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极性菌毛LPF1的新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长极性菌毛LPF1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E.coli)是革兰氏染色阴性,呈杆状的兼性厌氧菌,通常存在于温血动物的胃肠道。长极性菌毛(LPF)是埃希氏大肠杆菌中一类菌毛,其广泛存在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O157:H7大肠杆菌以及致乳房炎大肠杆菌(MPEC)中,根据其在细菌基因组的位置可以分为LPF1型和LPF2型。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LPF1即是指上述的主要存在于大肠杆菌中的长极性菌毛亚型之一。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存在Toll样受体(TLR),NOD样受体(NLR)等模式识别受体(PRR),该类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作为微生物组分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TLR通过与其相应配体的识别,进而激活炎症信号通路,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招募免疫细胞到感染位置,激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的产生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途径,是机体的一种抗病反应。但是,过于激烈的炎症反应也会造成机 ...
【技术保护点】
1.长极性菌毛LPF1在制备抑制炎症药物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长极性菌毛LPF1在制备抑制炎症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为通过激活TLR4信号通路造成的炎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包括但不限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创伤伤口引起的炎症反应、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4.抑制炎症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炎症药物包含有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
(a)长极性菌毛LPF1;
(b)长极性菌毛LPF1的亚单位蛋白LpfA,和/或LpfB,和/或LpfC,和/或LpfD,和/或LpfE;
(c)组成(a)或(b)中蛋白的多肽链;
(d)将(c)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添加或修饰而形成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由(c)衍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旭,马芳,卢宇,张金秋,邓碧华,尹文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