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型拉深件的料带下料及冲压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36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型拉深件的料带下料及冲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在下模装置的上方依步进方向设有切舌凹模、第1切边凹模、第2切边凹模和拉深凹模,在上模装置的下方,设有与其对应的切舌冲头、第1切边冲头、第2切边冲头和拉深冲头,在切舌凹模的下方,设有切舌脱料块,在切舌脱料块的下方为切舌脱料弹簧和卸料螺钉;在拉深凹模的下方设有拉深脱料块及拉深脱料弹簧。采用切舌冲头代替原有第一步工序的切边冲头,一方面,能有效缩窄料带的宽度,节约原材料;另方面,由于切舌工序为无废料冲裁,能避免了高速冲压加工过程中废料“跳屑”的隐患,保证高速冲压过程顺利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筒型拉深件的料带下料及冲压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型拉深件的料带下料及冲压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拉深件的料带下料工艺多采用切边→切边→切边→拉深的下料工序,其料带的利用率较低,如转变为切舌→切边→切边→拉深的下料工序,由于切边工序需去除材料,料带在纵向需留较大搭边值;而切舌工序为无废料冲裁,料带纵向能留较小搭边值,故可有效缩窄料带的宽度,理论上能缩窄搭边值2至4毫米,减少废料。从而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减少易损件切边冲头的加工与采购,从而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拉深件的料带下料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一种圆筒型拉深件的料带下料及冲压模具结构,旨在缩窄料带搭边值,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减少易损件切边冲头的加工与采购的工序。本技术,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上模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设置且依次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和上脱料板,下模装置包括由下至上设置且依次连接的下模座、下垫板、下夹板和下脱料板;在下模装置的上方依步进方向设有切舌凹模、第1切边凹模、第2切边凹模和拉深凹模,在上模装置的下方,设有切舌冲头、第1切边冲头、第2切边冲头和拉深冲头,切舌冲头、第1切边冲头、第2切边冲头和拉深冲头分别与切舌凹模、第1切边凹模、第2切边凹模和拉深凹模相对应,切舌凹模的下方,设有切舌脱料块,在切舌脱料块的下方为切舌脱料弹簧和卸料螺钉;在拉深凹模的下方设有拉深脱料块及拉深脱料弹簧。在圆筒型拉深件的加工中,由于切边工序需去除材料,料带在纵向需留较大搭边值;本技术,采用切舌冲头代替原有第一步工序的切边冲头,而切舌工序为无废料冲裁,料带纵向能留较小搭边值,故可有效缩窄料带的宽度,减少废料;也能减少易损件切边冲头的加工与采购,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切舌相对于切边的优点在于不用排出废料,也就避免了高速冲压加工过程中废料“跳屑”的隐患,保证高速冲压过程顺利高效。再者,下料工序中,切边冲头一般为薄片状态,刚度较低,在冲压过程中易折断;而换成切舌工艺,其切舌冲头可加工成圆柱体冲头,大大增大了刚度,延长冲压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2为下模装置的示意图俯视图;图3和图4为本技术加工的料带俯视图及剖视图;图5和图6为现有普通工艺加工的料带俯视图及剖视图。图中,10、上模座;11、上垫板;12、上夹板;13、上脱料板;20、下模座;21、下垫板;22、下夹板;23、下脱料板;30、切舌冲头;31、切舌凹模;32、切舌脱料块;33、切舌脱料弹簧;34、卸料螺钉;40、第1切边冲头;41、第1切边凹模;42、第2切边冲头;43、第2切边凹模;50、拉深冲头;51、拉深凹模;52、拉深脱料块;53、拉深脱料弹簧;60、浮升销;70、导柱过孔;80、本实施例成型料带;90、普通成型料带。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图,一种圆筒型拉深件的料带下料及冲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上模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设置且依次连接的上模座10、上垫板11、上夹板12和上脱料板13,下模装置包括由下至上设置且依次连接的下模座20、下垫板21、下夹板22和下脱料板23;在下模装置的上方依步进方向设有切舌凹模31、第1切边凹模41、第2切边凹模43和拉深凹模51,在上模装置的下方,设有切舌冲头30、第1切边冲头40、第2切边冲头42和拉深冲头50,切舌冲头30、第1切边冲头40、第2切边冲头42和拉深冲头50分别与切舌凹模31、第1切边凹模41、第2切边凹模43和拉深凹模51相对应,切舌凹模31的下方,设有切舌脱料块32,在切舌脱料块32的下方为切舌脱料弹簧33和卸料螺钉34;在拉深凹模51的下方设有拉深脱料块52及拉深脱料弹簧53。本实施例,在所述下模装置上设有浮升销60,在所述上模装置上设有相应的管正定位孔。本实施例,在所述下模装置上设有导柱过孔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筒型拉深件的料带下料及冲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上模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设置且依次连接的上模座(10)、上垫板(11)、上夹板(12)和上脱料板(13),下模装置包括由下至上设置且依次连接的下模座(20)、下垫板(21)、下夹板(22)和下脱料板(23);其特征在于:在下模装置的上方依步进方向设有切舌凹模(31)、第1切边凹模(41)、第2切边凹模(43)和拉深凹模(51), 在上模装置的下方,设有切舌冲头(30)、第1切边冲头(40)、第2切边冲头(42)和拉深冲头(50),切舌冲头(30)、第1切边冲头(40)、第2切边冲头(42)和拉深冲头(50)分别与切舌凹模(31)、第1切边凹模(41)、第2切边凹模(43)和拉深凹模(51)相对应,切舌凹模(31)的下方,设有切舌脱料块(32),在切舌脱料块(32)的下方为切舌脱料弹簧(33)和卸料螺钉;在拉深凹模(51)的下方设有拉深脱料块(52)及拉深脱料弹簧(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筒型拉深件的料带下料及冲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上模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设置且依次连接的上模座(10)、上垫板(11)、上夹板(12)和上脱料板(13),下模装置包括由下至上设置且依次连接的下模座(20)、下垫板(21)、下夹板(22)和下脱料板(23);其特征在于:在下模装置的上方依步进方向设有切舌凹模(31)、第1切边凹模(41)、第2切边凹模(43)和拉深凹模(51),在上模装置的下方,设有切舌冲头(30)、第1切边冲头(40)、第2切边冲头(42)和拉深冲头(50),切舌冲头(30)、第1切边冲头(40)、第2切边冲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展鑫孙少佳谢宏波杨跃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诚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