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增降压可调式双层倍力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98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增降压可调式双层倍力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上盖、第一活塞组件、第二活塞组件、气缸下盖、导轴和气缸底座;气缸下盖相对滑动套设在导轴的上部,第一活塞组件和第二活塞组件分别固定在气缸下盖的上下两端;第一活塞组件的上端安装有气缸上盖,第二活塞组件的下端固定在气缸底座上,导轴的下部贯穿气缸底座并与气缸底座滑动套接,气缸上盖用于接入外部气源配合电磁阀控制第一活塞组件和第二活塞组件带动导轴沿气缸底座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单独气源入口,配合电磁阀即可对气缸实现驱动,通过设计具有双重双层的气缸组件实现可调式工作,使用气源驱动,整体装置节能且低噪音,工作效果好。工作效果好。工作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增降压可调式双层倍力缸


[0001]本技术属于气缸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增降压可调式双层倍力缸。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多数的气缸均为单模工作形式,因此其动力较为有限,需要引入多层气缸进行工作,而偶见的多模气缸则需要接入多个气源进行驱动,在效能上收到的限制性较大。因此,如何在原有的气缸基础上进行改动,使得气缸具有更加灵活的工作模式,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增降压可调式双层倍力缸,旨在解决所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节能增降压可调式双层倍力缸,包括气缸上盖、第一活塞组件、第二活塞组件、气缸下盖、导轴和气缸底座;所述气缸下盖相对滑动套设在所述导轴的上部,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第二活塞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气缸下盖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的上端安装有所述气缸上盖,所述第二活塞组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气缸底座上,所述导轴的下部贯穿所述气缸底座并与气缸底座滑动套接,所述气缸上盖用于接入外部气源配合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带动所述导轴沿气缸底座上下运动。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筒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固定安装在导轴上部且位于所述气缸下盖上部,所述第一气缸筒套设在所述气缸上盖的上端;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筒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固定安装在导轴上部且位于所述气缸下盖下部,所述第二气缸筒套设在所述气缸上盖的下端。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下盖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所述气缸上盖侧边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和主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第一出气孔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与第二出气孔通过气管连通,所述主进气孔在电磁阀控制下分别与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孔向所述气缸下盖内部延伸形成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一活塞和气缸下盖形成的腔室内;所述第二进气孔向所述气缸下盖内部延伸形成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二活塞和气缸下盖形成的腔室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进气孔向气缸上盖内部延伸并穿出所述气缸上盖的顶部形成主进气通道,所述第一出气孔与第二出气孔分别向气缸上盖内部延伸并穿出所述气缸上盖的顶部形成第一出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轴底部还固定有球型电极。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单独气源入口,配合电磁阀即可对气缸实现驱动,通过设计具有双重双层的气缸组件实现可调式工作,使用气源驱动,整体装置节能且低噪音,
工作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19]1、气缸上盖;11、第一出气孔;111、第一出气通道;12、第二出气孔;121、第二出气通道;13、主进气孔;131、主进气通道;2、第一气缸筒;3、气缸下盖;31、第一进气孔;311、第一进气通道;32、第二进气孔;321、第二进气通道;4、第二气缸筒;5、气缸底座;6、导轴;7、球型电极;8、第一活塞;9、第二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端”、“下端”、“左侧”、“右侧”、“前端”、“后端”以及类似的表达是参考附图的位置关系。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4]如图1~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增降压可调式双层倍力缸,包括气缸上盖1、第一活塞8组件、第二活塞9组件、气缸下盖3、导轴6和气缸底座5;气缸下盖3相对滑动套设在导轴6的上部,第一活塞8组件和第二活塞9组件分别固定在气缸下盖3的上下两端;第一活塞8组件的上端安装有气缸上盖1,第二活塞9组件的下端固定在气缸底座5上,导轴6的下部贯穿气缸底座5并与气缸底座5滑动套接,气缸上盖1用于接入外部气源配合电磁阀控制第一活塞8组件和第二活塞9组件带动导轴6沿气缸底座5上下运动。
[0025]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活塞8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筒2和第一活塞8,第一活塞8固
定安装在导轴6上部且位于气缸下盖3上部,第一气缸筒2套设在气缸上盖1的上端;第二活塞9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筒4和第二活塞9,第二活塞9固定安装在导轴6上部且位于气缸下盖3下部,第二气缸筒4套设在气缸上盖1的下端。
[0026]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气缸下盖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气孔31和第二进气孔32,气缸上盖1侧边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气孔11、第二出气孔12和主进气孔13,第一进气孔31与第一出气孔11通过气管连通,第二进气孔32与第二出气孔12通过气管连通,主进气孔13在电磁阀控制下分别与第一出气孔11和第二出气孔12连通。
[0027]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孔31向气缸下盖3内部延伸形成第一进气通道311,第一进气通道311连通在第一活塞8和气缸下盖3形成的腔室内;第二进气孔32向气缸下盖3内部延伸形成第二进气通道321,第二进气通道321连通在第二活塞9和气缸下盖3形成的腔室内。
[0028]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主进气孔13向气缸上盖1内部延伸并穿出气缸上盖1的顶部形成主进气通道131,第一出气孔11与第二出气孔12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增降压可调式双层倍力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上盖、第一活塞组件、第二活塞组件、气缸下盖、导轴和气缸底座;所述气缸下盖相对滑动套设在所述导轴的上部,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第二活塞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气缸下盖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的上端安装有所述气缸上盖,所述第二活塞组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气缸底座上,所述导轴的下部贯穿所述气缸底座并与气缸底座滑动套接,所述气缸上盖用于接入外部气源配合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带动所述导轴沿气缸底座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增降压可调式双层倍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筒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固定安装在导轴上部且位于所述气缸下盖上部,所述第一气缸筒套设在所述气缸上盖的上端;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筒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固定安装在导轴上部且位于所述气缸下盖下部,所述第二气缸筒套设在所述气缸上盖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节能增降压可调式双层倍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朝荣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金翔舜智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