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变矩器进油和摩擦片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83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变矩器进油和摩擦片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包,包括换向功能轴、毂体、摩擦片机构、密封机构和取力轴;所述的换向功能轴和所述的毂体同轴设置,所述摩擦片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毂体和所述换向功能轴所形成的密闭空间;所述的密封机构,用于将所述的密闭空间密封形成密封空间;所述换向功能轴为沿着轴长方向中间具有空腔结构的环形壳体,所述的取力轴插入所述的空腔中,所述壳体上在对应于安装摩擦片机构的位置设有穿透壳体的油道通孔,所述的油道通孔与所述的空腔相通且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离合器包通过紧凑化、轻量化的结构设计将变矩器进油和润滑摩擦片的功能结构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变矩器进油和摩擦片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包
本技术属于离合器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变矩器进油和摩擦片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所采用的传统定轴式变速箱的离合器包是将变矩器进油和摩擦片润滑两项功能单独实现,以满足变速箱综合使用功能和性能要求。由于该两项功能的单独实现,出现离合器包占据较大空间、结构单一以及零部件数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间接提高加工成本,使得装配效率降低。而且,离合器包内零部件数量增加、制造精度各异和加工尺寸等参差不齐,极易增加变速箱故障发生的概率,缩短变速箱使用寿命。同时,后续离合器包维修和零件更换过程复杂,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维修成本,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兼具变矩器进油和摩擦片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包。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兼具变矩器进油和摩擦片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包,包括换向功能轴、毂体、摩擦片机构、密封机构和取力轴;所述的换向功能轴和所述的毂体同轴设置,所述摩擦片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毂体和所述换向功能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变矩器进油和摩擦片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功能轴(1)、毂体(2)、摩擦片机构、密封机构(11)和取力轴(3);/n所述的换向功能轴(1)和所述的毂体(2)同轴设置,所述摩擦片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毂体(2)和所述换向功能轴(1)所形成的密闭空间;/n所述的密封机构(11),用于将所述的密闭空间密封形成密封空间;/n所述换向功能轴(1)为沿着轴长方向中间具有空腔结构的环形壳体(100),所述的取力轴(3)插入所述的空腔(101)中,所述壳体(100)上在对应于安装摩擦片机构的位置设有穿透壳体(100)的油道通孔(102),所述的油道通孔(102)与所述的空腔(10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变矩器进油和摩擦片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功能轴(1)、毂体(2)、摩擦片机构、密封机构(11)和取力轴(3);
所述的换向功能轴(1)和所述的毂体(2)同轴设置,所述摩擦片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毂体(2)和所述换向功能轴(1)所形成的密闭空间;
所述的密封机构(11),用于将所述的密闭空间密封形成密封空间;
所述换向功能轴(1)为沿着轴长方向中间具有空腔结构的环形壳体(100),所述的取力轴(3)插入所述的空腔(101)中,所述壳体(100)上在对应于安装摩擦片机构的位置设有穿透壳体(100)的油道通孔(102),所述的油道通孔(102)与所述的空腔(101)相通且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变矩器进油和摩擦片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轴(3)包括插入所述空腔(101)中的长柄(301),在所述长柄(301)一端设有密封端面(302),所述密封端面(302)的直径与所述空腔(101)的内径相同,在两者的接触面还设有密封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变矩器进油和摩擦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虎徐东云吴秀翠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