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室骨架、司机室以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98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司机室骨架、司机室以及车辆。司机室骨架包括司机室后端梁,司机室骨架适于通过司机室后端梁连接于司机室头罩;导水槽,适于连接于司机室后端梁以及司机室头罩之间,导水槽具有导水开口,导水开口朝向司机室后端梁以及司机室头罩之间的拼缝。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司机室骨架,通过在司机室后端梁以及司机室头罩之间设置导水槽,能够将司机室后端梁以及司机室头罩之间的渗水收集并排出,进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渗水进入司机室内部,避免了外部渗水对司机室内部设备的影响,消除了渗水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而且,该司机室骨架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司机室骨架、司机室以及轨道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司机室骨架、司机室以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城轨车辆车体司机室基本采用钢结构骨架与司机室头罩的结构,外部密封方式为利用钢结构骨架与司机室头罩之间的胶缝进行打胶密封,同时实现水密。司机室头罩的成型工艺通常为真空吸附成型、多组合模块成型、手糊成型等方式,无论何种方式,均有存在内部裂纹、分层的风险,这为渗水漏水带来材质方面的隐患。司机室头罩和钢结构骨架之间,采用人工打胶密封,存在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如打胶过快、填胶不实等缺陷,造成胶缝未完全填充,为渗水漏水带来制造方面的隐患。而且,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车体受拉伸压缩作用力,以及日晒、酸碱腐蚀等作用,胶缝发生变形及开裂,在大量降雨、洗车机大水流冲击等情况下有发生渗漏水的风险,水由胶缝进入司机室内部,在无遮挡及导流的情况下,对司机室内电气设备和内装设备造成短路、侵蚀、浸泡,水量较大时还有司机室内滴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司机室后端梁,所述司机室骨架适于通过所述司机室后端梁连接于司机室头罩;/n导水槽,适于连接于所述司机室后端梁以及所述司机室头罩之间,所述导水槽具有导水开口,所述导水开口朝向所述司机室后端梁以及所述司机室头罩之间的拼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司机室后端梁,所述司机室骨架适于通过所述司机室后端梁连接于司机室头罩;
导水槽,适于连接于所述司机室后端梁以及所述司机室头罩之间,所述导水槽具有导水开口,所述导水开口朝向所述司机室后端梁以及所述司机室头罩之间的拼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包括:
第一侧板,适于连接于所述司机室头罩;
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司机室后端梁背离所述司机室头罩的一侧;
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拼接形成储水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适于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司机室头罩;
所述第二侧板焊接于所述司机室后端梁背离所述司机室头罩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胶,适于注入所述司机室后端梁以及所述司机室头罩之间以密封所述拼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司机室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置于所述司机室后端梁的两端,且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导水槽连通以形成排水水路。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克明史永达林鹏韩正超王京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