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轴和传动轴,驱动轴穿过悬吊座,驱动轴的末端安装有驱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啮合传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安装在传动轴的末端,传动轴穿过减振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两个固定座套接在两根立柱的外部能小幅度上下上移,两个固定座再通过两根弹簧连接顶板,弹簧吸收振动,减轻动力传输过程中的振动,同时弹簧在驱动轴角度改变时能够允许传动轴小幅度位移,适应驱动轴角度的改变,便于不同动力的输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齿轮传动结构
,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传动机构是把动力从机器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使机器或机器部件运动或运转的百构件或机构称为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功用:改变动力机输出转矩,以满足工作机的要求;把动力机输出的运动转变为工作机所需的形式,如将旋转运动改变为直线运度动,或反之;将一个动力机的机械能传送到数个工作机上,或将数个动力机的机械能传送到一个工作机上;其他特殊作用,如有利于机器的控制、装配、安装、维护和安全等而设置传动问装置。锥形齿轮传动结构为多种传动结构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传动结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的动力传输工作中往往夹杂至一定的的振动,这些振动不及时处理影响动力传输的稳定性。一般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动力输入方向固定,不能调整,难以满足不同动力源的传动需求。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轴和传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悬吊座,所述驱动轴的末端安装有驱动锥齿轮,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安装在传动轴的末端,所述传动轴穿过减振座,所述减振座包括第一滚珠轴承、第一座环、两个固定座、两根立柱、两根弹簧和顶板,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安装在第一座环的内部,所述两个固定座对应连接第一座环两侧的凸块,所述两根立柱对应竖直焊接在顶板底面的两侧,所述两根立柱的底部对应穿过两个固定座中部开设的通孔,所述两根弹簧对应安装在两根立柱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减振座还包括两个紧固螺母、外螺纹、两根固定螺栓和两片侧板,所述两根固定螺栓对应连接第一座环两侧的凸块和两个固定座,所述外螺纹外攻在两根立柱外周面的下部,所述两根立柱对应通过外螺纹连接两个紧固螺母,所述两片侧板分别竖直焊接在顶板底面的两侧,所述两个紧固螺母分别在两个固定座的下方。优选的,所述两根弹簧的上端对应连接顶板底面的两侧,所述两根弹簧的下端对应连接两个固定座的上表面,所述传动轴穿过第一滚珠轴承。优选的,所述悬吊座包括第二滚珠轴承、第二座环、两根转轴、两个小轴承、两个连接筒和悬架,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安装在第二座环的内侧,所述两根转轴分别水平焊接在第二座环两侧的中部,所述两根转轴对应插入两个小轴承的内部,所述两个小轴承对应安装在两个连接筒的内部,所述两个连接筒分别水平焊接在悬架两侧的安装口内。优选的,所述悬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位,所述第二滚珠轴承供驱动轴穿过。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卡口、卡块和连接弹簧,所述第一主轴末端中心位置开设卡口,所述第二主轴末端焊接卡块,所述卡块嵌入卡口内部,所述卡块外部安装有连接弹簧。优选的,所述卡块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卡块与卡口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主轴端部而另一点连接第二主轴的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两个固定座套接在两根立柱的外部能小幅度上下上移,两个固定座再通过两根弹簧连接顶板,弹簧吸收振动,减轻动力传输过程中的振动,同时弹簧在驱动轴角度改变时能够允许传动轴小幅度位移,适应驱动轴角度的改变,便于不同动力的输入;2.利用驱动轴转动带动第二座环转动,而第二座环通过两侧转轴连接连接筒内部的小轴承,第二座环转动方便且顺滑,便于驱动轴的转动,利于输入动力方向的改变,适应不同的动力输入装置,扩大传动装置的适用动力源种类;3.利用压缩状态的连接弹簧推动第一主轴与第二主轴相互背离,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组成结构在驱动锥齿轮移动时推动传动锥齿轮紧密啮合驱动锥齿轮,保证动力稳定传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减振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悬吊座结构示意图。图中:驱动轴1、驱动锥齿轮2、传动锥齿轮3、传动轴4、悬吊座5、减振座6、第一主轴41、第二主轴42、卡口43、卡块44、连接弹簧45、第二滚珠轴承51、第二座环52、转轴53、小轴承54、连接筒55、悬架56、第一滚珠轴承61、第一座环62、固定座63、立柱64、弹簧65、顶板66、紧固螺母67、外螺纹68、固定螺栓69、侧板6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轴1和传动轴4,驱动轴1穿过悬吊座5,驱动轴1的末端安装有驱动锥齿轮2,驱动锥齿轮2啮合传动锥齿轮3,传动锥齿轮3安装在传动轴4的末端,传动轴4穿过减振座6,减振座6包括第一滚珠轴承61、第一座环62、两个固定座63、两根立柱64、两根弹簧65和顶板66,第一滚珠轴承61安装在第一座环62的内部,两个固定座63对应连接第一座环62两侧的凸块,两根立柱64对应竖直焊接在顶板66底面的两侧,两根立柱64的底部对应穿过两个固定座63中部开设的通孔,两根弹簧65对应安装在两根立柱64的外部,两个固定座63套接在两根立柱64的外部能小幅度上下上移,两个固定座63再通过两根弹簧65连接顶板66,弹簧65吸收振动,减轻动力传输过程中的振动,同时弹簧65在驱动轴1角度改变时能够允许传动轴4小幅度位移,适应驱动轴1角度的改变,便于不同动力的输入。进一步地,减振座6还包括两个紧固螺母67、外螺纹68、两根固定螺栓69和两片侧板610,两根固定螺栓69对应连接第一座环62两侧的凸块和两个固定座63,外螺纹68外攻在两根立柱64外周面的下部,两根立柱64对应通过外螺纹68连接两个紧固螺母67,两片侧板610分别竖直焊接在顶板66底面的两侧,两个紧固螺母67分别在两个固定座63的下方,紧固螺母67便于固定座63与立柱64之间的连接,侧板610保护内部部件。进一步地,两根弹簧65的上端对应连接顶板66底面的两侧,两根弹簧65的下端对应连接两个固定座63的上表面,传动轴4穿过第一滚珠轴承61,第一滚珠轴承轴承61使传动轴4转动顺利。进一步地,悬吊座5包括第二滚珠轴承51、第二座环52、两根转轴53、两个小轴承54、两个连接筒55和悬架56,第二滚珠轴承51安装在第二座环52的内侧,两根转轴53分别水平焊接在第二座环52两侧的中部,两根转轴53对应插入两个小轴承54的内部,两个小轴承54对应安装在两个连接筒55的内部,两个连接筒55分别水平焊接在悬架56两侧的安装口内,驱动轴1转动带动第二座环52转动,而第二座环52通过两侧转轴53连接连接筒55内部的小轴承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轴(1)和传动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穿过悬吊座(5),所述驱动轴(1)的末端安装有驱动锥齿轮(2),所述驱动锥齿轮(2)啮合传动锥齿轮(3),所述传动锥齿轮(3)安装在传动轴(4)的末端,所述传动轴(4)穿过减振座(6),所述减振座(6)包括第一滚珠轴承(61)、第一座环(62)、两个固定座(63)、两根立柱(64)、两根弹簧(65)和顶板(66),所述第一滚珠轴承(61)安装在第一座环(62)的内部,所述两个固定座(63)对应连接第一座环(62)两侧的凸块,所述两根立柱(64)对应竖直焊接在顶板(66)底面的两侧,所述两根立柱(64)的底部对应穿过两个固定座(63)中部开设的通孔,所述两根弹簧(65)对应安装在两根立柱(64)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轴(1)和传动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穿过悬吊座(5),所述驱动轴(1)的末端安装有驱动锥齿轮(2),所述驱动锥齿轮(2)啮合传动锥齿轮(3),所述传动锥齿轮(3)安装在传动轴(4)的末端,所述传动轴(4)穿过减振座(6),所述减振座(6)包括第一滚珠轴承(61)、第一座环(62)、两个固定座(63)、两根立柱(64)、两根弹簧(65)和顶板(66),所述第一滚珠轴承(61)安装在第一座环(62)的内部,所述两个固定座(63)对应连接第一座环(62)两侧的凸块,所述两根立柱(64)对应竖直焊接在顶板(66)底面的两侧,所述两根立柱(64)的底部对应穿过两个固定座(63)中部开设的通孔,所述两根弹簧(65)对应安装在两根立柱(64)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座(6)还包括两个紧固螺母(67)、外螺纹(68)、两根固定螺栓(69)和两片侧板(610),所述两根固定螺栓(69)对应连接第一座环(62)两侧的凸块和两个固定座(63),所述外螺纹(68)外攻在两根立柱(64)外周面的下部,所述两根立柱(64)对应通过外螺纹(68)连接两个紧固螺母(67),所述两片侧板(610)分别竖直焊接在顶板(66)底面的两侧,所述两个紧固螺母(67)分别在两个固定座(6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锥形齿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弹簧(65)的上端对应连接顶板(66)底面的两侧,所述两根弹簧(65)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亿鑫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