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杆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26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杆扶正器,包括与两相邻抽油杆连接的接箍体,所述接箍体其一端开设有螺纹段;所述接箍体外部套接有至少一润滑外套;所述螺纹段上旋接有润滑外套的螺母体;所述螺母体外径小于润滑外套外径;所述润滑外套其外径大于所述接箍体其外径;所述接箍体长度大于润滑外套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抽油杆扶正器,采用滑动摩擦或滚动摩擦,避免接箍体和油管内壁磨损,另外其采用滚动摩擦和开设通气通道,能够保证油管内部因为接箍体形成大的内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杆扶正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杆扶正器,属于的抽油杆扶正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油田有杆泵采油系统中,抽油杆柱均是由多根抽油杆通过抽油杆接箍连接而成;抽油杆柱在井下油管内长期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抽油杆柱就不可避免地与油管内壁产生摩擦,尤其在斜井、大位移井中更为突出,而抽油杆柱的磨损主要是接箍磨损;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抽油杆接箍磨损,采用的做法是将抽油杆接箍与油管的接触由现在的线接触改为面接触,有效减小了井下作业时旋转体与油管单位面积之间的应力,但其端部被限位,抽油杆接箍和油管内部存在着一定的硬磨损,当旋转体贴紧油管内壁后,其容易导致油管内形成一负压;另外,现有的抽油杆扶正器其仅仅是对抽油杆进行引导,扶正,但其与油管内壁仍然是硬摩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抽油杆扶正器,采用滑动摩擦或滚动摩擦,避免接箍体和油管内壁磨损,同时避免油管内部因为接箍体及其扶正器形成大的内压。本技术的抽油杆扶正器,包括与两相邻抽油杆连接的接箍体,所述接箍体其一端开设有螺纹段;所述接箍体外部套接有至少一润滑外套;所述螺纹段上旋接有润滑外套的螺母体;通过螺母体限位,避免润滑外套滑动时外脱;所述螺母体外径小于润滑外套外径;所述润滑外套其外径大于所述接箍体其外径;所述接箍体长度大于润滑外套长度,通过将接箍体长度设置成大于润滑外套长度,使润滑外套能够在接箍体外部上下滑动,从而避免对油管直接的硬摩擦。进一步地,所述接箍体为凸型结构;所述润滑外套包括轴承骨架体;及设置于轴承骨架体上的至少一排滚子;所述滚子内侧与接箍体外表面贴合,通过接箍体一端直接对轴承骨架体进行限位,另一端通过螺母体将轴承骨架体限位,从而使轴承骨架体能够上下滑动,同时滚子能够进行上下滚动;另外其能够使抽油杆扶正器与油管内壁之间形成一透气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接箍体外部设置有扳手夹持区段;所述润滑外套包括双端锥形结构和中间圆柱形结构的套体,采用该结构,能够减少润滑外套上下和油管内壁贴合面积;所述套体套接于接箍体上;所述润滑外套内侧一体制成有与扳手夹持区段贴合的滑块,下端受到扳手夹持区段底部限位,上端受到螺母体限位;润滑外套能够沿接箍体上下滑动。再进一步地,所述套体其中间处间隔开设有一环轴承容纳槽;每一所述轴承容纳槽内热嵌入一滚子,其能够在滑动的同时,完成与油管内侧滚动摩擦。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外套于滚子之间轴向开设有通气通道,其能够提高润滑外套和油管贴合处的透气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抽油杆扶正器,采用滑动摩擦或滚动摩擦,避免接箍体和油管内壁磨损,另外其采用滚动摩擦和开设通气通道,能够避免油管内部因为接箍体及其扶正器形成大的内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4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抽油杆扶正器,包括与两相邻抽油杆连接的接箍体1,所述接箍体1其一端开设有螺纹段2;所述接箍体1外部套接有至少一润滑外套3;所述螺纹段2上旋接有润滑外套的螺母体4;通过螺母体限位,避免润滑外套滑动时外脱;所述螺母体4外径小于润滑外套3外径;所述润滑外套3其外径大于所述接箍体1其外径;所述接箍体1长度大于润滑外套3长度,通过将接箍体1长度设置成大于润滑外套3长度,使润滑外套3能够在接箍体1外部上下滑动,从而避免对油管直接的硬摩擦。其中,所述接箍体1为凸型结构;所述润滑外套3包括轴承骨架体31;及设置于轴承骨架体上的至少一排滚子32;所述滚子32内侧与接箍体1外表面贴合,通过接箍体1一端直接对轴承骨架体31进行限位,另一端通过螺母体4将轴承骨架体31限位,从而使轴承骨架体31能够上下滑动,同时滚子32能够进行上下滚动;另外其能够使抽油杆扶正器与油管内壁之间形成一透气通道。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抽油杆扶正器,所述接箍体1外部设置有扳手夹持区段5;所述润滑外套3包括双端锥形结构和中间圆柱形结构的套体33,采用该结构,能够减少润滑外套3上下和油管内壁贴合面积;所述套体33套接于接箍体1上;所述润滑外套3内侧一体制成有与扳手夹持区段贴合的滑块34,下端受到扳手夹持区段5底部限位,上端受到螺母体4限位;润滑外套能够沿接箍体上下滑动。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抽油杆扶正器,所述套体3其中间处间隔开设有一环轴承容纳槽35;每一所述轴承容纳槽35内热嵌入一滚子32,其能够在滑动的同时,完成与油管内侧滚动摩擦。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抽油杆扶正器,所述润滑外套3于滚子之间轴向开设有通气通道36,其能够提高润滑外套和油管贴合处的透气性。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油杆扶正器,包括与两相邻抽油杆连接的接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箍体其一端开设有螺纹段;所述接箍体外部套接有至少一润滑外套;所述螺纹段上旋接有润滑外套的螺母体;所述螺母体外径小于润滑外套外径;所述润滑外套其外径大于所述接箍体其外径;所述接箍体长度大于润滑外套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杆扶正器,包括与两相邻抽油杆连接的接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箍体其一端开设有螺纹段;所述接箍体外部套接有至少一润滑外套;所述螺纹段上旋接有润滑外套的螺母体;所述螺母体外径小于润滑外套外径;所述润滑外套其外径大于所述接箍体其外径;所述接箍体长度大于润滑外套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箍体为凸型结构;所述润滑外套包括轴承骨架体;及设置于轴承骨架体上的至少一排滚子;所述滚子内侧与接箍体外表面贴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领义丁磊杨宁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天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