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39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枪,包括第一铆模、第一铆鼻、第二铆模、第二铆鼻和用于探测所述待铆接件位置的第一探测组件。其中,第一铆模设于所述第一铆鼻。第二铆模设于第二铆鼻,待铆接件夹设于第一铆模和第二铆模之间。第一探测组件设于第一铆模。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铆枪,通过在第一铆模设置可以用于探测待铆接件位置的第一探测组件,可以利用第一探测组件确定待铆接件的位置,并根据待铆接件的位置,判断第一铆模与待铆接件是否处于垂直、贴合状态,从而可以避免人工矫正,提高铆枪作业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铆枪
本技术涉及铆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铆枪。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能源的使用,汽车轻量化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推崇。铝合金常常被作为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材料,相关技术中的铝合金需要通过铆接来实现工艺连接,但铆枪本身因体积大,重量大的问题,容易在铆接作业时出现偏移,从而需要多人协同作业,导致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出一种铆枪,所述铆枪具有自动化程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铆枪,所述铆枪包括第一铆模、第一铆鼻、第二铆模、第二铆鼻和用于探测所述待铆接件位置的第一探测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铆模设于所述第一铆鼻;所述第二铆模设于所述第二铆鼻,待铆接件夹设于所述第一铆模和所述第二铆模之间;所述第一探测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铆模。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铆枪,通过在第一铆模设置可以用于探测待铆接件位置的第一探测组件,可以利用第一探测组件确定待铆接件的位置,并根据待铆接件的位置,判断第一铆模与待铆接件是否处于垂直、贴合状态,从而可以避免人工矫正,提高铆枪作业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探测组件包括:控制器;探头,所述探头设于所述第一铆模,所述探头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为激光探头。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卡座,所述第一铆模穿设于所述固定卡座,所述探头设于所述固定卡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段穿设于所述固定卡座,所述第一段凸出于所述固定卡座,所述第一段的横截面接大于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探测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三段,所述固定卡座的至少部分夹设于所述螺母和所述第一段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卡座具有卡槽和避让槽,所述卡槽与所述避让槽在所述探头的长度方向上排布且连通,所述卡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避让槽的宽度,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卡槽的侧壁夹设于所述螺母和所述第一段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卡座为环形,所述探头穿设于所述固定卡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探测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探测组件沿所述第一铆模的周向方向间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铆枪还包括用于探测所述待铆接件位置的第二探测组件,所述第二探测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铆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探测组件为多组,多组所述第二探测组件沿所述第二铆模的周向方向间隔开。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铆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铆枪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铆枪1;第一铆模10;第一铆鼻20;第二铆模30;第二铆鼻40;探头52;第一段521;第二段522;第三段523;螺母53;固定卡座60;卡槽61;避让槽6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铆枪1。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铆枪1,包括第一铆模10、第一铆鼻20、第二铆模30、第二铆鼻40和第一探测组件。具体而言,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铆模10可以设于第一铆鼻20,第二铆模30可以设于第二铆鼻40,待铆接件可以设于第一铆模10和第二铆模3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铆鼻20可以用作第一铆模10的支撑结构,第二铆鼻40可以用作第二铆模30的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第二铆模30的端部与第一铆模10的端部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当铆枪1对待铆接件进行铆接时,可以将待铆接件置于第一铆鼻20和第二铆鼻40之间,第二铆模30适于沿第二铆鼻40子的轴线方向朝向第一铆模10移动,以将连接件(例如铆钉)打入待铆接件。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铆鼻20和第二铆鼻40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且第二铆鼻40位于第一铆鼻20的上方,第一铆鼻20和第二铆鼻40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铆模10设于第一铆鼻20的上端部,第二铆模30设于第二铆鼻40的下端部,且第一铆模10和第二铆模30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铆模30的下端面与第一铆模10的上端面正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铆接过程中,需要第一铆模10的端面与待铆接件朝向第一铆模10的一侧表面贴合,从而既可以使第一铆模10支撑待铆接件,以提高铆接过程的稳定性,又可以使第一铆模10的延伸方向与待铆接件垂直,从而使第二铆模30的延伸方向也与待铆接件垂直,进而可以使铆枪1的连接件(例如铆钉)垂直穿过待铆接件,以提高铆强的铆接效果和可靠性。如图2、图3所示,第一探测组件可以用于探测待铆接件的位置,且第一探测组件可以设于第一铆模10。由此,可以利用第一探测组件确定待铆接件的位置,并根据待铆接件的位置,判断第一铆模10与待铆接件是否处于垂直、贴合状态,从而可以避免人工矫正,提高铆枪1作业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例如,当第一探测组件确定待铆接件与第一铆模10处于非垂直状态时,铆枪1适于发出警报,以对工作人员传递信息,工作人员适于调节第一铆模10与待铆接件垂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铆枪1,通过在第一铆模10设置可以用于探测待铆接件位置的第一探测组件,可以利用第一探测组件确定待铆接件的位置,并根据待铆接件的位置,判断第一铆模10与待铆接件是否处于垂直、贴合状态,从而可以避免人工矫正,提高铆枪1作业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探测组件可以包括控制器和探头52,探头52可以设于第一铆模10,且探头52可以通过导线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铆枪1进行铆接前,控制器可以控制探头52探测待铆接件的位置,并将待铆接件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位置信息判断待铆接件与第一铆模10的端面是否贴合、垂直。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铆接作业中,可以包括下述两种情况:若待铆接件与第一铆模10的端面处于非贴合、垂直状态,控制器适于发出异常警报,通知操作人员对铆枪1的角度、位置进行调整。若待铆接件与第一铆模10的端面处于贴合、垂直状态,控制器不会发出异常警报,铆接作业可以继续进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探头52可以为激光探头52。需要说明的是,激光探头52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由此,通过将激光探头52用作探头52,可以提高探头52对待铆接件的位置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铆枪1还可以包括固定卡座60,第一铆模10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枪,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铆模;/n第一铆鼻,所述第一铆模设于所述第一铆鼻;/n第二铆模;/n第二铆鼻,所述第二铆模设于所述第二铆鼻,待铆接件夹设于所述第一铆模和所述第二铆模之间;/n用于探测所述待铆接件位置的第一探测组件,所述第一探测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铆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枪,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铆模;
第一铆鼻,所述第一铆模设于所述第一铆鼻;
第二铆模;
第二铆鼻,所述第二铆模设于所述第二铆鼻,待铆接件夹设于所述第一铆模和所述第二铆模之间;
用于探测所述待铆接件位置的第一探测组件,所述第一探测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铆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组件包括:
控制器;
探头,所述探头设于所述第一铆模,所述探头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为激光探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卡座,所述第一铆模穿设于所述固定卡座,
所述探头设于所述固定卡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段穿设于所述固定卡座,所述第一段凸出于所述固定卡座,所述第一段的横截面接大于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积;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时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