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032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刻方法,用于将待处理图形进行无掩模版的光刻,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所述待处理图形进行K次拆分,形成K幅子图形;S2:预设分割宽度M,分别将K幅所述子图形按照所述预设分割宽度M切割成n条子条带;S3:将K幅所述子图形中形成的n条宽度为M的所述子条带进行重组,形成n条新条带;S4:光刻所述新条带,其中,每完成一条新条带光刻,步进一条所述子条带的宽度M,进行另一待处理的新条带光刻。通过将待处理图形拆分分割形成的n条子条带进行重组,实现子条带分辨率的增强,从而达到光刻分辨率增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刻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刻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无掩膜激光直写光刻技术逐渐被广泛关注,主要应用于精密掩膜制造、微光学、柔性光电子材料、平板显示、生物传感等领域。市面上大部分无掩膜激光直写光刻机是基于空间光调制器作为图形发生器进行投影曝光,工艺灵活,且省去了高精度石英掩膜板的高昂费用,但是与半导体行业中的投影式光刻机相比,其光刻分辨率相差甚远。所以,提高无掩膜激光直写光刻机的光刻分辨率仍然是业界追求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光学光刻技术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提高分辨率:减小曝光光源波长λ、增大数值孔径NA、降低工艺因子k1。其目的就是通过减小曝光波长来增强光刻分辨率,但是,不同波长适用的光学系统和控制系统不同,一味缩小曝光波长会导致设备成本倍增。若单纯增大数值孔径,由焦深公式DOF=k2λ/NA^2可知,光刻系统的焦深会大大减小,不利于光刻系统的聚焦稳定性和图形品质的保障。同时,由于当图形特征尺寸接近曝光波长时,密集图形之间的光学临近效应对光刻品质的影响要大于稀疏图形,导致密集图形的有效分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刻方法,用于将待处理图形进行无掩模版的光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将所述待处理图形进行K次拆分,形成K幅子图形;/nS2:预设分割宽度M,将所述K幅子图形中的每一子图形按照所述预设分割宽度M切割成n条子条带;/nS3:将所述K幅子图形中形成的n条宽度M的所述子条带进行重组,形成n条新条带;/nS4:光刻所述新条带,其中,每完成一条新条带光刻,步进一条所述子条带的宽度M,进行另一新条带光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刻方法,用于将待处理图形进行无掩模版的光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待处理图形进行K次拆分,形成K幅子图形;
S2:预设分割宽度M,将所述K幅子图形中的每一子图形按照所述预设分割宽度M切割成n条子条带;
S3:将所述K幅子图形中形成的n条宽度M的所述子条带进行重组,形成n条新条带;
S4:光刻所述新条带,其中,每完成一条新条带光刻,步进一条所述子条带的宽度M,进行另一新条带光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对所述待处理图形进行拆分前,还包括在所述待处理图形上设有对位图标,以使拆分后的每一所述待处理子图形均具有相同位置的对位图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包括预设拆分方式,所述预设拆分方式为规律的拆分或随机的拆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包括预设切割方式,所述切割方式包括竖直或横向或斜向,切割后,所述子条带的长度为所述子图形的原始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重组过程包括:选取第K幅子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仁锦朱鹏飞张瑾浦东林陈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