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小勇专利>正文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2192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3
一种骨折复位固定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骨折复位固定系统包括板条状结构定位固定件;定位固定件在两端端部分别设有数个侧向开口且攻有螺纹的侧槽,通过侧槽与打入骨折部位的骨折螺钉螺接锁紧,与骨折部位固定连接;定位固定件通过两端端部侧槽固定的骨折螺钉呈错位交叉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便利临床操作的骨折复位固定系统,能够简化操作,术后给患者一个更为便捷的功能空间,避免二次手术以及由于二次手术对人体造成的医疗性伤害,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骨折复位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临床上骨折情况繁多,四肢长骨骨折创伤最为多见。现有临床技术,有钉内固定系统、板内固定系统以及外固定架系统固定骨折,应用理念上各有其优点,理论上涵盖了现有临床骨折类型的治疗;但钉内固定系统和板内固定系统在骨折部位痊愈后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髓内钉因中心固定,具有可靠的、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特性,不破坏骨折端骨膜与软组织,而受到推崇,但也存在扩髓过程增加栓塞的风险,实际应用中也常需骨折端切开对位。接骨板系统,作为最早的内固定设计,发展至现今形成万向锁定系统,其缺点是偏心固定;锁定板的问世让骨折固定的稳定性获得极大的提高。锁定板外固定在锁定板内固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因增大了偏心力矩的理念问题,操作上需要更大的外力复位,操作繁琐,并没有得以推广。此外,对于特殊群体,如小儿患者和老年患者,上述骨折固定系统的应用还存在其他问题。小儿骨折一方面由于骨骺问题,髓内钉使用受限,另一方面由于板系统对软组织损伤大,板系统的应用也受到限制;而对于老年患者,采用髓内钉,在扩髓过程中会增加栓塞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老年合并有严重的内科疾病的患者来说,切开手术或者髓内固定,都增加手术风险,而骨折后若不能良好固定,风烛残年更致护理上的困难,直接导致死亡率的增加。另外上述骨折技术中固定术中,复位操作是临床手术的难点。许多骨折部位的固定仍然需要切开骨折端的软组织,进行复位。无论是髓内钉技术或者Liss或者Lock锁定钢板技术,仍然需要手术切开。而外固定架具有稳定骨折端,不破坏骨折端软组织的优点;开放性骨折、感染性骨折、糖尿病骨折等需要外固定架作为其稳定骨折的必要装置,甚至闭合性骨折,也可外固定装置固定骨折;但现今使用的外固定架llzarov环形架,虽然设计上考虑各方面的问题,但使用过于繁琐、患者术后累赘。Orthofix系统虽然简化,但单轴固定,且长杆的固定钉术后也显得累赘。此后还有单边固定、半笼式固定等各种设计,但总体来说这些设计术后依旧显得累赘,患者术后生活不便。外固定支架设计有多种样式,主要有环式、半环式、连杆式等。外固定架不能被临床普及主要是因为固定后累赘,如环式或半环式体积大,术后患者行动不便;另外如连杆式,单轴固定,侧向力矩过大,固定不够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骨折复位固定系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折复位固定系统,包括板条状结构定位固定件;所述定位固定件在两端端部分别设有数个侧向开口且攻有螺纹的侧槽,通过侧槽与打入骨折部位的骨折螺钉螺接锁紧,与骨折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固定件通过两端端部侧槽固定的骨折螺钉呈错位交叉状。优选地,所述定位固定件在两端端部之间设有两排侧向开口的侧槽。优选地,于宽度方向上,所述定位固定件沿解剖走向在中部设有一排通孔;所述通孔为8字孔或万向锁定孔,8字孔由锁定孔和加压孔组成;通过通孔的设计可以增加骨折螺钉植入位置的选择,方便不同部位骨折固定的需要,提高操作便利程度,或进一步引入复位牵拉装置、提拉对位组件等。优选地,所述定位固定件为一体式单板结构或多段拼接式结构;多段拼接式结构相对于一体式单板结构应用更灵活,可以应对临床上突发状况,多段拼接式结构中相邻两段直接螺接固定或通过与中间件螺接固定后间接锁紧固定;进一步优选地,中间件设有定位插槽,定位固定件一端通过螺栓与中间件螺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定位固定件上设有滑扣组件,滑扣组件包括扣件和U型引导件,定位固定件穿设在扣件上并与U型引导件螺接固定,可以根据骨折螺钉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锁定骨折螺钉的灵活性。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折复位固定系统,所述复位牵拉组件包括复位撑杆、套设在复位撑杆上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牵引件;在复位撑杆两侧,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侧向开口且攻有螺纹的侧槽,骨折螺钉锁紧在侧槽中,错位交叉固定骨折部位;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牵引件连接,牵引件运动调整第一固定件在复位撑杆轴向上的位置,完成骨折部位纵向牵拉复位。所述复位撑杆设有螺纹;对应地,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件设有螺母,螺母与第一固定件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螺母和第一固定件中至少有一个设有凹槽,连接件端部卡在凹槽中,螺母在复位撑杆上转动并通过连接件带动第一固定件进行轴向位移;对应地,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件亦可设置成阶梯型轴套,轴套前端设有螺纹,与复位撑杆螺接,轴套后端套设在第一固定件上,轴套后端和第一固定件之间设有滚动件。对应地,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件采用板状结构设计,板状结构第一固定件设有凸块,所述牵引件设有环状凹槽,凸块和环状凹槽卡合;第一固定件设有U型槽锁定件,复位撑杆穿设在U型槽锁定件中,U型槽锁定件设有螺纹,通过螺母与U型槽锁定件螺接固定将第一固定件和复位撑杆锁紧。进一步优选地,螺母沿复位撑杆轴向和/或径向向外延伸设计,如在轴向凸出于复位撑杆从而通过外接件旋转螺母,如在径向延长增加力臂以旋转螺母,提高螺母旋转操作的便利性。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U型槽,U型槽顶部设有螺纹;所述复位撑杆穿设在U型槽中,并通过U型槽与螺母螺接固定锁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基座和螺母,U型槽设置在基座内,基座上设有侧槽,侧槽固定骨折螺钉;螺母与U型槽螺接固定将复位撑杆紧固在U型槽内;所述第一固定件亦可设置骨折螺钉安装座、复位撑杆固定座和螺母,U型槽设置在骨折螺钉安装座内,骨折螺钉安装座通过万向槽与复位撑杆固定座活动连接,螺母与U型槽螺接固定将复位撑杆紧固在U型槽内。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复位撑杆设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设有U型槽,U型槽顶部设有螺纹;所述复位撑杆穿设在U型槽中,并通过U型槽与螺母螺接固定锁紧;第二固定件在U型槽两侧设有侧向开口且攻有螺纹的侧槽,骨折螺钉锁紧在侧槽中,错位交叉固定骨折部位。优选地,第二固定件设有基座和螺母,U型槽和侧槽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亦可设置骨折螺钉安装座、复位撑杆固定座和螺母,U型槽设置在骨折螺钉安装座内,骨折螺钉安装座通过万向槽与复位撑杆固定座活动连接。优选地,第二固定件连接有牵引件,与第一固定件牵引方向相反。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复位撑杆上在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之间设有数个第三固定件,第三固定件设有U型槽,复位撑杆穿设在U型槽中;第三固定件在U型槽至少一侧设有侧向开口且攻有螺纹的侧槽,骨折螺钉锁紧在侧槽中。优选地,第三固定件设有基座和螺母,U型槽和侧槽设置在基座上。第三固定件亦可设置骨折螺钉安装座、复位撑杆固定座和螺母,U型槽设置在骨折螺钉安装座内,骨折螺钉安装座在复位撑杆两侧中至少一侧固定有骨折螺钉,骨折螺钉安装座通过万向槽与复位撑杆固定座活动连接。在一些技术方案中,第一固定件包括套环、悬臂和骨折螺钉安装座,套环套设在复位撑杆上并与牵引件连接,骨折螺钉安装座相对于复位撑杆两侧设有侧向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折复位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条状结构定位固定件;所述定位固定件在两端端部分别设有数个侧向开口且攻有螺纹的侧槽,通过侧槽与打入骨折部位的骨折螺钉螺接锁紧,与骨折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固定件通过两端端部侧槽固定的骨折螺钉呈错位交叉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复位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条状结构定位固定件;所述定位固定件在两端端部分别设有数个侧向开口且攻有螺纹的侧槽,通过侧槽与打入骨折部位的骨折螺钉螺接锁紧,与骨折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固定件通过两端端部侧槽固定的骨折螺钉呈错位交叉状。


2.一种骨折复位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复位牵拉组件,所述复位牵拉组件包括复位撑杆、套设在复位撑杆上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牵引件;在复位撑杆两侧,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侧向开口且攻有螺纹的侧槽,骨折螺钉锁紧在侧槽中,错位交叉固定骨折部位;
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牵引件连接,牵引件运动调整第一固定件在复位撑杆轴向上的位置,完成骨折部位纵向牵拉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骨折复位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复位撑杆设有螺纹,对应地,所述牵引件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第一固定件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螺母和第一固定件中至少有一个设有凹槽,连接件端部卡在凹槽中,螺母在复位撑杆上转动并通过连接件带动第一固定件进行轴向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骨折复位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复位撑杆设有螺纹,对应地,所述牵引件设有阶梯型轴套,轴套前端设有螺纹,与复位撑杆螺接,轴套后端套设在第一固定件上,轴套后端和第一固定件之间设有滚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骨折复位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U型槽,U型槽顶部设有螺纹;所述复位撑杆穿设在U型槽中,并通过U型槽与螺母螺接固定锁紧;
所述复位撑杆设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设有U型槽,U型槽顶部设有螺纹;所述复位撑杆穿设在U型槽中,并通过U型槽与螺母螺接固定锁紧;所述第二固定件在U型槽两侧设有侧向开口且攻有螺纹的侧槽,骨折螺钉锁紧在侧槽中,错位交叉固定骨折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骨折复位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复位撑杆在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之间设有数个第三固定件,第三固定件设有U型槽,U型槽顶部设有螺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勇杨惠林罗宗平唐天驷
申请(专利权)人:刘小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