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模可全自动与手动进行输送交换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99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A~B模可全自动与手动进行输送交换模,包括焊接机和工作台,工作台包括焊台和上下料区,上下料区的一侧与焊台相接,焊接机安装在焊台的一侧;上下料区设有上下升降线模,焊台上设有焊接轨道框,焊接轨道框内设有对接框,生产时,操作人员在上下料区上下料,装有物料的模框从上下升降线模内转送至对接框,对接框再将物料送至焊接机的焊头处进行焊接。上下升降线模可以在上下料区进行升降进行位置的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减少时间的浪费,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工业流水线生产,且该设备适用于单人操作;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选择手动或者驱动器驱动两种方式,更加符合实际生产场景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B模可全自动与手动进行输送交换模
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A~B模可全自动与手动进行输送交换模。
技术介绍
焊机是工业生产中使用场景较多的设备。焊机在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不仅要进行模料排布、焊接工件的取放以及焊机焊接操作的观测,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导致操作人员工作效率不高,增加了制造成本,不利于实际的操作和使用。为了提高焊机的生产效率,焊机焊接生产线需要不断的优化以适应实际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出A~B模可全自动与手动进行输送交换模,其同时设置在上下料区的两个模框(即A模框和B模框)位置可以进行交换,生产时,假设,装载物料的A模框位从上下升降线模内传送至对接框内,焊接轨道框驱动组件和对接驱动组件进行X轴、Y轴的移动,将物料输送到位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再A模框输送至原位置后,对接框再移动到B模框位置,B模框输送至对接框内,对接框再将B模框运送至焊机处,焊机的焊头对模框内的物料进行焊接。上下升降线模可以进行升降,即A模框位可同时设有两个模框,且两个模框上下平行,当上方模框输送至对接框内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A~B模可全自动与手动进行输送交换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机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焊台和上下料区,所述上下料区的一侧与焊台相接,焊接机安装在焊台的一侧;所述上下料区设有上下升降线模,上下升降线模下方与升降气缸的驱动端连接,升降气缸驱动上下升降线升降,所述上下升降线模上端是一端开口三面封闭用于放置模框的结构,且开口端与焊台相对,上下升降线模连接有滚轮组件,模框上设有滑轨,模框放置在上下升降线模内时,滑轨与滚轮组件连接;所述焊台上设有焊接轨道框,所述焊接轨道框内设有对接框,所述对接框是一端开口三面封闭用于放置模框的结构,且开口端与上下料区相对,对接内设有滑轮组,模框从上下升降线模内传送至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A~B模可全自动与手动进行输送交换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机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焊台和上下料区,所述上下料区的一侧与焊台相接,焊接机安装在焊台的一侧;所述上下料区设有上下升降线模,上下升降线模下方与升降气缸的驱动端连接,升降气缸驱动上下升降线升降,所述上下升降线模上端是一端开口三面封闭用于放置模框的结构,且开口端与焊台相对,上下升降线模连接有滚轮组件,模框上设有滑轨,模框放置在上下升降线模内时,滑轨与滚轮组件连接;所述焊台上设有焊接轨道框,所述焊接轨道框内设有对接框,所述对接框是一端开口三面封闭用于放置模框的结构,且开口端与上下料区相对,对接内设有滑轮组,模框从上下升降线模内传送至对接框内时,滑轨与滚轮组件连接;所述焊台上设有焊接轨道框驱动组件,焊接轨道框驱动组件驱动焊接轨道框沿X轴运动,焊接轨道框内设有对接驱动组件,对接驱动组件驱动对接框沿Y轴在焊接轨道框内做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模可全自动与手动进行输送交换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升降线模至少设有一组,一组线模包括两个上下升降线模,两个上下升降线模并排设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朝荣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金翔舜智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