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调节的布朗氏架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978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调节的布朗氏架及其工作方法,电动调节的布朗氏架包括底板、U形托架、支撑架、U形导轮支架、U形滑轮支架、托架驱动装置、支撑架升降驱动装置和滑轮支架驱动装置,支撑架包括两条板,每一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伸缩支撑腿与底板连接,支撑腿包括外套筒和齿条,齿条的上端与条板固定连接,齿条的下端与套筒滑动连接;支撑架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第一电机齿轮、第一齿轮轴和两个齿轮组件;所述托架驱动装置包括托架驱动电机、第二电机齿轮、第二齿轮轴和两套第一带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支撑板的高度可调,U形托架和U形滑轮支架的角度可调,且将高度和角度由手动调节改成电动调节,操作方便且调节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调节的布朗氏架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调节的布朗氏架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布朗氏架为骨科牵引时常用的器械,与牵引弓、牵引带配合使用,可适用于胫腓骨、踝骨、股骨等部位的牵引恢复。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布朗氏架采用的结构普遍为焊接而成,主要用于下肢骨折病人的保守治疗和术前准备,使用时,将患者下肢置于布朗氏架上并用牵引绳通过牵引滑轮连接重物与穿过下肢骨骼的克氏针实施牵引,达到治疗目的。现有的布朗氏架由底座、托架、支撑架和滑轮支架通过焊接而成,使用时将患者下肢置于托架上并用牵引绳通过牵引架连接重物与穿过下肢骨骼的克氏针实施牵引达到治疗目的。但该类型布朗氏架的托架的牵引长度和角度都需要手动调节,灵活性差;脚后跟支撑在支撑架,导致脚踝处悬空,牵引肢体往往不能保持最好的牵引轴线,影响牵引复位效果;传统的布朗氏架使用中一般采用纱布绷带缠绕覆盖托架,病人出血渗液污染后不易更换,患者舒适度差,更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调节的布朗氏架及其工作方法,可电动调节牵引长度和角度,灵活性强;患者脚后跟有限位,可保证肢体保持最好的牵引轴线,提高牵引复位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调节的布朗氏架,包括底板、U形托架、支撑架、U形导轮支架、U形滑轮支架、托架驱动装置、支撑架升降驱动装置和滑轮支架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为平板,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条板,两条板前后平行设置于底板的上方,每一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伸缩支撑腿与底板连接,所述支撑腿包括外套筒和齿条,所述外套筒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上端与条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下端自外套筒的上端插入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第一电机齿轮、第一齿轮轴和两个齿轮组件,所述升降电机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支撑架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齿轮设于升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轴沿左右方向横置于两条板之间间隙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齿轮与第一齿轮轴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固接一个齿轮组件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一侧的齿条啮合传动,另一侧通过与之相同的传动齿轮与该侧的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轴和传动齿轮的安装位置相对于底板固定;每一条板的左端设有弧形轴孔,所述U形托架的两脚端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托架连接轴,两托架连接轴对应地与前后侧的条板左端的弧形轴孔轴接;左端的两条伸缩支撑脚的外套筒之间连接有左隔板,所述托架驱动装置包括托架驱动电机、第二电机齿轮、第二齿轮轴和两套第一带传动机构,所述托架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左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二齿轮轴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左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二电机齿轮设于托架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电机齿轮与第二齿轮轴啮合传送,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两套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的第一主动带轮对应地同轴固接于第二齿轮轴的前后两端,两套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的第一从动带轮对应地与U形托架两脚端的托架连接轴同轴固接;每一条板的右端设有弧形轴孔,所述U形滑轮支架的两脚端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滑轮支架连接轴,两滑轮支架连接轴对应地与前后侧的条板右端的弧形轴孔轴接;右端的两条伸缩支撑脚的外套筒之间连接有右隔板,所述支架驱动装置包括滑轮支架驱动电机、第三电机齿轮、第三齿轮轴和两套第二带传动机构,所述滑轮支架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右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三齿轮轴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右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三电机齿轮设于滑轮支架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齿轮与第三齿轮轴啮合传送,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主动带轮和第二从动带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两套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的第二主动带轮对应地同轴固接于第三齿轮轴的前后两端,两套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的第二从动带轮对应地与U形滑轮支架两脚端的滑轮支架连接轴同轴固接;所述升降电机、托架驱动电机和滑轮支架驱动电机均为正反转电机;所述U形导轮支架垂直安装于支撑架的上方,所述U形导轮支架的上方设有导轮,所述U形滑轮支架的横臂上设有滑轮,牵引绳自患者的患肢依次绕过导轮和滑轮后与牵引重物连接;所述底板的外侧包覆有底板外套,所述U形托架、支撑架和U形滑轮支架的外侧包覆有支撑板外套,所述支撑板外套于U形托架和支撑架的连接处以及支撑架和U形滑轮支架连接处设有缝制转折线,所述支撑板外套的前后侧与底板外套的前后侧之间连接有可打开的遮挡帘,所述遮挡帘、遮挡帘左端位于U形托架下方的三角区以及右端位于U形滑轮支架下方的三角区均为百褶结构,所述托架驱动装置、支撑架升降驱动装置和滑轮支架驱动装置均隐藏于底板外套、支撑板外套和两侧的遮挡帘围设成的内部空间内;所述升降电机、托架驱动电机和滑轮支架驱动电机的控制开关位于遮挡帘外侧。其中,所述条板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T形滑槽所述支撑板外套上对应于T形滑槽的位置设有拉链,所述拉链上设有2个拉头,所述U形导轮支架的两脚端分别设有T形滑块,所述U形导轮支架通过T形滑块与T形滑槽的滑动连接实现相对于支撑板的位置可调,所述T形滑槽的槽底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与T形滑块匹配的锁止槽。其中,所述的电动调节的布朗氏架还包括足支撑垫,所述足支撑垫的前后端支撑于两条条板的上方,所述足支撑垫的右端前后侧分别与U形导轮支架的两竖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足支撑垫上方设有与患者小腿相适配的小腿容置凹槽,所述小腿容置凹槽上对应于患者脚后跟位置设有脚后跟容置凹槽。进一步,所述足支撑架自左端往右上倾斜设置,所述小腿容置凹槽的槽底自左端往右上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底板和条板均为铝合金板。所述U形托架、U形导轮支架、U形滑轮支架均为钢管、铝合金管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第一齿轮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定位于左隔板和右隔板上,所述从动齿轮位于左、右隔板的内侧,所述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齿轮轴和轴承支撑定位于左、右隔板上。所述第二齿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轴承座支撑定位于左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三齿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轴承座支撑定位于右隔板的右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调节的布朗氏架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启动升降电机,通过第一电机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轴旋转,第一齿轮轴两端的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分别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上下移动,带动前后侧的两根条板升降;(2)患者下肢放于两条板之前的支撑板外套上侧,调整足支撑垫的前后位置,使患者脚后跟正好卡于脚后跟容置凹槽内;(3)启动托架驱动电机,通过第二电机齿轮和第二齿轮轴带动两个第一主动带轮转动,两个第一主动带轮分别通过第一传送带带动第一从动带轮旋转,托架连接轴同步旋转,通过托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带动U形托架上、下调整位置,至U形托架上方的支撑板外套支撑于患者下肢的下方;(4)牵引绳自患者下肢依次绕过导轮和滑轮后与牵引重物连接;(5)前后移动U形导轮支架至合适位置处将T形滑块卡至与之邻近的锁止槽内,固定U形导轮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调节的布朗氏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U形托架、支撑架、U形导轮支架、U形滑轮支架、托架驱动装置、支撑架升降驱动装置和滑轮支架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为平板,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条板,两条板前后平行设置于底板的上方,每一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伸缩支撑腿与底板连接,所述支撑腿包括外套筒和齿条,所述外套筒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上端与条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下端自外套筒的上端插入并与之滑动连接;/n所述支撑架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第一电机齿轮、第一齿轮轴和两个齿轮组件,所述升降电机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支撑架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齿轮设于升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轴沿左右方向横置于两条板之间间隙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齿轮与第一齿轮轴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固接一个齿轮组件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一侧的齿条啮合传动,另一侧通过与之相同的传动齿轮与该侧的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轴和传动齿轮的安装位置相对于底板固定;/n每一条板的左端设有弧形轴孔,所述U形托架的两脚端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托架连接轴,两托架连接轴对应地与前后侧的条板左端的弧形轴孔轴接;/n左端的两条伸缩支撑脚的外套筒之间连接有左隔板,所述托架驱动装置包括托架驱动电机、第二电机齿轮、第二齿轮轴和两套第一带传动机构,所述托架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左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二齿轮轴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左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二电机齿轮设于托架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电机齿轮与第二齿轮轴啮合传送,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两套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的第一主动带轮对应地同轴固接于第二齿轮轴的前后两端,两套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的第一从动带轮对应地与U形托架两脚端的托架连接轴同轴固接;/n每一条板的右端设有弧形轴孔,所述U形滑轮支架的两脚端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滑轮支架连接轴,两滑轮支架连接轴对应地与前后侧的条板右端的弧形轴孔轴接;/n右端的两条伸缩支撑脚的外套筒之间连接有右隔板,所述支架驱动装置包括滑轮支架驱动电机、第三电机齿轮、第三齿轮轴和两套第二带传动机构,所述滑轮支架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右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三齿轮轴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右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三电机齿轮设于滑轮支架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齿轮与第三齿轮轴啮合传送,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主动带轮和第二从动带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两套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的第二主动带轮对应地同轴固接于第三齿轮轴的前后两端,两套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的第二从动带轮对应地与U形滑轮支架两脚端的滑轮支架连接轴同轴固接;/n所述升降电机、托架驱动电机和滑轮支架驱动电机均为正反转电机;/n所述U形导轮支架垂直安装于支撑架的上方,所述U形导轮支架的上方设有导轮,所述U形滑轮支架的横臂上设有滑轮,牵引绳自患者的患肢依次绕过导轮和滑轮后与牵引重物连接;/n所述底板的外侧包覆有底板外套,所述U形托架、支撑架和U形滑轮支架的外侧包覆有支撑板外套,所述支撑板外套于U形托架和支撑架的连接处以及支撑架和U形滑轮支架连接处设有缝制转折线,所述支撑板外套的前后侧与底板外套的前后侧之间连接有可打开的遮挡帘,所述遮挡帘、遮挡帘左端位于U形托架下方的三角区以及右端位于U形滑轮支架下方的三角区均为百褶结构,所述托架驱动装置、支撑架升降驱动装置和滑轮支架驱动装置均隐藏于底板外套、支撑板外套和两侧的遮挡帘围设成的内部空间内;所述升降电机、托架驱动电机和滑轮支架驱动电机的控制开关位于遮挡帘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调节的布朗氏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U形托架、支撑架、U形导轮支架、U形滑轮支架、托架驱动装置、支撑架升降驱动装置和滑轮支架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为平板,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条板,两条板前后平行设置于底板的上方,每一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伸缩支撑腿与底板连接,所述支撑腿包括外套筒和齿条,所述外套筒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上端与条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下端自外套筒的上端插入并与之滑动连接;
所述支撑架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第一电机齿轮、第一齿轮轴和两个齿轮组件,所述升降电机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支撑架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齿轮设于升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轴沿左右方向横置于两条板之间间隙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齿轮与第一齿轮轴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同轴固接一个齿轮组件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一侧的齿条啮合传动,另一侧通过与之相同的传动齿轮与该侧的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轴和传动齿轮的安装位置相对于底板固定;
每一条板的左端设有弧形轴孔,所述U形托架的两脚端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托架连接轴,两托架连接轴对应地与前后侧的条板左端的弧形轴孔轴接;
左端的两条伸缩支撑脚的外套筒之间连接有左隔板,所述托架驱动装置包括托架驱动电机、第二电机齿轮、第二齿轮轴和两套第一带传动机构,所述托架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左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二齿轮轴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左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二电机齿轮设于托架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电机齿轮与第二齿轮轴啮合传送,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两套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的第一主动带轮对应地同轴固接于第二齿轮轴的前后两端,两套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的第一从动带轮对应地与U形托架两脚端的托架连接轴同轴固接;
每一条板的右端设有弧形轴孔,所述U形滑轮支架的两脚端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滑轮支架连接轴,两滑轮支架连接轴对应地与前后侧的条板右端的弧形轴孔轴接;
右端的两条伸缩支撑脚的外套筒之间连接有右隔板,所述支架驱动装置包括滑轮支架驱动电机、第三电机齿轮、第三齿轮轴和两套第二带传动机构,所述滑轮支架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右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三齿轮轴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右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三电机齿轮设于滑轮支架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三电机齿轮与第三齿轮轴啮合传送,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主动带轮和第二从动带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两套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的第二主动带轮对应地同轴固接于第三齿轮轴的前后两端,两套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的第二从动带轮对应地与U形滑轮支架两脚端的滑轮支架连接轴同轴固接;
所述升降电机、托架驱动电机和滑轮支架驱动电机均为正反转电机;
所述U形导轮支架垂直安装于支撑架的上方,所述U形导轮支架的上方设有导轮,所述U形滑轮支架的横臂上设有滑轮,牵引绳自患者的患肢依次绕过导轮和滑轮后与牵引重物连接;
所述底板的外侧包覆有底板外套,所述U形托架、支撑架和U形滑轮支架的外侧包覆有支撑板外套,所述支撑板外套于U形托架和支撑架的连接处以及支撑架和U形滑轮支架连接处设有缝制转折线,所述支撑板外套的前后侧与底板外套的前后侧之间连接有可打开的遮挡帘,所述遮挡帘、遮挡帘左端位于U形托架下方的三角区以及右端位于U形滑轮支架下方的三角区均为百褶结构,所述托架驱动装置、支撑架升降驱动装置和滑轮支架驱动装置均隐藏于底板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丽娟顾冬梅杨小丽张学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