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集流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58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1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凝器集流管模具,与原来的模具结构相比,本申请采用设置有用于于加工集流管定位缺与进出管孔的第一加工装置、用于加工集流管隔板槽的第二加工装置、用于加工集流管扁管槽的第三加工装置;同时配合第一退料装置、第二退料装置、第三退料装置、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即实现了集流管加工的自动化生产,且在第三工序模具中,把第三芯杆改变分离式芯杆结构并利用模具底部顶料气缸向上顶浮料块进行脱料,即可以解决现技术中,需要由于冲扁管槽导致内径变小导致脱料困难的情况,为了实现自动化生产模具增加了自动抽芯杆与退料装置从而使圆筒状外形完全闭合的产品能自动脱模进退料,从而实现了产品自动化连线生产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器集流管模具
本技术涉及集流管模具领域,尤指一种冷凝器集流管模具。
技术介绍
集流管是汽车空调家用空调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在过去的模具制造工业里由于集流管是型材,在型材加工的过种中会有冷却、成型的过程,在冷却过种中由于受温度环境的影响会造成流管的内径尺寸不稳定,因此在过去的生产过种中采用的工艺都是单工程模来加工,并通过人工转移以及定位,效率低、而且由于操作人的人为因素问题也会造成产品的不稳定因素存在。而且目前国内所采用的集流管生产模具基本上用工程模的结构,工艺流程先冲定位缺口及进出管孔、冲扁管槽、最后冲隔板槽,现有的模具工艺造成自动化生产时芯杆不能实现自动抽芯功能,由于冲完扁管槽后集流管内径变小,芯杆强度不够,不能做成分体结构,从而不能实现自动抽芯杆功能来达到模具配合自动化设备进行自动化生产的操作方式进行产品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凝器集流管模具,即实现了集流管加工的自动化生产,可以解决现技术中,需要由于冲扁管槽导致内径变小导致脱料困难的情况,为了实现自动化生产模具增加了自动抽芯杆与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器集流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用于加工集流管定位缺与进出管孔的第一加工装置、用于加工集流管隔板槽的第二加工装置、用于加工集流管扁管槽的第三加工装置;/n第一加工装置包括第一机械手、第一工序模具、设置在第一工序模具上方的第一冲压装置、设置在第一工序模具一侧的第一退料装置,所述第一工序模具设置有用于放置集流管的第一加工槽,所述第一机械手将集流管夹取至第一加工槽,所述第一冲压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加工定位缺与进出管孔的第一加工刀具,所述第一冲压装置驱动第一加工刀具对放置在第一加工槽内的集流管进行加工,且所述第一退料装置沿第一加工槽方向移动并将集流管推出第一加工槽实现退料;第二加工装置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集流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用于加工集流管定位缺与进出管孔的第一加工装置、用于加工集流管隔板槽的第二加工装置、用于加工集流管扁管槽的第三加工装置;
第一加工装置包括第一机械手、第一工序模具、设置在第一工序模具上方的第一冲压装置、设置在第一工序模具一侧的第一退料装置,所述第一工序模具设置有用于放置集流管的第一加工槽,所述第一机械手将集流管夹取至第一加工槽,所述第一冲压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加工定位缺与进出管孔的第一加工刀具,所述第一冲压装置驱动第一加工刀具对放置在第一加工槽内的集流管进行加工,且所述第一退料装置沿第一加工槽方向移动并将集流管推出第一加工槽实现退料;第二加工装置包括第二机械手、第二工序模具、设置在第二工序模具上方的第二冲压装置、设置在第二工序模具一侧的第二退料装置,所述第二工序模具设置有用于放置集流管的第二加工槽,所述第二机械手将集流管夹取至第二加工槽,所述第二冲压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加工隔板槽的第二加工刀具,所述第二冲压装置驱动第二加工刀具对放置在第二加工槽内的集流管进行加工,所述第二退料装置沿第二加工槽方向移动并将集流管推出第二加工槽实现退料;
第三加工装置包括第三机械手、第三工序模具、设置在第三工序模具上方的第三冲压装置、设置在第三工序模具一侧的第三退料装置、设置在第三工序模具下方的顶料气缸、设置在第三工序模具一侧的抽芯气缸,所述第三工序模具设置有用于放置集流管的第三加工槽;且所述第三工序模具设置有位于第三加工槽的第三芯杆,所述第三机械手将集流管夹取至第三加工槽并使得集流管套设在第三芯杆内,所述第三冲压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加工扁管槽的第三加工刀具,所述第三冲压装置驱动第三加工刀具对放置在第三加工槽内的集流管进行加工,所述第三芯杆包括第三下芯杆、固定在第三工序模具且位于第三下芯杆上方的第三上芯杆,其中所述抽芯气缸与第三下芯杆驱动连接并带动第三下芯杆进入或离开第三加工槽;所述顶料气缸的活动端延伸至第三加工槽将放置在第三加工槽的集流管顶起,所述第三退料装置沿第三加工槽方向移动并将集流管推出第三加工槽实现退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集流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序模具包括第一工序上模以及第一工序下模,所述第一工序上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上半圆加工槽,第一工序下模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下半圆加工槽,且第一上半圆加工槽与第一下半圆加工槽围成一个供集流管放置的第一加工槽;所述第一加工刀具包括第一刀具固定板、第一冲压刀具,所述第一冲压刀具固定设置在第一刀具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工序上模的表面设置有对应第一冲压刀具且与第一上半圆加工槽连通的第一刀具孔,所述第一工序上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一刀具固定板,且所述第一导杆贯穿第一刀具固定板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刀具固定板与第一导杆活动连接并可沿第一导杆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冲压装置与第一刀具固定板固定连接,并带动第一刀具固定板以及第一工序上模沿靠近或远离第一工序下模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淳博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