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头部冲压自动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82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6
一种钢管头部冲压自动化机构,包括:冲压台、输送机构、自动定位冲压模具和卸料机构,冲压台与冲压机下端连接,输送机构与冲压台连接,自动定位冲压模具下端与冲压台连接,自动定位冲压模具上端与冲压机连接,自动定位冲压模具与输送机构连接,卸料机构与输送机构一端连接。其中,自动定位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定位架、对准轨道、钢管入口、导向槽、钢管导向夹片、复位弹簧、冲压槽和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自动校准定位的冲压模具,实现钢管自动输送及定位冲压,提高冲压机机械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产业标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头部冲压自动化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管加工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钢管头部冲压自动化机构。
技术介绍
无缝钢管在冷拔之前需要对钢管的头部进行拔头处理,现有的无缝钢管冲压磨具需要人工将钢棍一端分别放置于冲压模具上,连续冲压两次,每次冲压前都需要对准,保证无误,工作效率低,并且工人劳动强度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头部冲压自动化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钢管头部冲压自动化机构,包括:冲压台、输送机构、自动定位冲压模具和卸料机构,所述冲压台与冲压机下端连接,所述输送机构与冲压台连接,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下端与冲压台连接,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上端与冲压机连接,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与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卸料机构与输送机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定位架、对准轨道、钢管入口、导向槽、钢管导向夹片、复位弹簧、冲压槽和限位板,所述下模座与冲压台连接,所述上模座与冲压机连接,所述定位架与下模座连接,所述对准轨道通过钢管入口与定位架前侧连接,所述对准轨道与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导向槽设于定位架前侧,所述钢管导向夹片通过复位弹簧与导向槽两侧内壁连接,所述冲压槽设于定位架后侧,所述限位板与定位架后端连接。进一步,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轨道、钢管夹持座、输送电机、钢管放置定位槽、夹头、旋转安装板、传感器、第一推料气缸和第二推料气缸,所述输送轨道与冲压台上部连接,所述钢管夹持座与冲压台外侧连接,所述输送电机设于冲压台一侧,所述输送电机与输送轨道连接,所述钢管放置定位槽设于输送轨道上,所述夹头与旋转安装板连接,所述旋转安装板与钢管夹持座连接,所述传感器与冲压台末端连接,所述第一推料气缸与旋转安装板外侧连接,所述第二推料气缸与限位板一侧连接。进一步,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板和钢管收集架,所述卸料板与冲压台连接,所述钢管收集架与卸料板下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自动校准定位的冲压模具,实现钢管自动输送及定位冲压,提高冲压机机械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产业标准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送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钢管夹持座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自动定位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冲压台100、输送机构200、输送轨道210、钢管夹持座220、输送电机230、钢管放置定位槽240、夹头250、旋转安装板260、传感器270、第一推料气缸280和第二推料气缸290。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下模座310、上模座320、定位架330、对准轨道340、钢管入口350、导向槽360、钢管导向夹片370、复位弹簧380、冲压槽390和限位板3100。卸料机构400、卸料板410、钢管收集架420和冲压机5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送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钢管夹持座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自动定位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5所示,一种钢管头部冲压自动化机构,包括:冲压台100、输送机构200、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和卸料机构400,冲压台100与冲压机500下端连接,输送机构200与冲压台100连接,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下端与冲压台100连接,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上端与冲压机500连接,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与输送机构200连接,卸料机构400与输送机构200一端连接;其中,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包括:下模座310、上模座320、定位架330、对准轨道340、钢管入口350、导向槽360、钢管导向夹片370、复位弹簧380、冲压槽390和限位板3100,下模座310与冲压台100连接,上模座320与冲压机500连接,定位架330与下模座310连接,对准轨道340通过钢管入口350与定位架330前侧连接,对准轨道340与输送机构200连接,导向槽360设于定位架330前侧,钢管导向夹片370通过复位弹簧380与导向槽360两侧内壁连接,冲压槽390设于定位架330后侧,限位板3100与定位架330后端连接。输送机构200包括:输送轨道210、钢管夹持座220、输送电机230、钢管放置定位槽240、夹头250、旋转安装板260、传感器270、第一推料气缸280和第二推料气缸290,输送轨道210与冲压台100上部连接,钢管夹持座220与冲压台100外侧连接,输送电机230设于冲压台100一侧,输送电机230与输送轨道210连接,钢管放置定位槽240设于输送轨道210上,夹头250与旋转安装板260连接,旋转安装板260与钢管夹持座220连接,传感器270与冲压台100末端连接,第一推料气缸280与旋转安装板260外侧连接,第二推料气缸290与限位板3100一侧连接。卸料机构400包括:卸料板410和钢管收集架420,卸料板410与冲压台100连接,钢管收集架420与卸料板410下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冲压机500下部安装冲压台100,冲压台100上设有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输送机构200与冲压台100连接,冲压台100外侧安装钢管夹持座220,钢管夹持座220上安装旋转安装板260,旋转安装板260通过夹头250夹持住放置在钢管放置定位槽240上的钢管,工人只需将钢管放在钢管放置定位槽240内,使用夹头250夹紧,输送机构200通过输送电机230将钢管送到对准轨道340处对接,第一推料气缸280推动钢管头部从对准轨道340进入钢管入口350,钢管的头部推开钢管导向夹片370送入冲压槽390内,钢管头部抵至限位板3100端,钢管导向夹片370则顺势夹紧钢管,冲压机500对准冲压槽390进行一次冲压,然后旋转安装板260翻转后进行二次冲压,然后由限位板3100后的第二推料气缸290将钢管推回至输送轨道210,复位弹簧380将钢管导向夹片370复位,完成冲压的钢管继续输送,经过传感器270时,夹头250自动松开,钢管通过卸料板410落入钢管收集架420中。本技术通过增设自动校准定位的冲压模具,实现钢管自动输送及定位冲压,提高冲压机机械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产业标准化。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头部冲压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台(100)、输送机构(200)、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和卸料机构(400),所述冲压台(100)与冲压机(500)下端连接,所述输送机构(200)与冲压台(100)连接,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下端与冲压台(100)连接,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上端与冲压机(500)连接,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与输送机构(200)连接,所述卸料机构(400)与输送机构(200)一端连接;/n其中,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包括:下模座(310)、上模座(320)、定位架(330)、对准轨道(340)、钢管入口(350)、导向槽(360)、钢管导向夹片(370)、复位弹簧(380)、冲压槽(390)和限位板(3100),所述下模座(310)与冲压台(100)连接,所述上模座(320)与冲压机(500)连接,所述定位架(330)与下模座(310)连接,所述对准轨道(340)通过钢管入口(350)与定位架(330)前侧连接,所述对准轨道(340)与输送机构(200)连接,所述导向槽(360)设于定位架(330)前侧,所述钢管导向夹片(370)通过复位弹簧(380)与导向槽(360)两侧内壁连接,所述冲压槽(390)设于定位架(330)后侧,所述限位板(3100)与定位架(330)后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头部冲压自动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台(100)、输送机构(200)、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和卸料机构(400),所述冲压台(100)与冲压机(500)下端连接,所述输送机构(200)与冲压台(100)连接,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下端与冲压台(100)连接,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上端与冲压机(500)连接,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与输送机构(200)连接,所述卸料机构(400)与输送机构(200)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自动定位冲压模具(300)包括:下模座(310)、上模座(320)、定位架(330)、对准轨道(340)、钢管入口(350)、导向槽(360)、钢管导向夹片(370)、复位弹簧(380)、冲压槽(390)和限位板(3100),所述下模座(310)与冲压台(100)连接,所述上模座(320)与冲压机(500)连接,所述定位架(330)与下模座(310)连接,所述对准轨道(340)通过钢管入口(350)与定位架(330)前侧连接,所述对准轨道(340)与输送机构(200)连接,所述导向槽(360)设于定位架(330)前侧,所述钢管导向夹片(370)通过复位弹簧(380)与导向槽(360)两侧内壁连接,所述冲压槽(390)设于定位架(330)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丽陈强曹勇顾欢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奉贤钢管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