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凡专利>正文

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553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支撑板的上端与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连接,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滑轮,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拉力计的一端连接,拉力计的另一端与第一牵引绳的一端连接,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与调节装置的下端连接,调节装置与第二牵引绳的一端连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二牵引绳在滑轮与牵引弓之间的长度,第二牵引绳的另一端与牵引弓连接,所述滑轮用于挂接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通过第二伸缩杆伸缩调节第二牵引绳对牵引弓的拉力大小。本装置能更为快速准确的进行调节,同时伸缩杆与砝码相比,能始终保持牵引力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病人,伤后大多发生四肢瘫、尿潴留和肋间肌麻痹、呼吸无力,尤其是高位颈髓损伤,呼吸更加困难,而且由于颈椎不稳定,还可加重颈髓损伤,致使伤情更趋严重。为了迅速稳定病情,需及早进行颅骨牵引。颅骨牵引能减轻或消除脊髓的受压,并可防止骨折椎骨移动而加重脊髓损伤。常用的颅骨牵引法是将颅骨牵引弓固定在患者颅骨上实施牵引。颅骨牵引弓的构造类似一个夹钳式弓体,夹钳式弓体的主体为两个铰接的圆弧形夹杆,夹杆的夹头部位设有插入颅骨两侧的钢针,夹钳体的把尾部设有调整夹头开口大小的螺杆螺母,螺杆穿过夹钳把尾部的两个光孔,调整两个螺母,从而调整和固定夹头开口大小,夹钳式弓体上还设有连接重锤的拉杆。现有的颅骨牵引装置在进行牵引时,通过调节牵引绳上悬挂的砝码的重力调节牵引力,但是现有的装置在调节砝码时,砝码会带动牵引绳发生晃动,并且暴露在外的砝码可能会被人碰撞发生晃动,影响对患者的治疗。其次,现有的牵引装置在使用时,在需要调节牵引力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表面与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伸缩杆(3)的一端和第二伸缩杆(2)的一端连接,第一伸缩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滑轮(10),第二伸缩杆(2)的另一端与拉力计(4)的一端连接,拉力计(4)的另一端与第一牵引绳(5)的一端连接,第一牵引绳(5)的另一端与调节装置的下端连接,调节装置与第二牵引绳(9)的一端连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二牵引绳(9)在滑轮(10)与牵引弓(11)之间的长度,第二牵引绳(9)的另一端与牵引弓(11)连接,所述滑轮(10)用于挂接第一牵引绳(5)和第二牵引绳(9);通过第二伸缩杆(2)伸缩调节第二牵引绳(9)对牵引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表面与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伸缩杆(3)的一端和第二伸缩杆(2)的一端连接,第一伸缩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滑轮(10),第二伸缩杆(2)的另一端与拉力计(4)的一端连接,拉力计(4)的另一端与第一牵引绳(5)的一端连接,第一牵引绳(5)的另一端与调节装置的下端连接,调节装置与第二牵引绳(9)的一端连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二牵引绳(9)在滑轮(10)与牵引弓(11)之间的长度,第二牵引绳(9)的另一端与牵引弓(11)连接,所述滑轮(10)用于挂接第一牵引绳(5)和第二牵引绳(9);通过第二伸缩杆(2)伸缩调节第二牵引绳(9)对牵引弓(11)的拉力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腔(6)、在调节腔(6)内部的调节轮(8),所述第二牵引绳(9)的一端连接并缠绕在调节轮(8)上,调节轮(8)的内部同心套装连接有旋转轮(81),旋转轮(81)上设置有卡块(82),调节轮(8)内部设置有第一棘爪(83)和第二棘爪(84),旋转轮(81)与连接杆(7)的一端连接,连接杆(7)的另一端与调节腔(6)的内部连接;所述旋转轮(81)通过第一棘爪(83)和卡块(82)带动调节轮(8)共同正向旋转,旋转轮(81)和调节轮(8)正向旋转时,所述第二牵引绳(9)在滑轮(10)与牵引弓(11)之间的长度缩小;所述旋转轮(81)通过第二棘爪(84)和卡块(82)带动调节轮(8)共同反向旋转,旋转轮(81)和调节轮(8)反向旋转时,所述第二牵引绳(9)在滑轮(10)与牵引弓(11)之间的长度变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弓(11)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滑轮(10)与牵引弓(11)之间长度大小的监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的下端设置有找平结构,所述找平结构使支撑板(1)位于水平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颅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结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板(1)下端的找平板,找平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砂石层和调节层(15),调节层(15)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竖直通孔(16),竖直通孔(16)内设置有调节杆(17),调节杆(17)的长度大于竖直通孔(16)的深度,砂石层包括连接腔(14)和包裹在连接腔(14)内部的砂石(19),连接腔(14)的下端为具有弹性的面,连接腔(14)的下端与若干弹簧杆(18)的一端连接,弹簧杆(18)的另一端均与一个调节杆(17)的上端连接,调节杆(17)的下端与地面接触,用于支撑支撑板(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吴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