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和一种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357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和一种无人飞行器。该联动结构包括:舵机、舵面和连接舵机与舵面的履带;舵机上安装有舵机齿轮,舵机和舵机齿轮设置在无人飞行器的机翼内部;舵面设置有舵面齿轮,舵面可转动地安装在无人飞行器的机翼上,舵面安装后舵面齿轮位于机翼内部;履带套设在舵机齿轮和舵面齿轮上,使舵机与舵面联动,当舵机转动时驱动舵面相对机翼转动。本申请的联动结构各部件均设置在机翼内部,通过履带与齿轮的啮合作用使舵面与舵机联动,该结构的驱动和传动部件均位于机翼内部,没有外露,安装快捷,且提高了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和一种无人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和一种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机飞行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人们对无人飞行器的结构和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无人飞行器中,机翼设置舵面的情况下,舵面舵机联动方式在生产与飞行过程中有些欠佳,有的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如舵角加连杆传动结构)是裸露在机翼的蒙皮外面,生产组装比较麻烦,而且在飞行过程中阻力也很大,影响了无人飞行器的使用效率及舵机寿命。对于这种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方式,一是影响生产,限制了生产效率,二是使飞行器在飞行的过程中增加了阻力,降低了飞行使用效率及舵机寿命,更严重的是,还可能因裸露在外的零件阻力太大、舵机过热,造成舵机短路、烧毁、导致炸机等等,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裸露在外影响飞行效率和飞行安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的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和一种无人飞行器,以便克服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联动结构包括:舵机、舵面和连接舵机与舵面的履带;/n所述舵机上安装有舵机齿轮,所述舵机和所述舵机齿轮设置在无人飞行器的机翼内部;/n所述舵面设置有舵面齿轮,所述舵面可转动地安装在无人飞行器的机翼上,所述舵面安装后所述舵面齿轮位于所述机翼内部;/n所述履带套设在所述舵机齿轮和所述舵面齿轮上,使所述舵机与所述舵面联动,当所述舵机转动时驱动所述舵面相对所述机翼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联动结构包括:舵机、舵面和连接舵机与舵面的履带;
所述舵机上安装有舵机齿轮,所述舵机和所述舵机齿轮设置在无人飞行器的机翼内部;
所述舵面设置有舵面齿轮,所述舵面可转动地安装在无人飞行器的机翼上,所述舵面安装后所述舵面齿轮位于所述机翼内部;
所述履带套设在所述舵机齿轮和所述舵面齿轮上,使所述舵机与所述舵面联动,当所述舵机转动时驱动所述舵面相对所述机翼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齿轮和所述舵机所设置的区域通过机翼的后梁与舵面相隔,在所述机翼相对所述舵面的前方区域内,所述机翼的后梁设置有履带过孔,所述履带从所述履带过孔穿过,所述履带的前后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舵机齿轮和所述舵面齿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齿轮、所述履带过孔和所述舵面齿轮对齐,使所述履带穿过所述履带过孔,分别与所述舵机齿轮和所述舵面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舵面齿轮为齿轮铰链,同时作为转动连接所述机翼和所述舵面的铰链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的舵面舵机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舵面齿轮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