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818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包括横梁和卡脚杆,连接件套接在卡脚杆上,连接件带有转轴,转轴穿过横梁与设置于其中的轴承连接,轴承截面呈矩形,轴承上端带有锁杆,锁杆穿过横梁上端的横向槽并摆动连接有可将锁杆上拉以锁定轴承位置的轴承锁定机构,驱动杆配置有促使其转动压紧转轴锁盘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横梁内,驱动杆上对应于转轴锁盘的外顶面设置有凸轮,驱动杆转动的过程中凸轮压迫所述转轴锁盘,进而促使所述转轴锁盘与所述轴承齿盘啮合。该复位装置能够对各动作节点进行有效且操作简单的控制,从而更有利于手术的精准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观即冠状面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国际脊柱侧凸学会(SRS)认为脊柱Cobb角测量大于10°,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脊柱侧凸导致背部外观畸形伴发相关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因继发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发育,甚至心肺衰竭,极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根据脊柱侧凸的程度对其进行矫正。目前,手术是治疗脊柱侧凸的有效办法,根据脊柱侧凸的角度及分型,确定需要矫正的椎体节段,一般的手术方法是在这些椎体的椎弓根处置入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的尾帽部分跟矫形棒连接,用矫形棒将椎弓根螺钉串联在一起,利用矫形棒对脊椎进行矫直。由于人体脊柱具有生理弯曲,因此矫形棒需制备符合生理弯曲的形态,同时侧凸畸形的脊柱又有一定的弯曲角度,因此在放置矫形棒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面对很多困难,并且脊柱畸形是一种复杂的三维畸形,在侧凸的同时还存在椎体的旋转,故对矫正操作的可控性要求非常高。而目前的矫形工具均很难做到在矫正侧凸的同时进行去椎体旋转,对矫形工具的要求及术者的操作经验要求均非常高。同时脊柱侧凸手术过程当中,需要一位手术主刀医生在初步矫形后通过手动控制一侧固定器械,以方便对侧椎弓根螺钉的上棒固定,进行进一步矫正。此过程对操作的人员有非常高的经验要求,且人力的控制容易在受力对抗后的出现改变,同时长时间的对抗发力也会耗去手术医生的大量体力,故可能造成手术中单次操作的失败,并影响矫正的准确性,导致术后效果不满意,二次手术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该脊柱矫正复位装置操作更加省力、方便且控制更加精准。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包括横梁和卡脚杆,连接件套接在所述卡脚杆上,连接件带有转轴,转轴穿过横梁与设置于其中的轴承连接,轴承截面呈矩形,轴承上端带有锁杆,锁杆穿过横梁上端的横向槽并摆动连接有可将锁杆上拉以锁定轴承位置的轴承锁定机构,所述转轴外端带有转轴锁盘,转轴锁盘内侧具有发散分布的齿条,所述轴承对应于所述转轴锁盘的内侧面具有轴承齿盘,转轴齿盘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配置有促使其转动压紧转轴锁盘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横梁内,驱动杆上对应于转轴锁盘的外顶面设置有凸轮,所述驱动杆转动的过程中凸轮压迫所述转轴锁盘,进而促使所述转轴锁盘与所述轴承齿盘啮合。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上具有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台阶面处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轴承和转轴锁盘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内孔处设置有与所述卡脚杆匹配的锁紧瓦,锁紧瓦上转动连接有顶杆,顶杆的外端穿过连接件侧壁上的连接件通孔与转动手柄连接,顶杆带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通孔带有与所述顶杆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于横梁内的杆件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轴承锁定机构为凸轮手柄,所述锁杆穿过横梁上端的横向槽并摆动连接有凸轮手柄,所述凸轮手柄摆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轴承锁定在所述横梁上壁。进一步的,所述轴承锁定机构为套在锁杆上的锁定件,锁定件底部设置有弹性块,弹性块设置于所述横梁壳体上表面,所述锁定件内设置有设置有转动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驱动螺母,螺母套接在所述锁杆上并形成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螺母转动的过程中上拉锁紧锁杆或下方松开锁杆与横梁壳体的锁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1)该复位装置能够对各动作节点进行有效且操作简单的锁定和解锁的控制,从而更加便于操作。2)因所有机构依托横梁进行设置,整体性更强,结构更加稳定,操作时更加精准可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中的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包括横梁11,连接件12套接在所述卡脚杆5上,连接件12带有转轴13,转轴13穿过横梁11与设置于其中的轴承14连接,轴承14截面呈矩形,轴承14上端带有锁杆15,锁杆15穿过横梁11上端的横向槽16并摆动连接有可将锁杆15上拉以锁定轴承14位置的轴承锁定机构,所述轴承14上具有环形台阶面17,所述环形台阶面17处套有弹簧18,弹簧18的两端分别顶在轴承14和转轴锁盘19上,所述转轴13外端带有转轴锁盘19,转轴锁盘19内侧具有发散分布的齿条,所述轴承14对应于所述转轴锁盘19的内侧面具有轴承齿盘20,转轴齿盘20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杆21,驱动杆21配置有促使其转动压紧转轴锁盘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横梁11内,驱动杆21上对应于转轴锁盘19的外顶面设置有凸轮22,所述驱动杆21转动的过程中凸轮22压迫所述转轴锁盘20,进而促使所述转轴锁盘20与所述轴承齿盘20啮合。参照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12的内孔处设置有与所述卡脚杆5匹配的锁紧瓦23,锁紧瓦23上转动连接有顶杆24,顶杆24的外端穿过连接件12侧壁上的连接件通孔与转动手柄25连接,顶杆24带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通孔带有与所述顶杆24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通过拧紧锁紧瓦23可以使卡脚杆5无法相对连接件上下移动。参照图1、图3所示,所述轴承锁定机构为凸轮手柄26,所述锁杆15穿过横梁上端的横向槽16并摆动连接有凸轮手柄26,所述凸轮手柄26摆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轴承14锁定在所述横梁11上壁;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于横梁11内的杆件驱动电机。通过摆动凸轮手柄26可以使轴承14得到锁定,也就锁定了卡脚杆5,使其无法横向移动。参照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与实施例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轴承锁定机构的不同,具体为:轴承锁定机构还可以为套在锁杆上的锁定件,锁定件底部设置有弹性块,弹性块设置于所述横梁11壳体上表面,所述锁定件内设置有设置有转动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驱动螺母,螺母套接在所述锁杆上并形成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螺母转动的过程中上拉锁紧锁杆或下方松开锁杆与横梁壳体的锁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包括横梁和卡脚杆,连接件套接在所述卡脚杆上,连接件带有转轴,转轴穿过横梁与设置于其中的轴承连接,轴承截面呈矩形,轴承上端带有锁杆,锁杆穿过横梁上端的横向槽并摆动连接有可将锁杆上拉以锁定轴承位置的轴承锁定机构,所述转轴外端带有转轴锁盘,转轴锁盘内侧具有发散分布的齿条,所述轴承对应于所述转轴锁盘的内侧面具有轴承齿盘,转轴齿盘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配置有促使其转动压紧转轴锁盘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横梁内,驱动杆上对应于转轴锁盘的外顶面设置有凸轮,所述驱动杆转动的过程中凸轮压迫所述转轴锁盘,进而促使所述转轴锁盘与所述轴承齿盘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包括横梁和卡脚杆,连接件套接在所述卡脚杆上,连接件带有转轴,转轴穿过横梁与设置于其中的轴承连接,轴承截面呈矩形,轴承上端带有锁杆,锁杆穿过横梁上端的横向槽并摆动连接有可将锁杆上拉以锁定轴承位置的轴承锁定机构,所述转轴外端带有转轴锁盘,转轴锁盘内侧具有发散分布的齿条,所述轴承对应于所述转轴锁盘的内侧面具有轴承齿盘,转轴齿盘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配置有促使其转动压紧转轴锁盘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横梁内,驱动杆上对应于转轴锁盘的外顶面设置有凸轮,所述驱动杆转动的过程中凸轮压迫所述转轴锁盘,进而促使所述转轴锁盘与所述轴承齿盘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轴承上具有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台阶面处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轴承和转轴锁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的内孔处设置有与所述卡脚杆匹配的锁紧瓦,锁紧瓦上转动连接有顶杆,顶杆的外端穿过连接件侧壁上的连接件通孔与转动手柄连接,顶杆带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通孔带有与所述顶杆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于横梁内的杆件驱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于横梁内的杆件驱动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脊柱侧凸畸形矫形的精确控制式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阳金海明徐家科陈亦皇白雪芹毛方敏倪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