端安装有吸附块54,吸附块54上嵌设有铁芯51,每个铁芯51的周围均缠绕有导线52,导线52的两端连接电源53,电源53通电使铁芯51产生磁性,可将护罩1固定在船体上,断电后磁力消失,护罩1脱离船体,拆卸方便。护罩1的两侧安装有与护罩1内腔连通的进气管2和出气管3,进气管2的一端连接气泵4,气泵4可通过进气管2向护罩1内通气,护罩1内的水通过出气管3排出,可以保证更换船体的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与水隔离开,便于辅助阳极和参比电极的更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体水下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罩、进气管、出气管、气泵和吸附件,所述护罩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安装在所述护罩的两侧并与所述护罩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泵,所述吸附件密封固定在所述护罩的开口端,所述吸附件包括铁芯、导线、电源和吸附块,所述铁芯安装在所述吸附块上,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铁芯四周,所述导线的两端连接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体水下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罩、进气管、出气管、气泵和吸附件,所述护罩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安装在所述护罩的两侧并与所述护罩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泵,所述吸附件密封固定在所述护罩的开口端,所述吸附件包括铁芯、导线、电源和吸附块,所述铁芯安装在所述吸附块上,所述导线缠绕在所述铁芯四周,所述导线的两端连接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水下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的外表面设置有吊耳,所述护罩靠近封闭端的内部安装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贯穿所述护罩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护罩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水下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水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杨魏海宋琨仇朝军郭建东赵士奇王臣胡富强金曦石卫国曲国健王晖瑜施曾宝吴夏孙吉星和一帆廖伍彬朱文胜刘成王海陈超叶益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常州环保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