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撑杆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65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撑杆和汽车,该电动撑杆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周面设有隔断部;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外导管、内导管、螺杆、阻尼器和电机,所述内导管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外导管套设于所述内导管的外围,所述外导管的一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与所述隔断部限位抵接,所述阻尼器和所述电机设于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所述螺杆的端部与所述阻尼器和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及所述阻尼器均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周面通过止旋结构止旋配合;以及第一固定头,所述第一固定头连接于所述外套管安装有所述电机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撑杆结构简单,便于组装,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撑杆和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撑杆和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撑杆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通过电动撑杆驱动汽车尾门,而可实现汽车尾门的自动开合,极大地提升了汽车的使用便利性。传统的电动撑杆通常包括外套管、内套管、驱动组件及固定头等零部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外导管、内导管、螺杆、阻尼器和电机等多个零部件,在进行电动撑杆组装时,外套管与驱动组件及固定头之间的装配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压点式组装,此种方式需要在外套管内增加铆压铁管,成本较高,且压点位置不准确,铆压后零件之间的同心度难以保证;另一种为激光焊接,此种方式需要在外套管与内部零件对应的部位采用透激光材料,且需要内部零件与外套管干涉配合才能保证焊接良好,而干涉量过大时又不利于零件的组装,对零件的尺寸公差要求高,故成本也高。因此,传统的电动撑杆存在组装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动撑杆存在组装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撑杆和汽车,该电动撑杆结构简单,便于组装,成本较低。>一种电动撑杆,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周面设有隔断部;/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外导管、内导管、螺杆、阻尼器和电机,所述内导管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外导管套设于所述内导管的外围,所述外导管的一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与所述隔断部限位抵接,所述阻尼器和所述电机设于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所述螺杆的端部与所述阻尼器和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及所述阻尼器均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周面之间通过止旋结构限位配合;以及/n第一固定头,所述第一固定头连接于所述外套管安装有所述电机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周面设有隔断部;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外导管、内导管、螺杆、阻尼器和电机,所述内导管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外导管套设于所述内导管的外围,所述外导管的一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与所述隔断部限位抵接,所述阻尼器和所述电机设于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所述螺杆的端部与所述阻尼器和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及所述阻尼器均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周面之间通过止旋结构限位配合;以及
第一固定头,所述第一固定头连接于所述外套管安装有所述电机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外壳、阻尼器本体及端盖,所述阻尼器本体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端盖围合形成的安装腔内,所述电机与所述端盖连接,所述连接座、所述外壳及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止旋槽,所述外套管的内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止旋筋,所述止旋筋依次穿过各所述止旋槽并与所述止旋槽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止旋筋,所述连接座、所述外壳及所述端盖的外周面分别设有多个所述止旋槽,所述止旋筋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燕军黄景峰陈进龙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