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774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该凹版印刷机用于印刷薄膜料,该凹版印刷机包括放卷部、印刷部、预烘箱、主烘箱、检测部和收卷部,薄膜料依次经过放卷部、印刷部、预烘箱、主烘箱、检测部和收卷部;检测部包括入料导辊、发光屏和出料导辊,发光屏呈平板状且竖直设置,入料导辊和出料导辊平行设置,入料导辊靠近发光屏一侧的切面和出料导辊远离发光屏一侧的切面位于同一平面,该平面与发光屏相平行,使入料导辊和出料导辊之间薄膜料与发光屏相平行。通过发光屏实现快速检测,适用于大幅薄膜料的检测。每个印刷部对应有一预烘箱使薄膜料初步烘干,套色印刷完成后的薄膜料经过主烘箱充分干燥获得色彩附着牢固的薄膜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
技术介绍
凹版印刷方法是常用的印刷方法之一,工艺过程为:凹版印刷版辊粘取墨料,承印物经过凹版印刷版辊,凹版印刷版辊上的文字或图案转移到承印物上,承印物经烘干固化或UV固化,得到印刷物成品。现有技术中,仅对小幅印刷物有较准确的检测手段,而对于大幅印刷物的质量检测难以有效快速的进行。现有的凹版印刷机在进行多色套印时,通常是印刷完成一个颜色后进行烘干后再印刷下一个颜色,如此多次完成多色印刷,这就使先印制的图案干燥度很好,而最后印刷的颜色没有很好的干燥度,容易出现掉色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具有快速检测漏印点的特点。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该凹版印刷机用于印刷薄膜料,该凹版印刷机包括放卷部、印刷部、预烘箱、主烘箱、检测部和收卷部,薄膜料依次经过放卷部、印刷部、预烘箱、主烘箱、检测部和收卷部;检测部包括入料导辊、发光屏和出料导辊,发光屏呈平板状且竖直设置,入料导辊和出料导辊平行设置,入料导辊靠近发光屏一侧的切面和出料导辊远离发光屏一侧的切面位于同一平面,该平面与发光屏相平行,使入料导辊和出料导辊之间薄膜料与发光屏相平行。进一步的,平面与发光屏的距离为5-15mm;发光屏的宽度大于薄膜料的宽度,发光屏的高度为1-1.5m。进一步的,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还包括除静电机构,除静电机构包括金属刷、金属支撑杆和接地线,金属刷为长条状,金属刷的两端连接有金属支撑杆,接地线与金属支撑杆电性连接;入料导辊和出料导辊之间设置有除静电机构,金属刷横跨发光屏并与发光屏相平行,金属刷与发光屏的间距大于平面与发光屏的间距。进一步的,出料导辊与收卷部之间设置有除静电机构,金属刷与出料导辊相平行。进一步的,印刷部和预烘箱包括多组,薄膜料依次经过放卷部和各组印刷部和预烘箱后经过主烘箱;放卷部和多组印刷部和预烘箱并排设置,主烘箱位于放卷部和多组印刷部和预烘箱的上方,收卷部位于放卷部的背离印刷部的一侧。进一步的,印刷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墨槽、印刷版辊、胶辊、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张紧辊,墨槽位于印刷版辊的下方,胶辊位于印刷版辊的上方并与印刷版辊压合,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分设于胶辊的两侧且位于胶辊的斜上方;薄膜料依次经过张紧辊、第一导辊、胶辊和第二导辊。进一步的,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还包括机架,张紧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杆,两螺杆相互平行且竖直的设于机架,螺杆套设有螺母,张紧辊的端部通过螺母与螺杆连接;机架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涡轮与螺杆传动连接,传动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张紧电机。进一步的,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还包括机架,张紧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摆杆,摆杆可摆动的设置于机架,摆杆的一端与张紧辊可转动连接,摆杆的另一端与张紧气缸铰接。进一步的,放卷部设置有纠偏装置;纠偏装置包括移动架、导轨、纠偏电机和边缘检测器,移动架可移动的设置于导轨,纠偏电机的输出端具有丝杆,丝杆套设有纠偏螺母,纠偏螺母固定安装于移动架;边缘检测器用于检测薄膜料的边缘位置;纠偏电机固定安装于地面,边缘检测器固定安装于凹版印刷机的机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凹版印刷机具有检测部,使印刷后的薄膜料经过发光屏,在发光屏发出光线的照射下,很容易发现薄膜料上的漏印点,实现快速检测。发光屏可以有较大的尺寸能与薄膜料的幅宽相对应,适用于大幅薄膜料的检测。本技术的凹版印刷机具有多个印刷部,用于进行多色套印,每个印刷部对应有一预烘箱,用于将印刷后的薄膜料初步烘干,使其不粘辊,套色印刷完成后的薄膜料经过主烘箱,进行充分干燥,获得色彩附着牢固的薄膜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凹版印刷机的发光屏和除静电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凹版印刷机的张紧辊安装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凹版印刷机的纠偏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薄膜料01、平面02、放卷部1、印刷部2、预烘箱3、主烘箱4、检测部5、收卷部6、除静电机构7、机架8、纠偏装置9、入料导辊51、发光屏52、出料导辊53、金属刷71、金属支撑杆72、接地线73、墨槽21、印刷版辊22、胶辊23、第一导辊24、第二导辊25、张紧辊26、螺杆261、螺母262、传动杆263、涡轮264、张紧电机265、摆杆266、张紧气缸267、移动架91、导轨92、纠偏电机93、边缘检测器9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该凹版印刷机用于印刷薄膜料01,该凹版印刷机包括放卷部1、印刷部2、预烘箱3、主烘箱4、检测部5和收卷部6,薄膜料01依次经过放卷部1、印刷部2、预烘箱3、主烘箱4、检测部5和收卷部6;检测部5包括入料导辊51、发光屏52和出料导辊53,发光屏52呈平板状且竖直设置,入料导辊51和出料导辊52平行设置,入料导51辊靠近发光屏52一侧的切面和出料导辊53远离发光屏一侧的切面位于同一平面02,该平面02与发光屏52相平行,使入料导辊51和出料导辊53之间薄膜料01与发光屏52相平行。发光屏52是能够射出光线的屏幕,该发光屏52由具有透光板的薄型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光源组成。透光板为磨砂材质,保证了光线均匀发散,光源为白光光源。使印刷后的薄膜料01经过发光屏52,在发光屏52发出光线的照射下,很容易发现薄膜料01上的漏印点,实现快速检测。发光屏52可以有较大的尺寸能与薄膜料01的幅宽相对应,适用于大幅薄膜料的检测。漏印点的检查可以是人工检查,还可以是采用视觉检测系统进行检查。使入料导辊51和出料导辊53之间薄膜料01与发光屏52相平行,能保证光线能均匀照射在薄膜料01上。进一步的,平面02与发光屏52的距离为5-15mm;发光屏52的宽度大于薄膜料01的宽度,发光屏52的高度为1-1.5m。发光屏52有较大的尺寸能与薄膜料01的幅宽相对应,适用于大幅薄膜料的检测。进一步的,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还包括除静电机构7,如图2所示,除静电机构7包括金属刷71、金属支撑杆72和接地线73,金属刷71为长条状,金属刷71的两端连接有金属支撑杆72,接地线73与金属支撑杆72电性连接;入料导辊51和出料导辊53之间设置有除静电机构7,金属刷71横跨发光屏51并与发光屏51相平行,金属刷71与发光屏52的间距大于平面02与发光屏52的间距。除静电机构7能消除薄膜料01上的静电,防止薄膜料01与发光屏52相吸引,影响检测效果。金属刷71与薄膜料01的距离很近但不接触,两者之间的距离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凹版印刷机用于印刷薄膜料,该凹版印刷机包括放卷部、印刷部、预烘箱、主烘箱、检测部和收卷部,所述薄膜料依次经过放卷部、印刷部、预烘箱、主烘箱、检测部和收卷部;/n所述检测部包括入料导辊、发光屏和出料导辊,所述发光屏呈平板状且竖直设置,所述入料导辊和出料导辊平行设置,所述入料导辊靠近发光屏一侧的切面和所述出料导辊远离发光屏一侧的切面位于同一平面,该平面与所述发光屏相平行,使入料导辊和出料导辊之间薄膜料与所述发光屏相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凹版印刷机用于印刷薄膜料,该凹版印刷机包括放卷部、印刷部、预烘箱、主烘箱、检测部和收卷部,所述薄膜料依次经过放卷部、印刷部、预烘箱、主烘箱、检测部和收卷部;
所述检测部包括入料导辊、发光屏和出料导辊,所述发光屏呈平板状且竖直设置,所述入料导辊和出料导辊平行设置,所述入料导辊靠近发光屏一侧的切面和所述出料导辊远离发光屏一侧的切面位于同一平面,该平面与所述发光屏相平行,使入料导辊和出料导辊之间薄膜料与所述发光屏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与所述发光屏的距离为5-15mm;所述发光屏的宽度大于所述薄膜料的宽度,所述发光屏的高度为1-1.5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静电机构,所述除静电机构包括金属刷、金属支撑杆和接地线,所述金属刷为长条状,所述金属刷的两端连接有所述金属支撑杆,所述接地线与所述金属支撑杆电性连接;
所述入料导辊和出料导辊之间设置有所述除静电机构,所述金属刷横跨所述发光屏并与所述发光屏相平行,所述金属刷与发光屏的间距大于所述平面与发光屏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导辊与所述收卷部之间设置有所述除静电机构,所述金属刷与所述出料导辊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明显漏印的凹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部和预烘箱包括多组,所述薄膜料依次经过放卷部和各组印刷部和预烘箱后经过主烘箱;
所述放卷部和多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邓坤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