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033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涉及大型运输车领域,包括第一牵引车和配套的第一半挂车以及定位在第一半挂车上的第二牵引车和第二半挂车,关键在于:在第二牵引车和第二半挂车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牵引车尾部的定位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半挂车的纵梁上的与定位板相配合形成定位结构的定位槽板,定位槽板位于牵引销轴和支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定位板和定位槽板之间的定位配合,实现了第二牵引车和第二半挂车之间的定位以及两者总长度的缩短,便于吊装在第一半挂车上,定位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2、轮胎定位板与底板之间活动式的连接且设有密封组件,便于轮坑内物料在卸车时的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大型运输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宗干散货都需要大量的半挂运输车来运输,此类获取运输返程时多为空载,空载状态的半挂车其燃油和轮胎的磨损以及过路费加大了运输成本。由此出现了并车运输系统,即在空车返回时,一个半挂运输车装载另一半挂运输车。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4925149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半挂列车两车组合式运输系统及方法。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上述的专利中通过设计滑轨式鞍座调整装置,以使得返程时,第二列车由货台开上第一列车,通过滑轨式鞍座调整装置调整第二列车中第二牵引车的鞍座位置,使第二列车的总长结短,正好停放在第一列车的车厢内。鞍座是与牵引销配合给后面的半挂车提供牵引力的,采用滑轨式的结构增大了技术复杂程度,同时带来不稳定性,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第二牵引车和第二半挂车间通过固定在第二牵引车尾部的定位板和第二半挂车上的定位槽板之间形成定位,同时缩短了两者之间的总长度,整体结构简,易于实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包括第一牵引车和配套的第一半挂车以及定位在所述第一半挂车上的第二牵引车和配套的第二半挂车,关键在于:在所述第二牵引车和所述第二半挂车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牵引车尾部的定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半挂车的纵梁上的与所述定位板相配合形成定位结构的定位槽板,所述定位槽板位于所述第二半挂车上的牵引销轴和支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板包括焊接在所述第二半挂车的纵梁上形成开口向下的喇叭状定位槽的两个槽板。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的顶部两端具有与所述第二半挂车中对应纵梁上的定位槽板相配合的凸台。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半挂车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牵引车的前车轮的轮坑组件,所述轮坑组件包括定位在所述底板上的具有轮坑的轮胎定位板。进一步的,在所述底板上设有供所述轮胎定位板中轮坑穿过的通孔,在所述轮胎定位板和所述底板间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轮胎定位板上的第一环形密封槽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槽板的环形槽中的第二环形密封槽板和限位在所述第二环形密封槽板中的橡胶密封条。进一步的,在所述轮胎定位板上设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定位板和定位槽板之间的定位配合,实现了第二牵引车和第二半挂车之间的定位以及两者总长度的缩短,便于吊装在第一半挂车上,定位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2、轮胎定位板与底板之间活动式的连接且设有密封组件,便于轮坑内物料在卸车时的清除。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中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中轮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中轮胎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是第一牵引车,2是第一半挂车,3是第二牵引车,4是第二半挂车,5是定位板,5-1是凸台,6是牵引销轴,7是支腿,8是槽板,9是轮胎定位板,10是第一环形密封槽板,11是第二环形密封槽板,12是橡胶条,13是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包括第一牵引车1和配套的第一半挂车2以及定位在第一半挂车2上的第二牵引车3和配套的第二半挂车4,关键在于:在第二牵引车3和第二半挂车4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牵引车3尾部的定位板5以及设置在第二半挂车4的纵梁上的与定位板5相配合形成定位结构的定位槽板。具体地,定位槽板设置于纵梁上且位于第二半挂车4上牵引销轴6和支腿7之间。定位组件的作用是当第二牵引车3和第二半挂车4吊装在第一半挂车2上形成并车运输系统的时候方便两者的定位,同时要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使得定位好之后两者所占用的长度不超过第一半挂车2的有效长度。定位槽板包括焊接在第二半挂车4的纵梁上形成开口向下的喇叭状定位槽的两个槽板8。定位槽板在第二半挂车4上对称设有两组。喇叭状定位槽方便了与定位板5上凸台5-1的定位,降低了吊装精度要求。定位板5的顶部两端具有与第二半挂车4中对应纵梁上的定位槽板相配合的凸台5-1。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定位板5只设置一个即可与两组定位槽板相配合,并且保证定位强度。同时两个凸台5-1之间形成的槽也可以容纳对应位置的纵梁。参见附图4和5,在第一半挂车2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定位第二牵引车的前车轮的轮坑组件,轮坑组件包括定位在底板上的具有轮坑的轮胎定位板9。两组轮坑组件的设计可以使在吊装第二牵引车3时方便的定位在第一半挂车2上。由于轮坑的存在使卸车时轮坑内会存储物料,需要操作人员用工具进行清理,降低了效率,带来了不便。因此,在底板上设有供轮胎定位板9中轮坑穿过的通孔,在轮胎定位板9和底板间设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在轮胎定位板9上的第一环形密封槽板10、固定在底板且位于第一环形密封槽板10的环形槽中的第二环形密封槽板11和限位在第二环形密封槽板11中的橡胶条12。通过将轮胎定位板9与底板之间设计成活动式的结构,可以抬起轮胎定位板9一端即可将轮坑内的物料移出。在轮胎定位板9与底板之间设计的迷宫式的密封组件可以防止两者之间发生物料的泄漏。当密封组件安装好后,第一环形密封槽板10的底端面与底板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防止两者之间硬接触而发生损坏。在轮胎定位板9上设有把手13。通过把手13可以方便地将轮胎定位板9抬起以清除轮坑内的物料,同时也便于使轮胎定位板9与底板上第二环形密封槽板11的定位。本技术的并车运输系统工作过程如下:当两辆运输车装载物料至目的地时,按正常情况进行运输。在目的地卸车后,空车返回需要并车运输时,拆除第一半挂车2上的仓栏、立柱等并放至第二半挂车4上,然后用吊车将第二牵引车3准确定位至第一牵引车1的轮坑内,然后吊装第二半挂车4使其上的定位槽板与第二牵引车3上的定位板5定位,最后通过紧绳器对牵引车和半挂车进行固定。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包括第一牵引车(1)和配套的第一半挂车(2)以及定位在所述第一半挂车(2)上的第二牵引车(3)和配套的第二半挂车(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牵引车(3)和所述第二半挂车(4)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牵引车(3)尾部的定位板(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半挂车(4)的纵梁上的与所述定位板(5)相配合形成定位结构的定位槽板,/n所述定位槽板位于所述第二半挂车(4)上的牵引销轴(6)和支腿(7)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包括第一牵引车(1)和配套的第一半挂车(2)以及定位在所述第一半挂车(2)上的第二牵引车(3)和配套的第二半挂车(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牵引车(3)和所述第二半挂车(4)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牵引车(3)尾部的定位板(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半挂车(4)的纵梁上的与所述定位板(5)相配合形成定位结构的定位槽板,
所述定位槽板位于所述第二半挂车(4)上的牵引销轴(6)和支腿(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板包括焊接在所述第二半挂车(4)的纵梁上形成开口向下的喇叭状定位槽的两个槽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运输车并车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5)的顶部两端具有与所述第二半挂车(4)中对应纵梁上的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郄兵辉李志明黄红坡赵岩冯莉岚刘鹏赵全朝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渤海新区欣昇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