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惠珍专利>正文

一种托盘钢管嵌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66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嵌入机,尤其涉及一种托盘钢管嵌入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精准地将钢管锤入托盘内,避免铁锤锤到人们手部和托盘,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和托盘的托盘钢管嵌入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托盘钢管嵌入机,包括有:底座,其顶部设有第一挡板;支柱,底座的一侧中部连接有支柱;传动机构,支柱和底座之间安装有传动机构;嵌入机构,传动机构上安装有嵌入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传动机构和嵌入机构的配合能够快速将钢管挤入托盘的嵌入槽内,提高了工作效率,不需要人们用铁锤锤击钢管,避免托盘被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盘钢管嵌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嵌入机,尤其涉及一种托盘钢管嵌入机。
技术介绍
托盘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一种载货平台,而且是活动的平台,或者说是可移动的地面。即使放在地面上失去灵活性的货物,一经装上托盘便立即获得了活动性,成为灵活的流动货物,因为装在托盘上的货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可以转入运动的准备状态中。这种以托盘为基本工具组成的动态装卸方法,就叫做托盘作业。托盘在生产时需要对其进行嵌入钢管,目的是为了提高托盘的刚性,从而延长托盘的使用寿命,目前托盘嵌入钢管的方式通常是将托盘放置在地面上,人们一手握住铁锤,另一只手插入钢管并扶住,然后通过铁锤将钢管锤入嵌入槽内,如此操作人们难以精准地将铁锤锤击到钢管上,铁锤容易锤到人们手部,导致操作人员出现安全事故,而且铁锤还容易锤击到托盘,导致托盘损坏。因此,设计一种可以精准地将钢管锤入托盘内,避免铁锤锤到人们手部和托盘,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和托盘的托盘钢管嵌入机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人们难以精准地将铁锤锤击到钢管上,铁锤容易锤到人们手部,导致操作人员出现安全事故,而且铁锤还容易锤击到托盘,导致托盘损坏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精准地将钢管锤入托盘内,避免铁锤锤到人们手部和托盘,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和托盘的托盘钢管嵌入机。(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托盘钢管嵌入机,包括有:底座,其顶部设有第一挡板;支柱,底座的一侧中部连接有支柱;传动机构,支柱和底座之间安装有传动机构;嵌入机构,传动机构上安装有嵌入机构。优选地,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架,底座远离支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架;电机,支柱的顶部设有电机;第一传动轴,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皮带轮,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二传动轴,第一支架的顶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皮带轮,第二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平皮带,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一平皮带。优选地,嵌入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块,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块上均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轴上均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块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杆,其中一侧的第二连接轴上均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另一侧的第二连接轴上均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轴,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三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均与第一支架连接;第四连接轴,第一连接杆一端转动式地连接有第四连接轴;长杆,第四连接轴上连接有长杆,长杆与第一支架滑动配合;撞击块,长杆底部连接有撞击块。优选地,还包括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三皮带轮,第一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三皮带轮;第二支架,底座上靠近支柱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架;第三传动轴,第二支架上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三传动轴;第四皮带轮,第三传动轴上连接有第四皮带轮;第二平皮带,第四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二平皮带;凸轮,第三传动轴上设有凸轮;第二挡板,底座上靠近支柱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活动杆,第二挡板上滑动式地设有活动杆;弹簧,活动杆上套有弹簧;压力块,活动杆远离凸轮的一端连接有压力块;传动块,活动杆靠近凸轮的一端连接有传动块,传动块与凸轮接触。优选地,还包括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有;输送板,底座内滑动式地设有输送板;车轮连接轴,输送板底部两侧均设有车轮连接轴;运输车轮,车轮连接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运输车轮,运输车轮与底座接触。(3)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传动机构和嵌入机构的配合能够快速将钢管挤入托盘的嵌入槽内,提高了工作效率,不需要人们用铁锤锤击钢管,避免托盘被损坏。2、通过夹紧机构能够使撞击块在撞击钢管时保证托盘的稳定性,避免托盘移位。3、通过输送机构能够使托盘移动更加顺畅,还能避免托盘在底板上移动时所造成的表面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动机构和嵌入机构的第一种局部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传动机构和嵌入机构的第二种局部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夹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输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第一挡板,3-支柱,4-传动机构,41-第一支架,42-电机,43-第一传动轴,44-第一皮带轮,45-第一平皮带,46-第二传动轴,47-第二皮带轮,48-第一连接块,49-第一连接轴,410-第二连接块,411-第二连接轴,412-第一连接杆,413-第二连接杆,414-第三连接轴,415-第四连接轴,416-长杆,417-撞击块,5-夹紧机构,51-第三皮带轮,52-第二平皮带,53-第二支架,54-第三传动轴,55-第四皮带轮,56-凸轮,57-第二挡板,58-传动块,59-活动杆,510-弹簧,511-压力块,6-输送机构,61-输送板,62-车轮连接轴,63-运输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托盘钢管嵌入机,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挡板2、支柱3、传动机构4和嵌入机构,底座1顶部的左前侧和右后侧均连接有第一挡板2,底座1的右侧中部连接有支柱3,支柱3和底座1之间安装有传动机构4,传动机构4上安装有嵌入机构。传动机构4包括有第一支架41、电机42、第一传动轴43、第一皮带轮44、第一平皮带45、第二传动轴46和第二皮带轮47,底座1的左侧中部安装有第一支架41,第一支架41与支柱3相连接,支柱3的顶部后侧连接有电机42,电机4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轴43,第一传动轴43上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4,第一支架41的顶部中间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传动轴46,第二传动轴46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47,第一皮带轮44和第二皮带轮47之间连接有第一平皮带45。嵌入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块48、第一连接轴49、第二连接块410、第二连接轴411、第一连接杆412、第二连接杆413、第三连接轴414、第四连接轴415、长杆416和撞击块417,第二传动轴46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连接块48,第一连接块48的尾端均连接有第一连接轴49,第一连接轴49外侧均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连接块410,第二连接块410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第二连接轴411,左侧第二连接轴411上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12,右侧第二连接轴411上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13,第二连接杆413下端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三连接轴414,第三连接轴414与第一支架41顶部连接,两根第一连接杆412的下端之间转动式地连接有第四连接轴415,第四连接轴415中部连接有长杆416,长杆416贯穿第一支架41上部,长杆416与第一支架41滑动配合,长杆416底部连接有撞击块417。需要对托盘进行嵌入钢管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盘钢管嵌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底座(1),其顶部设有第一挡板(2);/n支柱(3),底座(1)的一侧中部连接有支柱(3);/n传动机构(4),支柱(3)和底座(1)之间安装有传动机构(4);/n嵌入机构,传动机构(4)上安装有嵌入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钢管嵌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座(1),其顶部设有第一挡板(2);
支柱(3),底座(1)的一侧中部连接有支柱(3);
传动机构(4),支柱(3)和底座(1)之间安装有传动机构(4);
嵌入机构,传动机构(4)上安装有嵌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钢管嵌入机,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4)包括有:
第一支架(41),底座(1)远离支柱(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架(41);
电机(42),支柱(3)的顶部设有电机(42);
第一传动轴(43),电机(42)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轴(43);
第一皮带轮(44),第一传动轴(43)上设有第一皮带轮(44);
第二传动轴(46),第一支架(41)的顶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二传动轴(46);
第二皮带轮(47),第二传动轴(46)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47);
第一平皮带(45),第一皮带轮(44)和第二皮带轮(47)之间连接有第一平皮带(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托盘钢管嵌入机,其特征在于,嵌入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块(48),第二传动轴(46)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块(48);
第一连接轴(49),第一连接块(48)上均连接有第一连接轴(49);
第二连接块(410),第一连接轴(49)上均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连接块(410);
第二连接轴(411),第二连接块(410)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连接轴(411);
第一连接杆(412),其中一侧的第二连接轴(411)上均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12);
第二连接杆(413),另一侧的第二连接轴(411)上均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13);
第三连接轴(414),第二连接杆(413)的一端均转动式地连接有第三连接轴(414),第三连接轴(414)均与第一支架(4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惠珍
申请(专利权)人:孙惠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