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56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所述锂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封装盒,所述封装盒内壁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相离的一端分别与封装盒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软板,两个所述夹板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锂电池封装结构通过伸缩杆和弹簧通过自身的形变将撞击力进行缓冲,有效的避免了锂电池表面的破损,延长了锂电池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扇叶转动产生冷风对锂电池进行散热处理,有效的避免长期高温影响时锂电池内部硫酸外泄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封装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其性价比不断提高,导致锂电池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近一两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锂电池的容量、充放电性能和电池电芯的封装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对车辆使用的锂电池封装要求更高。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封装结构在车辆长期颠簸状态下,由于缓冲保护不够全面,极易导致锂电池表面破损,缩短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封装结构不具备很好的散热效果,长时间高温严重的话会使其内部硫酸外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封装结构在车辆长期颠簸状态下,由于缓冲保护不够全面,极易导致锂电池表面破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封装盒,所述封装盒内壁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相离的一端分别与封装盒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软板,两个所述夹板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封装盒内壁背面与正面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封装盒内壁底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扇叶。优选的,所述封装盒内壁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优选的,所述封装盒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封装盒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依次贯穿封装盒和电机盒且延伸至电机盒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封装盒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封装盒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依次贯穿盖体和安装块且延伸至安装块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盖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块,两个所述U形块内壁的两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圆轴,两个是圆轴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盖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封装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将盖体顶部的螺栓取下,再通过把手将盖体打开,通过导向板对锂电池的底部导向,将锂电池放入到封装盒内部的底座上方,当稳定放入后,两侧的夹板在伸缩杆和弹簧的作用下对锂电池的两侧进行夹紧,当汽车行驶在颠簸的路面时,锂电池受到影响发生晃动,此时两侧的夹板受到撞击,从而将撞击力传递到若干个伸缩杆和弹簧上,伸缩杆和弹簧通过自身的形变将撞击力进行缓冲,通过伸缩杆和弹簧通过自身的形变将撞击力进行缓冲,有效的避免了锂电池表面的破损,延长了锂电池使用寿命,当锂电池工作产生高温时,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两个第一齿轮转动,两个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两个第一转轴转动,两个第一转轴转动带动两个扇叶转动,两个扇叶转动对锂电池进行散热处理,通过扇叶转动产生冷风对锂电池进行散热处理,有效的避免长期高温影响时锂电池内部硫酸外泄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封装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封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封装盒,2、夹板,3、伸缩杆,4、弹簧,5、软板,6、导向板,7、底座,8、散热孔,9、第一转轴,10、第一齿轮,11、扇叶,12、第二转轴,13、第二齿轮,14、支撑板,15、电机盒,16、电机,17、安装块,18、盖体,19、螺栓,20、U形块,21、圆轴,22、把手,23、橡胶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封装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封装盒的结构示意图。锂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封装盒1,封装盒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板2,两个夹板2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两个伸缩杆3相离的一端分别与封装盒1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3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4,两个夹板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软板5,两个夹板2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板6,封装盒1内壁背面与正面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底座7,底座7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8,底座7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8,两个夹板2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伸缩杆3,每根伸缩杆3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4,所述导向板6为弧形状,两侧的夹板2受到撞击,从而将撞击力传递到若干个伸缩杆3和弹簧4上,伸缩杆3和弹簧4通过自身的形变将撞击力进行缓冲,通过伸缩杆3和弹簧4通过自身的形变将撞击力进行缓冲。封装盒1内壁底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夹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表面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两个第一转轴9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扇叶11,两个第一齿轮10转动带动两个第一转轴9转动,两个第一转轴9转动带动两个扇叶11转动,两个扇叶11转动对锂电池进行散热处理。封装盒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两个第一转轴9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3,第二齿轮13与两个第一齿轮10相互啮合,通过启动电机16,电机16带动第二转轴12转动,第二转轴12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3转动,第二齿轮13转动带动两个第一齿轮10转动。封装盒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封装盒1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支撑板14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机盒15,电机盒1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6,第二转轴12的底端依次贯穿封装盒1和电机盒15且延伸至电机盒15的内部,电机16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12的底端固定连接,电机16为三相异步电动机需要外接电源。封装盒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7,封装盒1的顶部设置有盖体18,盖体18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19,螺栓19的底端依次贯穿盖体18和安装块17且延伸至安装块17的内部,将盖体18顶部的螺栓19取下,再通过把手22将盖体18打开,通过导向板6对锂电池的底部导向,将锂电池放入到封装盒1内部的底座7上方。盖体1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块20,两个U形块20内壁的两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圆轴21,两个是圆轴2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把手22,盖体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23,通过设置把手22使得盖体18更加容易打开。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封装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盖体18顶部的螺栓19取下,再通过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封装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盒(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板(2),两个所述夹板(2)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两个所述伸缩杆(3)相离的一端分别与封装盒(1)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3)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4),两个所述夹板(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软板(5),两个所述夹板(2)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板(6),所述封装盒(1)内壁背面与正面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底座(7),所述底座(7)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封装结构,包括封装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盒(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板(2),两个所述夹板(2)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两个所述伸缩杆(3)相离的一端分别与封装盒(1)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3)的表面均套设有弹簧(4),两个所述夹板(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软板(5),两个所述夹板(2)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板(6),所述封装盒(1)内壁背面与正面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底座(7),所述底座(7)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盒(1)内壁底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夹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表面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两个所述第一转轴(9)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扇叶(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盒(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9)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3)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全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