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126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包括与抽油杆安装的抽油杆旋转组件,及固定于抽油机机架上的连接器组件;及连接抽油杆旋转组件和连接器组件的钢丝绳组件;所述抽油杆旋转组件包括壳体;及活动安装于壳体顶部的顶盖,及活动安装于壳体内侧,且设置于顶盖外部的蜗轮和推力滚子轴承;所述顶盖通过销柱和蜗轮固定;所述壳体侧部设置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单向轴承驱动机构和单向轴承止回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通过两个单向轴承正反配合使用,实现旋转和止回保证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一个方向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杆旋转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属于抽油杆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机械采油方法是有杆泵采油。在有杆泵系统中,抽油杆在油管中的运动很复杂。这种运动造成抽油杆和油管的激烈摩擦,导致抽油杆断裂和油管穿孔。如果在偏斜井或水平井中存在杆偏心的情况,后果更加严重。抽油杆断裂和油管穿孔会影响到正常采油操作,从而增加开采费用。如果抽油杆在有杆泵系统中旋转并保持在一个恒定的速度,这样抽油杆和油管的磨损会分布在360º范围内,减少偏磨,可以延长抽油杆和油管的使用寿命;目前现场使用的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都是采用棘轮、棘爪来实现旋转、止回;这种方式一是每冲次旋转度数不好控制;二是棘轮、棘爪易磨损,易卡阻,造成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通过两个单向轴承正反配合使用,实现旋转和止回保证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一个方向旋转。本技术的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包括与抽油杆安装的抽油杆旋转组件,及固定于抽油机机架上的连接器组件;及连接抽油杆旋转组件和连接器组件的钢丝绳组件;在抽油机下冲程到一定位置时,钢丝绳组件被拉紧从而拉动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的驱动杆,然后通过驱动轴承座、驱动头和单向轴承来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和蜗轮相啮合,蜗轮转动再带动顶盖旋转,从而带动其上方的卡瓦转动,抽油杆转动,通过单向轴承能够对旋转进行限位,使抽油杆能够进行单向360°旋转,其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抽油杆旋转组件包括壳体;及活动安装于壳体顶部的顶盖,及活动安装于壳体内侧,且设置于顶盖外部的蜗轮和推力滚子轴承;所述顶盖通过销柱和蜗轮固定;所述壳体侧部设置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单向轴承驱动机构和单向轴承止回机构;单向轴承驱动机构驱动蜗杆转动,单向轴承止回机构避免蜗杆转动时,蜗杆回位。进一步地,所述单向轴承止回机构包括与壳体固定的止回轴承座;所述止回轴承座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深沟轴承和第一单向轴承;所述蜗杆穿过第一深沟轴承后与第一单向轴承卡接固定;所述壳体远离止回轴承座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深沟轴承正对的第二深沟轴承;所述单向轴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承座,及与驱动轴承座固定的驱动杆;所述驱动轴承座内侧设置有第三深沟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所述蜗杆穿过第二深沟轴承和第三深沟轴承后,与第二单向轴承卡接固定;所述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方向相反;其中驱动杆、驱动轴承座和第二单向轴承组成一单向轴承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头与蜗杆卡接固定,驱动杆带动驱动轴承座固定,由于第二单向轴承只能一个方向转动,且其转动方向和第一单向轴承相反,第一单向轴承方向能够自由转动时,即蜗杆驱动方向,第二单向轴承无法转动,其通过驱动轴承座整体转动驱动蜗杆进行转动;驱动蜗轮上的顶盖转动,从而驱动抽油杆转动;当第一单向轴承反向锁死时,第二单向轴承能够自由转动,其能够将弹簧体复位;从而等待下一冲程到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与抽油机机架固定的座板,及通过铰接销件与座板底部铰接的拉板;所述座板顶部和拉板顶部之间安装有弹簧体;所述拉板顶部还设置有拉孔;所述钢丝绳组件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两端固定到U型的吊座;所述吊座上活动穿过一螺栓受力杆;所述螺栓受力杆于吊座外部设置有卡销;两所述吊座分别吊装于拉孔和驱动杆之间;拉板能够沿铰接销在座板上摆动,弹簧体能够给拉板提供回位的动力。进一步地,所述抽油杆穿过顶盖,所述抽油杆通过光杆卡子悬挂在顶盖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通过驱动杆、驱动轴承座、驱动头和第二单向轴承组成驱动部分与止回轴承座和第二单向轴承组成的止回部分相互配合保证蜗杆只能顺时针方向旋转;两个单向轴承的正、反配合使用控制蜗杆旋转、止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连接器组件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连接器组件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钢丝绳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包括与抽油杆安装的抽油杆旋转组件,及固定于抽油机机架上的连接器组件;及连接抽油杆旋转组件和连接器组件的钢丝绳组件;在抽油机下冲程到一定位置时,钢丝绳组件被拉紧从而拉动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的驱动杆,然后通过驱动轴承座、驱动头和单向轴承来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和蜗轮相啮合,蜗轮转动再带动顶盖旋转,从而带动其上方的卡瓦转动,抽油杆转动,通过单向轴承能够对旋转进行限位,使抽油杆能够进行单向360°旋转,其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抽油杆旋转组件包括壳体1;及活动安装于壳体顶部的顶盖2,及活动安装于壳体内侧,且设置于顶盖外部的蜗轮3和推力滚子轴承4;所述顶盖2通过销柱22和蜗轮3固定;所述壳体1侧部设置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5;所述蜗杆5两端分别设置有单向轴承驱动机构和单向轴承止回机构;单向轴承驱动机构驱动蜗杆转动,单向轴承止回机构避免蜗杆转动时,蜗杆回位。其中,所述单向轴承止回机构包括与壳体固定的止回轴承座6;所述止回轴承座6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深沟轴承7和第一单向轴承8;所述蜗杆5穿过第一深沟轴承7后与第一单向轴承8卡接固定;所述壳体1远离止回轴承座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深沟轴承正对的第二深沟轴承9;所述单向轴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承座10,及与驱动轴承座固定的驱动杆11;所述驱动轴承座10内侧设置有第三深沟轴承12和第二单向轴承13;所述蜗5杆穿过第二深沟轴承9和第三深沟轴承12后,与第二单向轴承13卡接固定;所述第一单向轴承8和第二单向轴承13方向相反;其中驱动杆、驱动轴承座和第二单向轴承组成一单向轴承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头与蜗杆卡接固定,驱动杆带动驱动轴承座固定,由于第二单向轴承只能一个方向转动,且其转动方向和第一单向轴承相反,第一单向轴承方向能够自由转动时,即蜗杆驱动方向,第二单向轴承无法转动,其通过驱动轴承座整体转动驱动蜗杆进行转动;驱动蜗轮上的顶盖转动,从而驱动抽油杆转动;当第一单向轴承反向锁死时,第二单向轴承能够自由转动,其能够将弹簧体复位;从而等待下一冲程到来。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与抽油机机架固定的座板14,及通过铰接销件与座板底部铰接的拉板15;所述座板14顶部和拉板15顶部之间安装有弹簧体16;所述拉板15顶部还设置有拉孔17;所述钢丝绳组件包括钢丝绳18,所述钢丝绳两端固定到U型的吊座19;所述吊座19上活动穿过一螺栓受力杆20;所述螺栓受力杆20于吊座外部设置有卡销21;两所述吊座19分别吊装于拉孔17和驱动杆20之间;拉板能够沿铰接销在座板上摆动,弹簧体能够给拉板提供回位的动力。其中,所述抽油杆穿过顶盖2,所述抽油杆通过光杆卡子悬挂在顶盖2上。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抽油杆安装的抽油杆旋转组件,及固定于抽油机机架上的连接器组件;及连接抽油杆旋转组件和连接器组件的钢丝绳组件;所述抽油杆旋转组件包括壳体;及活动安装于壳体顶部的顶盖,及活动安装于壳体内侧,且设置于顶盖外部的蜗轮和推力滚子轴承;所述顶盖通过销柱和蜗轮固定;所述壳体侧部设置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单向轴承驱动机构和单向轴承止回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抽油杆安装的抽油杆旋转组件,及固定于抽油机机架上的连接器组件;及连接抽油杆旋转组件和连接器组件的钢丝绳组件;所述抽油杆旋转组件包括壳体;及活动安装于壳体顶部的顶盖,及活动安装于壳体内侧,且设置于顶盖外部的蜗轮和推力滚子轴承;所述顶盖通过销柱和蜗轮固定;所述壳体侧部设置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单向轴承驱动机构和单向轴承止回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自动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轴承止回机构包括与壳体固定的止回轴承座;所述止回轴承座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深沟轴承和第一单向轴承;所述蜗杆穿过第一深沟轴承后与第一单向轴承卡接固定;所述壳体远离止回轴承座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深沟轴承正对的第二深沟轴承;所述单向轴承驱动机构包括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领义王春垒丁泳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天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