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022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其中,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离合器、输入轴、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离合器、逆变器及电池,发动机、第一离合器及输入轴依次连接,第一齿轮组中至少第一齿轮套设于输入轴并与输入轴固连,第二齿轮组中至少第二齿轮套设于输入轴,且第二齿轮可与输入轴固连,第二齿轮组与车轮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组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离合器与第二齿轮组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逆变器连接,且逆变器与电池连接;其中,第一电机的功率和第二电机的功率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丰富车辆的驱动模式,进而能够提升车辆的经济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的驱动模式选项少,使得在驾驶的过程中,驾驶员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如:路况)选择更优的驱动模式,进而导致车辆的经济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丰富车辆的驱动模式,以提升车辆的经济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该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离合器、输入轴、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离合器、逆变器及电池,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输入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中至少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并与所述输入轴固连,所述第二齿轮组中至少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且所述第二齿轮可与所述输入轴固连,所述第二齿轮组与车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与所述逆变器连接,且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池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功率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功率不同。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一档位齿轮组和第二档位齿轮组,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和所述第二档位齿轮组分别具有所述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和所述第二档位齿轮组分别与所述车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中的第二齿轮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档位齿轮组中的第二齿轮的径向尺寸。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还包括:同步器,所述同步器套设于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和所述第二档位齿轮组之间的所述输入轴;其中,所述同步器可将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中的第二齿轮与所述输入轴固连;或者,可将所述第二档位齿轮组中的第二齿轮与所述输入轴固连。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包括:所述第二齿轮和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大齿轮,所述第二大齿轮与所述车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齿轮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大齿轮的径向尺寸。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档位齿轮组包括:所述第二齿轮、第二小齿轮及连接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所述连接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小齿轮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连接齿轮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齿轮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小齿轮的径向尺寸。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所述第一齿轮和小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并与所述输入轴固连,所述小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且所述小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小齿轮的径向尺寸。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电机的功率。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两两连线后形成三角形。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输入轴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机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齿轮组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电机沿第一方向设置,且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输入轴、所述第一电机、所述至少部分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二离合器及所述第二电机不在同一条线上。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中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其中,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离合器、输入轴、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离合器、逆变器及电池,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输入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中至少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并与所述输入轴固连,所述第二齿轮组中至少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且所述第二齿轮可与所述输入轴固连,所述第二齿轮组与车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与所述逆变器连接,且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池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功率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功率不同。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增设控制第二电机的第二离合器,其能够丰富车辆的驱动模式,以使得驾驶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如:路况)选择最优的驱动模式,进而能够提升车辆的经济性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一个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处于第一电机驱动模式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处于第二电机驱动模式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处于双电机驱动模式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处于发动机驱动模式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处于混合驱动模式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处于增程模式时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处于能量制动回收模式时的一个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处于能量制动回收模式时的一个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110-发动机,120-第一离合器,130-输入轴,20-第一齿轮组,211-第一齿轮,30-第二齿轮组,310-第一档位齿轮组,311-第二齿轮,312-第二大齿轮,320-第二档位齿轮组,321-第二齿轮,322-第二小齿轮,323-连接齿轮,140-第一电机,150-第二电机,160-第二离合器,170-逆变器,180-电池,190-车轮,200-同步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首先,分别对下文中的“套设”“固连”“低速”“高速”“低扭矩”“高扭矩”进行说明。套设,一部件能够套设在另一部件的外侧,比如:第一部件具有通孔,第二部件为长条状,且第二部件的径向尺寸小于或者等于通孔的径向尺寸,继而第二部件穿设于第一部件的通孔,即第一部件是套设于长条状的第二部件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套设后的两部件之间可以彼此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第一离合器、输入轴、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离合器、逆变器及电池;/n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输入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中至少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并与所述输入轴固连,所述第二齿轮组中至少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且所述第二齿轮可与所述输入轴固连,所述第二齿轮组与车轮连接;/n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与所述逆变器连接,且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池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功率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功率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第一离合器、输入轴、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离合器、逆变器及电池;
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输入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中至少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并与所述输入轴固连,所述第二齿轮组中至少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入轴,且所述第二齿轮可与所述输入轴固连,所述第二齿轮组与车轮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与所述逆变器连接,且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池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功率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功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一档位齿轮组和第二档位齿轮组,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和所述第二档位齿轮组分别具有所述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和所述第二档位齿轮组分别与所述车轮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中的第二齿轮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档位齿轮组中的第二齿轮的径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同步器,所述同步器套设于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和所述第二档位齿轮组之间的所述输入轴;
其中,所述同步器可将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中的第二齿轮与所述输入轴固连;或者,可将所述第二档位齿轮组中的第二齿轮与所述输入轴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档位齿轮组包括:所述第二齿轮和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大齿轮,所述第二大齿轮与所述车轮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薪鉴刘涛杨宝川孙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