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62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上开设有治具限位槽,所述机架上位于治具限位槽的侧边固定安装有治具模块,所述治具模块包括铜鼻子固定治具,所述铜鼻子固定治具安装在治具限位槽内;所述压接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压接模块,所述压接模块包括为压接提供动力的压接气缸和固定安装在压接气缸输出端的压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全自动化操作,能够保证压接质量一致,有效保证吊弦线的加工质量,并且能够与自动化吊弦加工生产线相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弦线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接触网吊弦是链形悬挂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接触线通过吊弦挂在承力索上,调节吊弦的长度可以保证接触悬挂的结构高度和接触线距轨面的工作高度,增加了接触线的悬挂点,提高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取流质量。为保障铁路接触网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对吊弦线加工质量要求较高,要求吊弦线必须无散股、断股等现象,吊弦的长度偏差不大于1.5mm,吊弦端部留头不小于50mm,吊弦必须进行预拉力,确保吊弦线保持在受力状态,有效避免吊弦线受力引起的变形,满足满足高速铁路对吊弦线高精度的要求。随着中国铁路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对铁路接触网供电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实现准确、高效完成吊弦线的预配加工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铁路电气系统施工中,一般是采用人工预制的方式制备吊弦,预制效率低。特别是对于吊弦线铜鼻子的压接,一半都是采用人工利用压接工具进行压接的,压接质量很难保持一致,压接效率也很低,产品质量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结构简单、全自动化操作,能够保证压接质量一致,有效保证吊弦线的加工质量,并且能够与自动化吊弦加工生产线相匹配。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上开设有治具限位槽,所述机架上位于治具限位槽的侧边固定安装有治具模块,所述治具模块包括铜鼻子固定治具,所述铜鼻子固定治具安装在治具限位槽内;所述压接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压接模块,所述压接模块包括为压接提供动力的压接气缸和固定安装在压接气缸输出端的压接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压接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将铜鼻子安放到铜鼻子固定治具上的下料模块。优选的,所述下料模块包括竖直布置在加工平台顶部的铜鼻子装载架,所述铜鼻子装载架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料模块还包括有将铜鼻子装载架内的铜鼻子安放到铜鼻子固定治具上的安放机构。优选的,所述安放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铜鼻子装载架侧边交错布置的上下料控制气缸和下下料控制气缸,所述的上下料控制气缸和下下料控制气缸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所述下托板位于铜鼻子装载架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上托板位于下托板正上方,所述上托板和下托板的间距等于一个铜鼻子的厚度,所述铜鼻子装载架上设置有供上托板和下托板伸入的托板伸入口。进一步,所述治具限位槽内设置有位于铜鼻子装载架下方的下料工位和位于压接头下方的压接工位。优选的,所述治具模块包括治具驱动气缸,所述治具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铜鼻子固定治具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铜鼻子固定治具在下料工位和压接工位间移动。优选的,所述治具模块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治具限位槽尾部,用于让铜鼻子固定治具与压接工位对位定位的定位块。进一步,所述铜鼻子固定治具上设置有与铜鼻子的开孔相适配的固定柱。进一步,所述压接装置还包括有将压接后的铜鼻子移出的铜鼻子脱出模块,包括布置在压接工位底部,用于顶推、撞击压接工位底部,将铜鼻子弹出工位的气缸顶推机构,所述气缸顶推机构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压接工位底部。优选的,所述气缸顶推机构包括吸附气缸,所述吸附气缸的活塞杆伸入到固定架内,在活塞杆端部固定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和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提供动力,使顶块撞击压接工位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自动下料,自动完成压接,而后自动将加工好的吊弦线脱出装置,全过程基本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加工效率高,能够极大降低劳动强度,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技术采用气缸配合治具和压接头,使用机械压接的方式压接吊弦线的铜鼻子,压接质量远远超过人工手动压接,而且连续加工能够保证压接质量始终一致,大幅提高了吊弦线的加工质量;本技术属于独立模块,能够便捷的与吊弦线的加工生产线进行匹配,为整个吊弦线加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供了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治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治具模块和压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铜鼻子脱出模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架,2、加工平台,21、治具限位槽,22、下料工位,23、压接工位,3、治具模块,31、治具驱动气缸,32、铜鼻子固定治具,33、定位块,34、固定柱,35、稳定导向座,4、压接模块,41、压接气缸,42、压接头,5、下料模块,51、上下料控制气缸,52、下下料控制气缸,53、上托板,54、下托板,55、铜鼻子装载架,56、限位立柱,57、进料口,58、托板伸入口,6、铜鼻子脱出模块,61、吸附气缸,62、活塞杆,63、顶块,64、固定架,65、弹簧,66、导向柱,7、固定支架,8、铜鼻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工平台2,所述加工平台2上开设有治具限位槽21。所述机架1上位于治具限位槽21的侧边固定安装有治具模块3,所述治具模块3包括铜鼻子固定治具32,所述铜鼻子固定治具32安装在治具限位槽21内。所述压接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压接模块4,所述压接模块4包括为压接提供动力的压接气缸41和固定安装在压接气缸41输出端的压接头42。所述压接气缸41驱动压接头42推出,将穿设了吊弦线的铜鼻子8的接头压紧。如图4、图5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接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将铜鼻子8安放到铜鼻子固定治具32上的下料模块5。这样可以在实现自动下料,避免人工手动下料,提高效率,减少人工的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避免手动下料时出现压接模块4将手压伤的情况。优选的,本方案的所述下料模块5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包括竖直布置在加工平台2顶部的铜鼻子装载架55,所述铜鼻子装载架55顶部设有进料口57,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料模块5还包括有将铜鼻子装载架55内的铜鼻子8安放到铜鼻子固定治具32上的安放机构。比如可以在出料口设置电磁开关作为安放机构,控制开闭时间,保证每次掉落一个铜鼻子8到铜鼻子固定治具32上。也可以采用机械臂配合夹具来作为安放机构。优选的,本方案的所述安放机构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铜鼻子装载架55侧边交错布置的上下料控制气缸51和下下料控制气缸52,所述的上下料控制气缸51和下下料控制气缸52的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工平台(2),所述加工平台(2)上开设有治具限位槽(21),所述机架(1)上位于治具限位槽(21)的侧边固定安装有治具模块(3),所述治具模块(3)包括铜鼻子固定治具(32),所述铜鼻子固定治具(32)安装在治具限位槽(21)内;所述压接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压接模块(4),所述压接模块(4)包括为压接提供动力的压接气缸(41)和固定安装在压接气缸(41)输出端的压接头(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加工平台(2),所述加工平台(2)上开设有治具限位槽(21),所述机架(1)上位于治具限位槽(21)的侧边固定安装有治具模块(3),所述治具模块(3)包括铜鼻子固定治具(32),所述铜鼻子固定治具(32)安装在治具限位槽(21)内;所述压接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压接模块(4),所述压接模块(4)包括为压接提供动力的压接气缸(41)和固定安装在压接气缸(41)输出端的压接头(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将铜鼻子(8)安放到铜鼻子固定治具(32)上的下料模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模块(5)包括竖直布置在加工平台(2)顶部的铜鼻子装载架(55),所述铜鼻子装载架(55)顶部设有进料口(57),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下料模块(5)还包括有将铜鼻子装载架(55)内的铜鼻子(8)安放到铜鼻子固定治具(32)上的安放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弦线铜鼻子自动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铜鼻子装载架(55)侧边交错布置的上下料控制气缸(51)和下下料控制气缸(52),所述的上下料控制气缸(51)和下下料控制气缸(52)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托板(53)和下托板(54),所述下托板(54)位于铜鼻子装载架(55)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上托板(53)位于下托板(54)正上方,所述上托板(53)和下托板(54)的间距等于一个铜鼻子(8)的厚度,所述铜鼻子装载架(55)上设置有供上托板(53)和下托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蒋海唐尉伦马林林何利江夏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昆山汇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