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及其工作原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37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及其工作原理,涉及润滑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混料机构,混料机构的一侧设有冷却机构,混料机构的另一侧加热机构,混料机构和冷却机构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第二连接管上设有通止阀,混料机构和加热机构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筒、圆杆、弧形管、隔板、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延伸筒、液压缸、液压输出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凹槽,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筒、进水口、出水口、出料管和冷却管,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筒、入料管、电热丝和加热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混料机构的设置,使得润滑油调和效率更快更节能,解决了现有的泵循环搅拌调合低效率高能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及其工作原理
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油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及其工作原理。
技术介绍
调合是润滑油制备过程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按照油品的配方,将润滑油基础油组分和添加剂按比例、顺序加入调合釜中,用机械搅拌调合、泵循环搅拌调合、脉冲搅拌调合等方法调合均匀,然后按照产品标准采样分析合格后即为正式产品。影响润滑油调合质量的因素包括组分的精确计量、组分中的水含量、组分中的空气、调和组分的温度和添加剂的稀释等。其中泵循环搅拌调合是用泵不断地将罐内物料从罐底部抽出,再返回调和罐,在泵的作用下形成主体对流扩散和涡流扩散,使油品调和均匀,从现实情况可以看出泵循环搅拌调合相对来说调和效率较低,同时能耗较高。对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及其工作原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及其工作原理,通过混料机构的设置,使得润滑油调和效率更快更节能,解决了现有的泵循环搅拌调合低效率高能耗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机构(1),所述混料机构(1)的一侧设有冷却机构(2),所述混料机构(1)的另一侧加热机构(3),所述混料机构(1)和冷却机构(2)通过第二连接管(5)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5)上设有通止阀(6),所述混料机构(1)和加热机构(3)通过第一连接管(4)连通;/n所述混料机构(1)包括混料筒(101)和圆杆(107),所述混料筒(101)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若干弧形管(102),所述混料筒(101)内固定有两隔板(103),两所述隔板(103)分别位于弧形管(102)两端且与弧形管(102)的端口齐平,两所述隔板(103)将混料筒(101)内部分为上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机构(1),所述混料机构(1)的一侧设有冷却机构(2),所述混料机构(1)的另一侧加热机构(3),所述混料机构(1)和冷却机构(2)通过第二连接管(5)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5)上设有通止阀(6),所述混料机构(1)和加热机构(3)通过第一连接管(4)连通;
所述混料机构(1)包括混料筒(101)和圆杆(107),所述混料筒(101)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若干弧形管(102),所述混料筒(101)内固定有两隔板(103),两所述隔板(103)分别位于弧形管(102)两端且与弧形管(102)的端口齐平,两所述隔板(103)将混料筒(101)内部分为上腔、中腔和下腔,两所述隔板(103)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筒(104),所述第一连接筒(104)位于混料筒(101)的轴心处,所述混料筒(101)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连接筒(105),所述第二连接筒(105)的另一端固定有延伸筒(106),所述延伸筒(106)的顶端设有液压缸(110),所述液压缸(110)一端设有液压输出杆(112),所述圆杆(107)位于混料筒(101)内且圆杆(107)与混料筒(101)的轴心重合,所述圆杆(107)一端依次贯穿两隔板(103)和第一连接筒(104),所述圆杆(107)与第一连接筒(104)滑动配合,所述圆杆(107)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滑块(108),所述圆杆(107)的周侧面固定有第二滑块(109),所述第一滑块(108)和第二滑块(109)周侧面均开设有若干凹槽(118),所述第一滑块(108)位于下腔且第一滑块(108)与下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109)位于上腔且第二滑块(109)与上腔滑动配合,所述圆杆(107)顶端与液压输出杆(112)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管(5)一端与混料筒(101)的底部周侧面固定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4)一端与延伸筒(106)周侧面固定连通;
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冷却筒(201),所述冷却筒(201)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水口(202)和出水口(203),所述冷却筒(201)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205),所述冷却筒(201)内部固定有冷却管(204),所述第二连接管(5)另一端贯穿冷却筒(201)顶端与冷却管(204)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冷却管(204)另一端与出料管(205)固定连通;
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加热筒(301),所述加热筒(301)顶端固定连通有入料管(302),所述第一连接管(4)另一端与加热筒(301)底端固定连通,所述加热筒(301)内固定有电热丝(303)和加热管(304),所述电热丝(303)和加热管(304)均呈螺旋形且电热丝(303)和加热管(304)相互交错,所述加热管(304)上端与入料管(302)固定连通,所述加热管(304)下端与第一连接管(4)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弧形管(102)以混料筒(101)的轴心呈圆形阵列,所述弧形管(102)为正圆环体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筒(105)的截面呈漏斗形,所述延伸筒(106)内固定有镉网(117),所述镉网(117)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圆杆(107)位于让位孔内,所述镉网(117)位于延伸筒(106)与第一连接管(4)的连通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10)一端贯穿延伸筒(106)且延伸至延伸筒(106)内部,所述液压缸(110)的周侧面固定有固定块(111),所述液压缸(110)周侧面套设有垫圈(113),所述垫圈(113)下表面与固定块(111)上表面相互贴合,所述垫圈(113)上表面与延伸筒(106)内顶面相互贴合,所述延伸筒(106)和固定块(111)通过第一螺钉(114)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调和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08)下表面到混料筒(101)内底面的距离与第二滑块(109)下表面到相邻隔板(103)上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兴远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司匹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