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侧斜顶抽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08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侧斜顶抽芯机构,包括定模,所述定模内倾斜设置有斜顶,所述斜顶顶部两端的上部均固定有斜顶连杆,所述斜顶连杆上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斜顶连杆上固定有斜顶滑座,所述斜顶滑座上滑动设置有侧斜顶,所述斜顶上设有镶块,所述镶块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镶块内制有倾斜的抽芯通道,所述抽芯通道与所述斜顶成一定夹角,所述侧斜顶贯穿所述抽芯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定模斜顶上增设了一个侧斜顶,斜顶与侧斜顶的运动同步且不会互相干涉,在斜顶顶出的过程中实现侧斜顶侧向抽芯,保证产品脱模完整,提高产品成品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的侧斜顶抽芯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的侧斜顶抽芯机构,属于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空调挂机底座作为空调挂机总成里面三大部件之一,也是空调挂件组件中最大的一个,并且很多类型的挂机底座结构复杂,在其侧面可能会制有倒扣,那么相应的注塑模具上就要设置抽芯机构,大部分的抽芯机构采用滑块抽芯机构,但是滑块抽芯机构设计复杂,体积庞大,定模内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滑块抽芯机构,并且滑块抽芯机构会与定模斜顶互相干涉,影响顶出和抽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空调挂机底座注塑模具的侧斜顶抽芯机构。为实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注塑模具的侧斜顶抽芯机构,包括定模,所述定模内倾斜设置有斜顶,所述斜顶顶部两端的上部均固定有斜顶连杆,所述斜顶连杆上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斜顶连杆上固定有斜顶滑座,所述斜顶滑座上滑动设置有侧斜顶,所述侧斜顶的一端制有能使产品倒扣成型的凸块,所述斜顶上设有镶块,所述镶块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镶块内制有倾斜的抽芯通道,所述抽芯通道与所述斜顶成一定夹角,所述侧斜顶贯穿所述抽芯通道,所述镶块侧面的底部还制有与所述抽芯通道连通的配合口,合模时所述凸块穿过所述配合口。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斜顶滑座的底部制有固定槽和滑动槽,所述斜顶连杆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滑动槽一侧的槽壁底部向内弯折形成滑动台阶,所述侧斜顶的另一端制有与所述滑动台阶配合的台阶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定模斜顶上增设了一个侧斜顶,斜顶与侧斜顶的运动同步且不会互相干涉,在斜顶顶出的过程中实现侧斜顶侧向抽芯,保证产品脱模完整,提高产品成品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使用了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定模多斜顶顶出抽芯机构中去除侧斜顶和镶块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定模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使用了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定模多斜顶顶出抽芯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7所示,使用了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定模多斜顶顶出抽芯机构,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内设有滑块1,所述定模内倾斜设置有斜顶2,所述斜顶2顶部两端的上部均固定有斜顶连杆3,所述斜顶连杆3上固定连接弹簧4的一端,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斜顶连杆3上还固定有与所述弹簧4配合的弹簧保护罩15,所述斜顶连杆3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6,所述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6均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6配合形成一个倾斜的滑道11,所述滑道11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斜顶2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斜顶连杆3位于所述滑道11内,所述滑块1上还固定有滑块垫块7,合模时所述滑块垫块7与所述斜顶连杆3相抵触,并且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4为氮气弹簧。氮气弹簧的特点是弹力大、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提高斜顶2顶出的稳定性。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图4中显示的斜顶连杆3和斜顶2是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斜顶连杆3上通过螺丝固定有斜顶滑座12,所述斜顶滑座12的底部制有固定槽121和滑动槽122,所述斜顶连杆3位于所述固定槽121内,所述滑动槽122一侧的槽壁底部向内弯折形成滑动台阶123,所述滑动槽122内设置有侧斜顶13,所述侧斜顶13的一端制有与所述滑动台阶123配合的台阶槽131,所述滑动台阶123与所述台阶槽131配合对所述侧斜顶13的侧向抽芯过程起到导滑的作用。如图7所示,图7是使用了本技术的注塑模具的定模多斜顶顶出抽芯机构去除滑块1和滑块垫块7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侧斜顶13的另一端制有能使产品倒扣成型的凸块132,所述斜顶2上设有镶块14,所述镶块14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镶块14内制有倾斜的抽芯通道141,所述抽芯通道141与所述斜顶2成一定夹角,所述侧斜顶13贯穿所述抽芯通道141,所述侧斜顶13与所述斜顶2位于不同平面上,侧斜顶13和斜顶2的相对位置如图5、6所示。所述镶块14侧面的底部还制有与所述抽芯通道141连通的配合口142,合模时所述凸块132穿过所述配合口142。顶出过程中弹簧4弹力释放带动斜顶连杆3沿着图6中的B方向进行斜向下顶出运动,同时斜顶滑座12、斜顶2也沿着图6中的B方向进行斜向下运动,上述过程中的斜顶滑座12给侧斜顶13提供了向下运动的作用力,由于镶块14固定不动,倾斜设置的抽芯滑道141限制了侧斜顶13的移动方向,因此侧斜顶13下移的同时沿着抽芯滑道141在图5中的A方向产生位移,凸块132逐渐脱离产品倒扣,在斜顶2顶出的过程中实现侧斜顶13侧向抽芯。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导向块5包括第一固定部5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51底部的第一直角梯形块52,所述第二导向块6包括第二固定部6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61底部的倒立设置的第二直角梯形块62,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52的斜面与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62的斜面配合形成所述滑道11。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斜顶2的一侧面上制有一段滑槽21,所述滑槽21内设有斜顶导轨9,所述斜顶导轨9倾斜固定在所述镶块14上,所述斜顶导轨9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斜顶2的倾斜角度相同,滑槽21与斜顶导轨9配合对斜顶2的顶出过程和复位过程起到导滑和导向的作用,所述滑槽21的下端封闭,合模时所述斜顶导轨9位于所述滑槽21的下端,滑槽21与斜顶导轨9配合对斜顶2的复位过程还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顶连杆3上还设置有斜顶垫块8,所述斜顶垫块8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斜顶垫块8底面所在的水平面不高于所述滑道11顶端所在的水平面,所述斜顶垫块8对所述斜顶连杆3的复位过程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斜顶连杆3复位过度脱离滑道11。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斜顶2的两端面上固定有耐磨板10,耐磨板10具体为石墨铜耐磨板,防止斜顶2受热膨胀与其他结构相互干涉而出现运动咬死的情况。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注塑完毕,动定模分离,动模带动滑块1和滑块垫块7下移,弹簧4弹力释放,带动斜顶连杆3在滑道11内沿着图6中的B方向斜向下移动,斜顶2也沿着斜顶滑轨9向B方向移动,上述过程中的斜顶滑座12给侧斜顶13提供了向下运动的作用力,侧斜顶13下移的同时沿着抽芯滑道141在图5中的A方向产生位移,凸块132逐渐脱离产品倒扣,直到产品完全脱离定模,斜顶2与侧斜顶13顶出完毕。合模时,滑块1复位,动模向定模处移动,滑块垫块7逐渐挤压斜顶连杆3使其往定模内移动,弹簧4逐渐被压缩,斜顶2和侧斜顶13也随着斜顶连杆3往定模内移动,该过程中斜顶2和侧斜顶13均沿着各自倾斜的角度斜向上复位,直到斜顶2被斜顶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注塑模具的侧斜顶抽芯机构,包括定模,所述定模内倾斜设置有斜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2)顶部两端的上部均固定有斜顶连杆(3),所述斜顶连杆(3)上固定连接弹簧(4)的一端,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斜顶连杆(3)上固定有斜顶滑座(12),所述斜顶滑座(12)上滑动设置有侧斜顶(13),所述侧斜顶(13)的一端制有能使产品倒扣成型的凸块(132),所述斜顶(2)上设有镶块(14),所述镶块(14)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镶块(14)内制有倾斜的抽芯通道(141),所述抽芯通道(141)与所述斜顶(2)成一定夹角,所述侧斜顶(13)贯穿所述抽芯通道(141),所述镶块(14)侧面的底部还制有与所述抽芯通道(141)连通的配合口(142),合模时所述凸块(132)穿过所述配合口(142)。/n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模具的侧斜顶抽芯机构,包括定模,所述定模内倾斜设置有斜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2)顶部两端的上部均固定有斜顶连杆(3),所述斜顶连杆(3)上固定连接弹簧(4)的一端,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斜顶连杆(3)上固定有斜顶滑座(12),所述斜顶滑座(12)上滑动设置有侧斜顶(13),所述侧斜顶(13)的一端制有能使产品倒扣成型的凸块(132),所述斜顶(2)上设有镶块(14),所述镶块(14)固定在所述定模上,所述镶块(14)内制有倾斜的抽芯通道(141),所述抽芯通道(141)与所述斜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炯徐阳平邓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