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包括安装柱、转盘座和卡管头,方便使用者可以将其稳定的安装在管道之间,保证使用者可以在卡管头两侧稳定的安装和连接钢管使用,同时还可以在两侧的安装柱中部卡接钢管使用,并且通过转盘座的结构设置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调节插接在安装柱两侧钢管的角度,方便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管道架结构简单,使用方式单一,在安装管道的时候只能简单的进行垂直连接使用,无法将管道之间进行合适角度的连接使用,更加无法直观的观察管道之间的连接角度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不便于使用者更好的在不同环境中安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
技术介绍
管道支架是用于地上架空敷设管道支承的一种结构件,分为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导向支架、滚动支架等,管道支架在任何有管道敷设的地方都会用到,又被称作管道支座、管部等。它作为管道的支撑结构,根据管道的运转性能和布置要求,管架分成固定和活动两种,设置固定点的地方成为固定支架,这种管架与管道支架不能发生相对位移,而且,固定管架受力后的变形与管道补偿器的变形值相比,应当很小,因为管架要具有足够的刚度,设置中间支撑的地方采用活动管架,管道与管架之间允许产生相对位移,不约束管道的热变形。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管道架结构简单,使用方式单一,在安装管道的时候只能简单的进行垂直连接使用,无法将管道之间进行合适角度的连接使用,更加无法直观的观察管道之间的连接角度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不便于使用者更好的在不同环境中的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旨在改善现有的管道架结构简单,使用方式单一,在安装管道的时候只能简单的进行垂直连接使用,无法将管道之间进行合适角度的连接使用,更加无法直观的观察管道之间的连接角度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不便于使用者更好的在不同环境中安装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包括安装柱、转盘座和卡管头,所述安装柱包括钢架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开设在钢架的中部,且限位孔贯穿钢架,所述钢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盘座设置在两个钢架之间,且转盘座与钢架固定连接,所述卡管头安装在钢架的头部,且卡管头与钢架一体成型,通过对安装柱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在钢架的限位孔中插接钢管使用,对两根钢管之间进行限位连接使用,通过对转盘座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转动两侧的钢架,保证两侧的钢架之间相对角度的转动使用,同时通过对卡管头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横向的钢管之间进行连接使用。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座包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同轴心安装,且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转动连接,通过对转盘座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任意的改变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转动角度,方便在不同的场景中转动角度安装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侧面,且连接环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均一体成型,通过对连接环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将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稳定的与钢架进行焊接固定,保证两者之间的稳定连接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还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设置在连接环的外侧,通过对刻度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更好的观察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转动的角度,进而达到确认两侧钢管之间安装角度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卡管头包括方形座和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均匀的设置在方形座的中部,且卡接机构与方形座转动连接,通过对卡管头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将水平的钢管稳定的插入到方形座的内部,然后通过卡接机构将钢管稳定的进行固定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弧形板、螺纹杆和手柄,所述弧形板转动安装在螺纹杆的一端,所述手柄固定安装螺纹杆的另一端,且螺纹杆通过螺纹与方形座垂直转动配合,通过对卡接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手柄来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实现改变弧形板的位置,达到通过弧形板卡接钢管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传统的建筑施工管道架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方便使用者可以将其稳定的安装在管道之间,保证使用者可以在卡管头两侧稳定的安装和连接钢管使用,同时还可以在两侧的安装柱中部卡接钢管使用,并且通过转盘座的结构设置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调节插接在安装柱两侧钢管的角度,方便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管道架结构简单,使用方式单一,在安装管道的时候只能简单的进行垂直连接使用,无法将管道之间进行合适角度的连接使用,更加无法直观的观察管道之间的连接角度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不便于使用者更好的在不同环境中安装使用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图1所示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图1所示转盘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柱;11、钢架;12、限位孔;2、转盘座;21、第一转盘;211、连接环;212、刻度;22、第二转盘;3、卡管头;31、方形座;32、卡接机构;321、弧形板;322、螺纹杆;323、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包括安装柱1、转盘座2和卡管头3,安装柱1包括钢架11和限位孔12,通过对安装柱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在钢架11的限位孔12中插接钢管使用,对两根钢管之间进行限位连接使用,限位孔12开设在钢架11的中部,且限位孔12贯穿钢架11,钢架11的数量为两个,通过对传统的建筑施工管道架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方便使用者可以将其稳定的安装在管道之间,保证使用者可以在卡管头3两侧稳定的安装和连接钢管使用,同时还可以在两侧的安装柱1中部卡接钢管使用,并且通过转盘座2的结构设置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调节插接在安装柱1两侧钢管的角度,方便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管道架结构简单,使用方式单一,在安装管道的时候只能简单的进行垂直连接使用,无法将管道之间进行合适角度的连接使用,更加无法直观的观察管道之间的连接角度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不便于使用者更好的在不同环境中安装使用的问题;转盘座2设置在两个钢架11之间,且转盘座2与钢架11固定连接,通过对转盘座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转动两侧的钢架11,保证两侧的钢架11之间相对角度的转动使用,转盘座2包括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第一转盘21与第二转盘22同轴心安装,且第一转盘21与第二转盘22转动连接,通过对转盘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包括安装柱(1)、转盘座(2)和卡管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1)包括钢架(11)和限位孔(12),所述限位孔(12)开设在钢架(11)的中部,且限位孔(12)贯穿钢架(11),所述钢架(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盘座(2)设置在两个钢架(11)之间,且转盘座(2)与钢架(11)固定连接,所述卡管头(3)安装在钢架(11)的头部,且卡管头(3)与钢架(11)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包括安装柱(1)、转盘座(2)和卡管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1)包括钢架(11)和限位孔(12),所述限位孔(12)开设在钢架(11)的中部,且限位孔(12)贯穿钢架(11),所述钢架(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盘座(2)设置在两个钢架(11)之间,且转盘座(2)与钢架(11)固定连接,所述卡管头(3)安装在钢架(11)的头部,且卡管头(3)与钢架(11)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座(2)包括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所述第一转盘(21)与第二转盘(22)同轴心安装,且第一转盘(21)与第二转盘(2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架设焊接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上设置有连接环(211),所述连接环(211)设置在第一转盘(21)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耀,胡晓楠,李宏超,马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周龙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