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电源输出接触器及机车电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98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连接装置、电源输出接触器及机车电柜。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气连接板、第二电气连接板、第三电气连接板以及机械连接部,第一电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电源和接触器的第一端;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一端用于连接接触器的第二端;第三电气连接板与第二电气连接板相连接,且位于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下方,第三电气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电气分线连接部;机械连接部连接于第三电气连接板远离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一侧,机械连接部用于与电柜壳体相连接,机械连接部与第三电气连接板之间绝缘设置。连接装置可以有效利用机车空间,不仅安装方便且可以达到良好的电气机械连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装置、电源输出接触器及机车电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性电气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电源输出接触器及机车电柜。
技术介绍
在国内外电力机车领域,传统电缆连接为机车电器部件主流连接方式,由于机车空间限制,常用的传统连接方式有时无法满足其要求。当空间受限时,传统连接将无法实现其功能,且传统连接方式也将无法满足其标准规定。如果传统连接设施长时间处于不达标状态,一旦质量无法保证,导致电力机车出厂在机务段运行一段时间后,其连接设施因发生短接老化进而导致电力机车故障的情况时常发生,机车运行安全受到威胁,售后维修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电源输出接触器及机车电柜,以达到良好的电气机械连接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气连接板,第一电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电源和接触器的第一端;第二电气连接板,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一端用于连接接触器的第二端;第三电气连接板,第三电气连接板与第二电气连接板相连接,且位于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下方,第三电气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电气分线连接部;机械连接部,机械连接部连接于第三电气连接板远离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一侧,机械连接部用于与电柜壳体相连接,机械连接部与第三电气连接板之间绝缘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机械连接部为连接柱,连接柱为多个,多个连接柱间隔地连接于第三电气连接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气分线连接部为导电柱或导电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包括:转接板,转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电气连接板和第三电气连接板,以使第二电气连接板和第三电气连接板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转接板为弯折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气连接板、第二电气连接板以及第三电气连接板均表面镀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气连接板为L型结构,第三电气连接板连接于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中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输出接触器,包括上述的连接装置和接触器;其中,接触器连接有三个连接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接触器为至少两个;其中,每个接触器分别连接有三个连接装置;或,三个接触器共用六个连接装置,连接于两个接触器上的六个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另一个接触器上,以使三个接触器串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车电气柜,包括上述的电源输出接触器、电柜壳体以及电源。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通过第一电气连接板、第二电气连接板、第三电气连接板以及机械连接部能够代替相关技术中的电缆连接方式,有效利用机车空间,不仅安装方便且可以达到良好的电气机械连接效果。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机车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源输出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源输出接触器的控制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源;2、接触器;3、电柜壳体;4、负载;10、第一电气连接板;20、第二电气连接板;30、第三电气连接板;31、电气分线连接部;40、机械连接部;50、转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附图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请参考图1和图2,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一电气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电源1和接触器2的第一端;第二电气连接板20,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一端用于连接接触器2的第二端;第三电气连接板30,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与第二电气连接板20相连接,且位于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下方,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设置有多个电气分线连接部31;机械连接部40,机械连接部40连接于第三电气连接板30远离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一侧,机械连接部40用于与电柜壳体3相连接,机械连接部40与第三电气连接板30之间绝缘设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连接装置通过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二电气连接板20、第三电气连接板30以及机械连接部40能够代替相关技术中的电缆连接方式,有效利用机车空间,不仅安装方便且可以达到良好的电气机械连接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二电气连接板20以及第三电气连接板30均是导电板,例如铜排,电源1通过第一电气连接板10与接触器2电连接,接触器2通过第二电气连接板20与第三电气连接板30电连接,即电源1将电流通过第一电气连接板10、接触器2以及第二电气连接板20引入到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外部电器元件通过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的电气分线连接部31引出电流,以此达到分流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在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设置有多个电气分线连接部31,方便与外部电器元件引出电流,不仅排布方式较为合理,且容易整理,可以有效利用机车内部空间,合理布局。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气分线连接部31为导电孔,导电孔可以是圆孔、方孔或异形孔,此处不作限定。第一电气连接板10和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端部可以是孔也可以是凸起,即用于与接触器2相连接,为了方便连接可以是直接压接,当然也可以采用紧固件进行连接,例如,第一电气连接板10和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端部可以是环形冲压结构。电气分线连接部31与分流电缆进行连接时,可以在涂覆有电接触油脂,来达到更好的导电效果和防松效果。例如,电气分线连接部31为导电孔,导电孔内部涂抹有电接触油脂,通过防松螺栓实现导电孔与分流电缆的连接,防松螺栓采用高性能导电材质。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2所示每个接触器2的两侧均包括三个连接端,即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二电气连接板20以及第三电气连接板30是三个为一组进行使用,第一电气连接板10连接接触器2第一侧的三个连接端,第二电气连接板20连接接触器2第二侧的三个连接端,相应的三个第三电气连接板30引出分电缆。三个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二电气连接板20以及第三电气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电气连接板(10),所述第一电气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电源(1)和接触器(2)的第一端;/n第二电气连接板(20),所述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接触器(2)的第二端;/n第三电气连接板(30),所述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板(20)相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下方,所述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设置有多个电气分线连接部(31);/n机械连接部(40),所述机械连接部(40)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气连接板(30)远离所述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一侧,所述机械连接部(40)用于与电柜壳体(3)相连接,所述机械连接部(40)与所述第三电气连接板(30)之间绝缘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气连接板(10),所述第一电气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电源(1)和接触器(2)的第一端;
第二电气连接板(20),所述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接触器(2)的第二端;
第三电气连接板(30),所述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板(20)相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下方,所述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设置有多个电气分线连接部(31);
机械连接部(40),所述机械连接部(40)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气连接板(30)远离所述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一侧,所述机械连接部(40)用于与电柜壳体(3)相连接,所述机械连接部(40)与所述第三电气连接板(30)之间绝缘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连接部(40)为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柱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分线连接部(31)为导电柱或导电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转接板(50),所述转接板(5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气连接板(20)和所述第三电气连接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珍杨春卢宵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