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锁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64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限位锁紧机构,包括:支座(10);主动轴(2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且所述主动轴(20)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耳板(21),所述主动轴(20)在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之间转动;限位柱(3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当所述主动轴(20)转动至终点位置时,且所述限位柱(30)适于与所述主动轴(20)配合以实现对所述主动轴(20)的位置进行锁定。该限位锁紧机构锁紧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限位锁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位锁紧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圆柱限位锁紧方式一般采用定位销锁紧、固定限位挡块锁紧等方式。定位销锁紧方式往往存在对孔困难,动作繁琐等缺点,固定限位挡块式圆柱锁紧也存在无法反向锁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出一种限位锁紧机构,该限位锁紧机构锁紧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结构简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限位锁紧机构,包括:支座;主动轴,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上,且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耳板,所述主动轴在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之间转动;限位柱,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上,当所述主动轴转动至终点位置时,且所述限位柱适于与所述主动轴配合以实现对所述主动轴的位置进行锁定。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柱配置在主动轴的一侧,当无需将主动轴进行限位时(即,主动轴在初始位置至终点位置(不在终点位置)之间),限位柱与主动轴不进行配合;当需要将主动轴的位置进行限位时(即,主动轴运动至终点位置),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座(10);/n主动轴(2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且所述主动轴(20)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耳板(21),所述主动轴(20)在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之间转动;/n限位柱(3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n当所述主动轴(20)转动至终点位置时,且所述限位柱(30)适于与所述主动轴(20)配合以实现对所述主动轴(20)的位置进行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10);
主动轴(2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且所述主动轴(20)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耳板(21),所述主动轴(20)在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之间转动;
限位柱(30),配置为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座(10)上,
当所述主动轴(20)转动至终点位置时,且所述限位柱(30)适于与所述主动轴(20)配合以实现对所述主动轴(20)的位置进行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0)上限定出圆弧槽(2021),所述限位柱(30)上限定出卡接槽(301),且所述主动轴(20)中心线距离所述限位柱(30)中心线的距离小于主动轴(20)的半径与限位柱(30)的半径之和,
其中,当无需对所述主动轴(20)进行限位时,所述卡接槽(301)与所述主动轴(20)相对设置;当需要对所述主动轴(20)进行限位时,将所述主动轴(20)上的圆弧槽(2021)转至与所述卡接槽(301)相对设置并转动所述限位柱(30),使得所述限位柱(30)接合至所述圆弧槽(20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槽(2021)的位于所述主动轴(20)的中心对称线上,且圆弧槽(2021)的圆心位于中心对称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0)包括:连接板(101)和与所述连接板(101)垂直连接的支撑板组(102),所述支撑板组(102)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主动轴(20)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板组(102)上,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限定出夹腔(10A),所述转动耳板(21)被限定在所述夹腔(10A)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海峰宗欢欢孟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