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应力自适应调节的智能化骨科外支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应力自适应调节的智能化骨科外支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上,大多数骨折患者因术后患肢缺乏适当的应力刺激而容易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动物实验研究也显示,应力刺激可通过细胞分子水平影响骨愈合,在无任何应力刺激情况下,结果显示成骨细胞活性表达降低,破骨细胞明显增加,而通过适当应力刺激后可明显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从而减少骨丢失。因此,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适当应力刺激极其重要。其可能的机制为应力刺激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调控成骨和破骨细胞的表达以及影响多种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骨痂的生长和新骨的形成。现有技术的骨科外支架系统,只能对不同活动姿态下的应力做监测记录,不能根据应力大小实现智能化的自适应调节,进一步刺激帮助骨头生长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应力自适应调节的智能化骨科外支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根据不同活动姿态对应的应力大小自适应调节骨科外支架系统,并且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应力自适应调节的智能化骨科外支架系统,应用于智能化骨科外支架,所述智能化骨科外支架包括支架棒,支架棒包括依次轴向连接的支架棒上段(1)、弹性段(2)和支架棒下段(3),弹性段(2)布置有应力传感器(5)和位移传感器(6),支架棒上段(1)、支架棒下段(3)均连接有钉或者针(4),钉或者针(4)与支架棒的连接部设有应力传感器(5)和位移传感器(6),支架棒上还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弹性段(2)中设置有调节模块(8),调节模块(8)用于接收应力传感器(5)、位移传感器(6)以及重力传感器的数据,根据位移传感器(6)以及重力传感器的数据识别出当前活动姿势,再结合当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应力自适应调节的智能化骨科外支架系统,应用于智能化骨科外支架,所述智能化骨科外支架包括支架棒,支架棒包括依次轴向连接的支架棒上段(1)、弹性段(2)和支架棒下段(3),弹性段(2)布置有应力传感器(5)和位移传感器(6),支架棒上段(1)、支架棒下段(3)均连接有钉或者针(4),钉或者针(4)与支架棒的连接部设有应力传感器(5)和位移传感器(6),支架棒上还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弹性段(2)中设置有调节模块(8),调节模块(8)用于接收应力传感器(5)、位移传感器(6)以及重力传感器的数据,根据位移传感器(6)以及重力传感器的数据识别出当前活动姿势,再结合当前应力传感器(5)的数据得到当前活动姿势对应的应力大小,并与当前姿势对应的标准应力大小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支架棒的高度及角度进行自适应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力自适应调节的智能化骨科外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8)包括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存储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调节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以及数据存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与调节装置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应力传感器(5)、位移传感器(6)以及重力传感器的数据,根据位移传感器(6)以及重力传感器的数据识别出当前活动姿势,再结合当前应力传感器(5)的数据得到当前活动姿势对应的应力大小,并与当前姿势对应的标准应力大小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调节装置,进而来调节支架棒的高度及角度,进一步来改变应力,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应力变化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应力自适应调节的智能化骨科外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姿势对应的标准应力大小可以进行人为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应力自适应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泰,杨毅,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