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66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包括:工件传送定位单元,按直线方向对工件进行排列传送,且在传送过程中具有至少一个停顿位置,并在停顿位置实现工件的定位;连接件送料单元,供给装配所需的连接件,且在停顿位置将连接件输送至工件上的指定位置;锁紧单元,对连接件施力,将连接件固定于工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工件传送定位单元的设置,使得工件在偏离锁紧单元的位置进行上料和下料,避免了操作者手部进入操作空间的危险性,当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上料和下料时,也有效提供了操作的空间,同时通过对工件连续的排列可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生产线中,针对连接件进行安装的设备需要将待安装连接件的工件逐一的放置在定位工装上,并通过人工方式进行连接件的放置,安装完成后自动或人工的完成连接件的锁紧。在上述过程中,将工件固定在定位工装上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使得操作者需要将手部伸入操作空间内,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影响了生产效率。但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包括:工件传送定位单元,按直线方向对工件进行排列传送,且在传送过程中具有至少一个停顿位置,并在所述停顿位置实现所述工件的定位;连接件送料单元,供给装配所需的连接件,且在所述停顿位置将所述连接件输送至所述工件上的指定位置;锁紧单元,对所述连接件施力,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工件上。进一步地,所述工件传送定位单元包括:定位部,沿所述工件传送方向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且顶部沿所述工件的传送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槽,用于对所述工件上的两个位置进行支撑;移动部,带动通过所述定位部支撑的所述工件进行第一定位槽的顺序移位,设置有两个,且沿所述工件传送方向对称设置于两所述定位部一侧,在顶部与所述定位部对应设置有等数量的第二定位槽;动力部,包括竖直动力装置和水平动力装置,所述竖直动力装置带动所述水平动力装置纵向往复运动,所述水平动力装置与所述移动部固定连接,带动所述移动部沿所述工件的传送方向水平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送料单元包括:料仓,用于存储待使用的连接件;上料板,包括倾斜的导向面和上料槽,所述上料槽为所述导向面上的凹陷区域,所述上料板在动力组件的带动下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所述料仓内连接件的上料,上料完成的连接件局部插入所述上料槽内,且在所述导向面的带动下移动;下料单元,包括接料板、下料管和动力系统,所述接料板上具有U型槽口,所述U型槽口与所述上料槽对接,用于承接来自所述上料槽的一个所述连接件,所述动力系统带动所述接料板运动,而将承接的一个所述连接件送入所述下料管内并导向至指定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移动板、固定导向板、导向柱和直线动力装置;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对所述接料板进行安装和导向的安装槽,导向方向与所述上料槽的供料方向相同,所述安装槽底部设置有贯通孔,与所述下料管联通;所述直线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移动板垂直于上料槽供料方向移动;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接料板垂直连接,所述固定导向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导向柱插入的异形槽体,以及对所述连接件进行阻挡的阻挡部;在所述移动板通过所述安装槽带动所述接料板沿垂直于上料槽供料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异形槽体限制所述导向柱同步带动所述接料板沿所述上料槽的供料方向移动,所述阻挡部在所述接料板带动所述连接件移动至设定位置时,对所述连接件进行阻挡,使其脱离所述接料板的支撑而自所述贯通孔下落。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单元包括:固定设置的预定位结构和螺丝刀组件;所述预定位结构包括与所述下料管连接的接料管,以及对来自所述接料管的连接件进行临时存储的腔体,所述腔体具有通过外力开启的敞开端;所述螺丝刀组件包括转动动力单元、直线动力单元和螺丝刀,所述转动动力单元带动所述螺丝刀转动,所述直线动力单元带动所述转动动力单元和螺丝刀进行同步直线运动,所述螺丝刀对所述腔体内的连接件进行直线施力而通过连接件打开所述敞开端并到达设定位置,所述转动动力单元带动所述螺丝刀转动实现连接件的锁紧。进一步地,所述预定位结构还包括座体、两侧臂和两弹簧,两所述侧臂关于所述座体对称设置,且与所述座体转动连接,所述座体和两所述侧臂围设成所述腔体;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座体和侧臂之间,用于保证两所述侧臂弹性贴合,二者敞开时形成所述敞开端,所述侧臂底部用于对所述连接件进行定位。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和侧臂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弹簧两端进行固定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侧臂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连接件进行支撑的坡面。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动力单元包括:升降气缸、上导板、中导板和导向结构;所述上导板固定设置,并对所述升降气缸进行固定,所述升降气缸带动所述中导板在所述导向结构的导向下直线运动,所述转动动力单元和螺丝刀均与所述中导板连接,从而进行直线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中导板与所述预定位结构固定位置处之间设置还有缓冲弹簧。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工件传送定位单元的设置,使得工件在偏离锁紧单元的位置进行上料和下料,避免了操作者手部进入操作空间的危险性,当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上料和下料时,也有效提供了操作的空间,同时通过对工件连续的排列可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工件传送定位单元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工件传送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移动部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6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下料单元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上料板和接料板的对接示意图;图10为移动板的局部示意图;图11为接料板安装位置处的局部剖视图;图12为锁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预定位结构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4为预定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1、工件传送定位单元;11、定位部;111、第一定位槽;12、移动部;121、第二定位槽;13、动力部;131、竖直动力装置;131a、导向杆;131b、直线轴承;132、水平动力装置;132a、导轨;132b、滑块;2、连接件送料单元;21、料仓;22、上料板;221、导向面;222、上料槽;23、下料单元;231、接料板;231a、U型槽口;232、动力系统;232a、移动板;232b、固定导向板;232c、导向柱;232d、直线动力装置;232e、安装槽;232f、贯通孔;232g、异形槽体;232h、阻挡部;233、下料管;3、锁紧单元;31、预定位结构;311、接料管;312、座体;313、侧臂;3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件传送定位单元(1),按直线方向对工件进行排列传送,且在传送过程中具有至少一个停顿位置,并在所述停顿位置实现所述工件的定位;/n连接件送料单元(2),供给装配所需的连接件,且在所述停顿位置将所述连接件输送至所述工件上的指定位置;/n锁紧单元(3),对所述连接件施力,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工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件传送定位单元(1),按直线方向对工件进行排列传送,且在传送过程中具有至少一个停顿位置,并在所述停顿位置实现所述工件的定位;
连接件送料单元(2),供给装配所需的连接件,且在所述停顿位置将所述连接件输送至所述工件上的指定位置;
锁紧单元(3),对所述连接件施力,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工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传送定位单元(1)包括:
定位部(11),沿所述工件传送方向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且顶部沿所述工件的传送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槽(111),用于对所述工件上的两个位置进行支撑;
移动部(12),带动通过所述定位部(11)支撑的所述工件进行第一定位槽(111)的顺序移位,设置有两个,且沿所述工件传送方向对称设置于两所述定位部(11)一侧,在顶部与所述定位部(11)对应设置有等数量的第二定位槽(121);
动力部(13),包括竖直动力装置(131)和水平动力装置(132),所述竖直动力装置(131)带动所述水平动力装置(132)纵向往复运动,所述水平动力装置(132)与所述移动部(12)固定连接,带动所述移动部(12)沿所述工件的传送方向水平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送料单元(2)包括:
料仓(21),用于存储待使用的连接件;
上料板(22),包括倾斜的导向面(221)和上料槽(222),所述上料槽(222)为所述导向面(221)上的凹陷区域,所述上料板(22)在动力组件的带动下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所述料仓(21)内连接件的上料,上料完成的连接件局部插入所述上料槽(222)内,且在所述导向面(21)的带动下移动;
下料单元(23),包括接料板(231)、下料管(233)和动力系统(232),所述接料板(231)上具有U型槽口(231a),所述U型槽口(231a)与所述上料槽(222)对接,用于承接来自所述上料槽(222)的一个所述连接件,所述动力系统(232)带动所述接料板(231)运动,而将承接的一个所述连接件送入所述下料管(233)内并导向至指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装配复合型自动化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232)包括:
移动板(232a)、固定导向板(232b)、导向柱(232c)和直线动力装置(232d);
所述移动板(232a)上设置有对所述接料板(231)进行安装和导向的安装槽(232e),导向方向与所述上料槽(222)的供料方向相同,所述安装槽(232e)底部设置有贯通孔(232f),与所述下料管(233)联通;
所述直线动力装置(232d)带动所述移动板(232a)垂直于上料槽(222)供料方向移动;
所述导向柱(232c)与所述接料板(231)垂直连接,所述固定导向板(232b)上设置有供所述导向柱(232c)插入的异形槽体(232g),以及对所述连接件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荣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久正人体工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