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极性菌毛LPF1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22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长极性菌毛LPF1的新用途。发明专利技术人意外的发现LPF1(具体是包含有LPF1的大肠杆菌)与哺乳动物细胞共孵育时,可以显著抑制细胞促炎性反应,减轻炎症发展。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试验,发明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抑制炎症的作用机理是LPF1能够抑制LPS对于细胞系TLR4通路的激活,从而对于TLR4通路造成的炎症反应具有阻断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LPF1对天然免疫的抑制作用,为LPF1在抗炎药物及TLR4阻断剂的应用奠定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应用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极性菌毛LPF1的新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长极性菌毛LPF1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E.coli)是革兰氏染色阴性,呈杆状的兼性厌氧菌,通常存在于温血动物的胃肠道。长极性菌毛(LPF)是埃希氏大肠杆菌中一类菌毛,其广泛存在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O157:H7大肠杆菌以及致乳房炎大肠杆菌(MPEC)中,根据其在细菌基因组的位置可以分为LPF1型和LPF2型。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LPF1即是指上述的主要存在于大肠杆菌中的长极性菌毛亚型之一。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存在Toll样受体(TLR),NOD样受体(NLR)等模式识别受体(PRR),该类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作为微生物组分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TLR通过与其相应配体的识别,进而激活炎症信号通路,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招募免疫细胞到感染位置,激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的产生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途径,是机体的一种抗病反应。但是,过于激烈的炎症反应也会造成机体的损伤。譬如在细菌感染中,细菌脂多糖(LPS)识别TLR4信号通路后往往刺激机体产生炎性损伤,甚至有助于败血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轻炎症反应,避免过于激烈的炎症反应造成的机体损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长极性菌毛LPF1在制备抑制炎症药物中的用途。这里所说的炎症包括但不限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创伤伤口引起的炎症反应、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等。在这些炎症反应当中,都是以通过激活TLR4信号通路为主要原因,进而形成的炎症。因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长极性菌毛LPF1在制备TLR4信号通路阻断剂中的用途。这里所说的TLR4信号通路阻断剂是指通过与TLR4受体结合,或者与TLR4信号通路中的下游某种分子结合,从而阻断了TLR4信号通路,达到抑制炎症的作用。前述的长极性菌毛LPF1是包括但不限于由亚单位蛋白LpfA,LpfB,LpfC,LpfD,LpfE组装而成的蛋白。LpfA,LpfB,LpfC,LpfD,LpfE的氨基酸序列以及核苷酸序列参考CP042950.1(EscherichiacolistrainATCC51435)。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公开了抑制炎症药物,所述抑制炎症药物包含有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a)长极性菌毛LPF1;(b)长极性菌毛LPF1的亚单位蛋白LpfA,和/或LpfB,和/或LpfC,和/或LpfD,和/或LpfE;(c)组成(a)或(b)中蛋白的多肽链;(d)将(c)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添加或修饰而形成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由(c)衍生的多肽链;(e)编码(c)和/或(d)中多肽链的多核苷酸;(f)与多核苷酸(e)互补的多核苷酸。同时,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公开了TLR4信号通路阻断剂,所述TLR4信号通路阻断剂包含有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a)长极性菌毛LPF1;(b)长极性菌毛LPF1的亚单位蛋白LpfA,和/或LpfB,和/或LpfC,和/或LpfD,和/或LpfE;(c)组成(a)或(b)中蛋白的多肽链;(d)将(c)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添加或修饰而形成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由(c)衍生的多肽链;(e)编码(c)和/或(d)中多肽链的多核苷酸;(f)与多核苷酸(e)互补的多核苷酸。专利技术人意外的发现LPF1(具体是包含有LPF1的大肠杆菌)与哺乳动物细胞共孵育时,可以显著抑制细胞促炎性反应,减轻炎症发展。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试验,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抑制炎症的作用机理很大程度是LPF1能够抑制LPS对于细胞系TLR4通路的激活,或LPF1能够阻断TLR4通路,从而对于TLR4通路造成的炎症反应具有阻断作用,同时也说明LPF1具有作为TLR4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揭示了LPF1对天然免疫的抑制作用,为LPF1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基于TLR4信号通路的炎症反应的抗炎药物的开发应用中奠定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应用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致乳房炎大肠杆菌LPF缺失对细菌感染乳腺上皮细胞过程中致炎作用的影响结果示意图。其中,“Mock”为空白组,“WT”为MPJS13孵育组,“△lpf1”为MPJS13△lpf1孵育组,“△lpf2”为MPJS13△lpf2孵育组,“△lpf1/plpf1”为MPJS13△lpf1/plpf1孵育组,“△lpf2/plpf2”为MPJS13△lpf2/plpf2孵育组。图2为TLR4抑制剂对细菌感染乳腺上皮细胞过程中致炎作用的影响结果示意图。图3为LPF1抑制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大肠杆菌LPF1对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的抑炎作用(1)材料选用本实验室保存的致乳房炎大肠杆菌MPJS13株,该致乳房炎大肠杆菌MPJS13株按照文献(周明旭,左晓昕,徐悦,鲍熹,张金秋,杨章平,朱国强,卢宇.江苏某牛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和保守抗原分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40:6,54-60)公开的方法分离自隐性乳房炎发病奶牛。LB培养基制备方法:称取胰蛋白胨10g、酵母粉5g和氯化纳10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调节pH为7.4,121℃高压灭菌15min。如需配制固体平板,高压灭菌前另加入琼脂16g。细胞培养基DMEM+F12(1:1)和所用胎牛血清FBS均购自美国Gibco公司。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和L-阿拉伯糖均购自上海生工。rTaqPCRMIX,Trizol,反转录试剂盒和荧光定量试剂盒均购自南京诺唯赞生物有限公司。牛乳腺上皮MAC-T细胞系,pKD3质粒、pKD46质粒、pCP20质粒、pBR322由扬州大学朱国强教授馈赠,其系由商业途径购买得到。(2)LPF缺失株的构建按照文献(DatsenkoKA,WannerBL:One-stepinactivationofchromosomalgenesinEscherichiacoliK-12usingPCRproducts.ProcNatlAcadSciUSA,2000,97:6640–6645.)所述方法,通过λ-RED重组技术,以大肠杆菌MPJS13株为母本分别缺失lpf1和lpf2操纵子,构建LPF1缺失株MPJS13△lpf1和LPF2缺失株MPJS13△lpf2。按照常规分子克隆方法,将lpf1和lpf2操纵子分别克隆至pBR322质粒,构建回补株MPJS13△lpf1/pBR-lpf1和MPJS13△lpf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长极性菌毛LPF1在制备抑制炎症药物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长极性菌毛LPF1在制备抑制炎症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为通过激活TLR4信号通路造成的炎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包括但不限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创伤伤口引起的炎症反应、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4.抑制炎症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炎症药物包含有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
(a)长极性菌毛LPF1;
(b)长极性菌毛LPF1的亚单位蛋白LpfA,和/或LpfB,和/或LpfC,和/或LpfD,和/或LpfE;
(c)组成(a)或(b)中蛋白的多肽链;
(d)将(c)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添加或修饰而形成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由(c)衍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旭马芳卢宇张金秋邓碧华尹文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