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活体杆和上支座自动装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65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缸活体杆和上支座自动装配机构,活体杆输送结构和与其相同且相对设置的上支座输送结构,所述活体杆输送结构包括夹紧机构、与夹紧机构同直线均匀排列设置的多个传输结构及与夹紧机构同直线设置的伸缩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油缸活体杆和上支座自动装配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活体杆输送结构及上支座输送结构进行分别活体杆和上支座的输送,不需要人工对齐,增加了两个结构的匹配性,效率高,省时省力,同时不需要人工上手参与,保证了安全性,活体杆和上支座给转动辊进行使力,多个转动辊通过连接器及连接杆链接我一个整体,能够同时调节高低,适用于不同直径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缸活体杆和上支座自动装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缸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缸活体杆和上支座自动装配机构。
技术介绍
前内部油缸组件装配方式:行车把上支座组件吊起来,对准活杆体内孔,操作行车配合人工慢慢把上支座推入活杆体。缺点:1.安装速度慢,效率低,如对不准,又人工拿出,重新装配,费时费力;2.安全性能差,易出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缸活体杆和上支座自动装配机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缸活体杆和上支座自动装配机构,活体杆输送结构和与其相同且相对设置的上支座输送结构,所述活体杆输送结构包括夹紧机构、与夹紧机构同直线均匀排列设置的多个传输结构及与夹紧机构同直线设置的伸缩装置;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个侧面支撑板和设置在两个侧面支撑板上端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相对两个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动板一和转动板二,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限位导向槽且限位导向槽内穿过设有连接柱分别与相同侧的转动板一和转动板二固定,所述连接柱之间设有油缸且油缸的缸体和杆体分别与两个连接柱连接,所述转动板一的一端设有夹紧柱且夹紧柱一端延伸与相同侧的转动板二连接,所述转动板二远离夹紧柱的端部均设有齿板且两齿板啮合设置;所述传输结构包括支座,所述支座,所述支座上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安装有转动辊,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带动转动辊转动的电机;>所述连接板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器且相邻的连接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所述伸缩装置上同样连接有连接杆与相邻的连接器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夹紧柱与转动板一和转动板二均转动连接且夹紧柱的端部设有连接轴与外接电机连接。作为改进,所述转动辊的形状为V型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活体杆输送结构及上支座输送结构进行分别活体杆和上支座的输送,不需要人工对齐,增加了两个结构的匹配性,效率高,省时省力,同时不需要人工上手参与,保证了安全性,活体杆和上支座给转动辊进行使力,多个转动辊通过连接器及连接杆链接我一个整体,能够同时调节高低,适用于不同直径的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活体杆输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机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齿板安装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油缸活体杆和上支座自动装配机构,活体杆输送结构和与其相同且相对设置的上支座输送结构,所述活体杆输送结构包括夹紧机构100、与夹紧机构100同直线均匀排列设置的多个传输结构200及与夹紧机构100同直线设置的输送辊高度调节装置300;所述夹紧机构100包括两个侧面支撑板101和设置在两个侧面支撑板101上端的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的上相对两个转轴103且转轴10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动板一104和转动板二105,所述支撑板102的上端设有限位导向槽106且限位导向槽106内穿过设有连接柱107分别与相同侧的转动板一104和转动板二105固定,所述连接柱107之间设有油缸108且油缸108的缸体和杆体分别与两个连接柱107连接,所述转动板一104的一端设有夹紧柱109且夹紧柱109一端延伸与相同侧的转动板二105连接,所述转动板二105远离夹紧柱109的端部均设有齿板110且两齿板110啮合设置;所述传输结构200包括支座201,所述支座201,所述支座201上铰接有连接板202,所述连接板202上安装有安装板203且安装板203上安装有转动辊204,所述安装板203上安装有带动转动辊204转动的电机205;所述连接板202远离安装板20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器206且相邻的连接器206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07连接,所述输送辊高度调节装置300上同样连接有连接杆207与相邻的连接器206连接。所述夹紧柱109与转动板一104和转动板二105均转动连接且夹紧柱109的端部设有连接轴111与外接电机连接。所述转动辊204的形状为V状。该装置使用过程中,活杆体和上支座分别放在结构相同的活体杆输送结构和上支座输送结构上运输,放在各自装置的转动辊204上(转动辊204高度根据产品直径规格不一样,调整中心高),夹紧机构100夹住上支座的尾部,另一端放在可自动升降的转动辊204上,这样上支座固定不动;活杆体在活体杆输送结构边的转动辊204带动下移动,当上支座开始进入活杆体时,同时活杆体输送部位的上的两个夹紧柱109通过油缸108的动作把活杆体夹住(接触),两个夹紧柱109通过外接电机旋转与杆体产生的摩擦推力把活杆体朝上支座方向推,一直到上支座全部进入活杆体后停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专利,凡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缸活体杆和上支座自动装配机构,活体杆输送结构和与其相同且相对设置的上支座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体杆输送结构包括夹紧机构(100)、与夹紧机构(100)同直线均匀排列设置的多个传输结构(200)及与夹紧机构(100)同直线设置的输送辊高度调节装置(300);/n所述夹紧机构(100)包括两个侧面支撑板(101)和设置在两个侧面支撑板(101)上端的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的上相对两个转轴(103)且转轴(10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动板一(104)和转动板二(105),所述支撑板(102)的上端设有限位导向槽(106)且限位导向槽(106)内穿过设有连接柱(107)分别与相同侧的转动板一(104)和转动板二(105)固定,所述连接柱(107)之间设有油缸(108)且油缸(108)的缸体和杆体分别与两个连接柱(107)连接,所述转动板一(104)的一端设有夹紧柱(109)且夹紧柱(109)一端延伸与相同侧的转动板二(105)连接,所述转动板二(105)远离夹紧柱(109)的端部均设有齿板(110)且两齿板(110)啮合设置;/n所述传输结构(200)包括支座(201),所述支座(201),所述支座(201)上铰接有连接板(202),所述连接板(202)上安装有安装板(203)且安装板(203)上安装有转动辊(204),所述安装板(203)上安装有带动转动辊(204)转动的电机(205);/n所述连接板(202)远离安装板(20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器(206)且相邻的连接器(206)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07)连接,所述伸缩装置(300)上同样连接有连接杆(207)与相邻的连接器(20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活体杆和上支座自动装配机构,活体杆输送结构和与其相同且相对设置的上支座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体杆输送结构包括夹紧机构(100)、与夹紧机构(100)同直线均匀排列设置的多个传输结构(200)及与夹紧机构(100)同直线设置的输送辊高度调节装置(300);
所述夹紧机构(100)包括两个侧面支撑板(101)和设置在两个侧面支撑板(101)上端的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的上相对两个转轴(103)且转轴(10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动板一(104)和转动板二(105),所述支撑板(102)的上端设有限位导向槽(106)且限位导向槽(106)内穿过设有连接柱(107)分别与相同侧的转动板一(104)和转动板二(105)固定,所述连接柱(107)之间设有油缸(108)且油缸(108)的缸体和杆体分别与两个连接柱(107)连接,所述转动板一(104)的一端设有夹紧柱(109)且夹紧柱(109)一端延伸与相同侧的转动板二(105)连接,所述转动板二(105)远离夹紧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琼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友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