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石英管组件和抽真空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容纳石英管组件的上腔体和容纳所述抽真空组件的下腔体,所述石英管组件包括石英管和托架,所述石英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石英管开口朝下的设置在所述托架上,所述托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托架底部向下延伸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石英管的开口和所述抽真空组件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石英管组件结构简单紧凑,且能够很方便的将石英管组件与抽真空组件进行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属于热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金属3D打印在医学领域有着快速的发展,应用最多的科室主要集中在牙科和骨科。材料主要以钛合金、不锈钢等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较好的生物材料。金属3D打印是使用金属粉末SLM设备直接制造零件,因其可以加工传统方法难以加工、甚至无法加工的较为复杂的零部件,所以在直接生产零件方面更具备无与伦比的优越性。金属件义齿打印完成后,需要进行热处理,其工艺特点为需要在高真空,高洁净的环境下快速升温,保温,急速降温,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完全符合这类工艺要求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其石英管组件结构简单紧凑,且与抽真空组件对接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石英管组件和抽真空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容纳石英管组件的上腔体和容纳所述抽真空组件的下腔体,所述石英管组件包括石英管和托架,所述石英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石英管开口朝下的设置在所述托架上,所述托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托架底部向下延伸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石英管的开口和所述抽真空组件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托架包括放置所述石英管的托架下法兰,所述连接管成型在所述托架下法兰上。进一步地,所述托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下法兰上的支撑杆和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的置物盘,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置物盘收容于所述石英管内。进一步地,所述置物盘的外径小于所述石英管的内径。进一步地,其还包括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与所述石英管相接并控制所述石英管升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上的连接法兰和驱动所述连接法兰升降的第二提升杆,所述石英管设置在所述连接法兰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法兰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向内沿着周向设置有一圈凸环,所述石英管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且所述石英管底部与所述凸环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真空泵和分子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分子泵的一端连接,所述分子泵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分子泵和所述连接管间设置有气动挡板阀。进一步地,所述热处理系统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石英管外的炉膛,所述炉膛内设置有加热腔,所述置物盘的高度高于所述加热腔底部的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石英管组件包括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石英管,石英管开口朝下设置在托架上,从而实现石英管内具有封闭空间,结构简单;托架向下延伸有连接管,连接管分别与石英管的开口和抽真空组件相连通,其与抽真空组件能够很方便的进行对接。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热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热处理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热处理系统第一、二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热处理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热处理系统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热处理系统去除石英管后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11、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上门板;窗口、131;1a、上腔体;1b、下腔体;2、内胆组件;21、内胆外壳;21a、散热孔;22、炉膛;221、炉膛顶盖;221a、第一安装孔;222、炉膛底盖;222a、第二安装孔;223、炉膛本体;223a、加热腔;23、底板;3、石英管组件;31、托架;311、托架下法兰;3111、连接管;312、支撑杆;313、置物盘;32、石英管;4、抽真空组件;41、真空泵;42、分子泵;43、气动挡板阀;5、第一升降组件;51、第一提升杆;52、第一直线导轨;521、第一滑块;53、第一连接件;6、第二升降组件;61、连接法兰;61a、通孔;61b、凸环;611、凸耳;62、第二提升杆;63、第二直线导轨;64、第二连接件;641、第一升降板;642、第二升降板;7、控制面板;71、按钮;8、复合真空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4所示,对应于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的内胆组件2、石英管组件3和抽真空组件4,内胆组件2罩设在石英管组件3外部并对其进行加热,石英管组件3内用于放置待热处理的义齿。箱体1内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将箱体1分隔成容置内胆组件2和石英管组件3的上腔体1a以及容置抽真空组件4的下腔体1b。如图2和图6所示,内胆组件2包括内胆外壳21和炉膛22,内胆外壳21呈中空柱状结构,炉膛22收容于内胆外壳21中。具体的,内胆外壳21底部设置有中部开口的底板23,炉膛22固定在底板23上。优选的,内胆外壳21侧壁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1a。炉膛22整体呈一端开口的圆柱状腔体结构,其包括炉膛顶盖221、炉膛底盖222和连接在二者之间的炉膛本体223。炉膛顶盖221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221a,第一安装孔221a沿着炉膛顶盖221的周向分布,第一安装孔221a内插设有加热棒(图未示)。炉膛本体223内设置有容纳石英管组件3的加热腔223a,加热棒自第一安装孔221a插入并置于加热腔223a内。炉膛底盖222中部开设有与加热腔223a相连通的第二安装孔222a,石英管组件3依次经底板23的开口和第二安装孔222a装入加热腔223a中。加热棒围绕在石英管组件3周侧并对其进行加热。如图3所示,上腔体1a内设置有第一升降组件5,第一升降组件5与内胆组件2相接并驱动其上下移动。第一升降组件5包括第一提升杆51、第一直线导轨52和连接在第一提升杆51和第一直线导轨52上的第一连接件53。第一提升杆51采用上下端可相对伸缩结构,其上端铰接在箱体1顶部,下端铰接在第一连接件53上。上腔体1a内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2,第一直线导轨52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2上。第一直线导轨52包括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块521,第一滑块521与第一连接件53相接。第一连接件53与内胆外壳21相接。第一提升杆51作为主动件并位于第一连接件53中部,第一直线导轨52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提升杆51两侧,从而使得内胆组件2升降更为稳定。通过控制第一提升杆51伸缩,第一连接件53沿着第一直线导轨52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内胆外壳21的上下移动。第一提升杆51可采用伸缩气缸来实现伸缩,或者也可采用液压油缸实现伸缩,在此不作限制。如图4和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石英管组件和抽真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容纳所述石英管组件的上腔体和容纳所述抽真空组件的下腔体,所述石英管组件包括石英管和托架,所述石英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石英管开口朝下的设置在所述托架上,所述托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托架底部向下延伸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石英管的开口和所述抽真空组件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石英管组件和抽真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容纳所述石英管组件的上腔体和容纳所述抽真空组件的下腔体,所述石英管组件包括石英管和托架,所述石英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石英管开口朝下的设置在所述托架上,所述托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托架底部向下延伸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石英管的开口和所述抽真空组件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放置所述石英管的托架下法兰,所述连接管成型在所述托架下法兰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下法兰上的支撑杆和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的置物盘,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置物盘收容于所述石英管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盘的外径小于所述石英管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钛合金义齿高真空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佳崎,凤旭,徐晓伟,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诺曼比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