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克氏针外固定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克氏针外固定机构,适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辅助复位治疗。
技术介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2cm以内的骨折,由于肱骨髁上部位前有冠突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隔一层极薄的骨板,是肱骨的薄弱点,因此是骨折的好发部位。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要求高,复位成功后夹板固定再移位发生率高,常遗留肘内外翻畸形,且Volkmann血性肌挛缩时有发生。而采用切开手术治疗,创伤大、出血多,有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的风险,并发症多,并遗留手术瘢痕,影响美观。而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辅助克氏针固定,从骨折近端打入两根或三根克氏针,因固定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后能及早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无手术瘢痕,也减少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创性损伤,已成为一种趋势,为医患所接受并广泛开展。现有微创交叉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般在植入克氏针后,未再施加适当、有效的固定手段。因此,植入的克氏针很容易因外力碰撞或患者活动产生偏移,使复位术后骨折再移位,造成针道感染、畸形愈合等情况,对病人造成伤害。在中国技术专利CN201922175588.5中公开了一种交叉克氏针外固定装置,可使用于对不同直径克氏针进行固定,但至少还存在以下使用缺陷:第一,由于在打入克氏针时,往往是凭借医生的经验操作,很容易导致克氏针的方向偏移,造成两根或三根克氏针之间不平行,在空间上呈角度。而该公开的交
【技术保护点】
1.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用于将两根以上克氏针在外部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两个连接块(100),于连接块(100)上开设有轴向的、用于容纳克氏针的通槽(101),于通槽(101)上设有能够径向压紧克氏针、并与连接块(100)锁定的压板(102),多个连接块(100)中一个为定连接块(100),其余为动连接块(100);/n其中/n所述压板(102)的一端与通槽(101)的侧壁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有楔形的卡部(1021),所述通槽(101)的另一侧壁呈与卡部(1021)的旋转轨迹相匹配的弧形面,于弧形面上具有多个能与卡部(1021)卡接的齿一(103);/n机构还包括多根连接杆(200),用于将每一动连接块(100)与定连接块(100)连接为一体,连接杆(200)包括:/n伸缩部(210),一端与定连接块(100)的侧壁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并能够锁定,其长度可调并能够锁定;及/n调节部(220),其一端与伸缩部(210)的同轴连接,另一端与一连接块(100)固定,能够调整相连的两连接块(100)上通槽(101)的轴线在空间上所成的夹角并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克氏针外固定机构,用于将两根以上克氏针在外部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连接块(100),于连接块(100)上开设有轴向的、用于容纳克氏针的通槽(101),于通槽(101)上设有能够径向压紧克氏针、并与连接块(100)锁定的压板(102),多个连接块(100)中一个为定连接块(100),其余为动连接块(100);
其中
所述压板(102)的一端与通槽(101)的侧壁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有楔形的卡部(1021),所述通槽(101)的另一侧壁呈与卡部(1021)的旋转轨迹相匹配的弧形面,于弧形面上具有多个能与卡部(1021)卡接的齿一(103);
机构还包括多根连接杆(200),用于将每一动连接块(100)与定连接块(100)连接为一体,连接杆(200)包括:
伸缩部(210),一端与定连接块(100)的侧壁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并能够锁定,其长度可调并能够锁定;及
调节部(220),其一端与伸缩部(210)的同轴连接,另一端与一连接块(100)固定,能够调整相连的两连接块(100)上通槽(101)的轴线在空间上所成的夹角并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01)具有弧形的底面,于通槽(101)的底面固定有多个鼓起的弹性环(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220)包括:
转杆(221),与伸缩部(210)同轴、可转动的连接,且借助锁定部一能够与伸缩部(210)锁定;
定杆(222),垂直于转杆(221)和通槽(101)的轴线,所述定杆(222)的一端与转杆(221)固定;及
转套(223),可转动的套设于定杆(222)上,并与对应的连接块(100)固定,所述转套(223)借助锁定部二能够与定杆(222)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杆(221)上具有螺纹,其横截面呈非圆形;
所述锁定部一包括:
定套(224),套设于转杆(221)的一端并与伸缩部(210)固定,所述定套(224)外端的端面上具有齿面一;
卡圈一(225),套设于转杆(221)上,其内孔与转杆(221)横截面相匹配,所述卡圈一(225)的端面上具有能够与齿面一相啮合的齿面二;及
锁母一(226),螺纹连接于转杆(221)上,用于将卡圈一(225)与定套(224)压紧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套(224)外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春慧,李亚洲,王海程,李超,袁佳雨,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陈伟,李亚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