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株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该菌株其被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CC2‑0069,该菌株已于2020年8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武汉市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388。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菌株具有优良的发酵和高产苯乳酸性能,可用于发酵豆粕。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高产苯乳酸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高产苯乳酸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饲用抗生素在养殖生产中的大量长期使用,会导致病原菌耐药性、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全面禁抗,从在饲料中“减抗/替抗”,到现如今“饲料禁抗”政策法规的正式颁布,寻找安全高效环保的饲料已成为饲料行业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近年来,微生物发酵饲料,特别是乳酸菌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生物发酵饲料由于未进行消毒灭菌(若对发酵饲料进行消毒,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造成其营养流失),存在易变质、易霉变、安全性差等问题,需要通过在生物发酵饲料中额外添加防腐剂来解决上述问题,但防腐剂大量使用会对畜禽的生产性能及安全性造成影响,同时增加发酵饲料成本。苯乳酸也称3-苯乳酸或β-苯乳酸,是一种广泛存在自然界中的小分子天然有机酸,其分子式为C9H10O3,相对分子质量为166。苯乳酸是近年来发现的可以由部分乳酸菌分泌的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性的新型抑菌剂,能抑制食源性致病菌、腐败菌,特别能抑制真菌的污染;溶解性好、易于在食品体系中扩散;稳定性高、具有宽广的pH范围和热稳定性。苯乳酸作为天然防腐剂价格高昂,目前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其中化学合成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比如技术条件复杂、反应条件严苛、环境污染比较大等。生物合成苯乳酸是一种新方法,微生物在合成苯乳酸起到防腐效果的同时还能产生其它有机酸成分,是目前普遍认可的一种成本低、效果好、使用安全的方法。乳酸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畜牧行业的益生菌,乳酸菌发酵饲料可以产生大量乳酸菌、乳酸和总酸等营养物质,改善饲料营养品质。因此筛选高产苯乳酸的乳酸菌应用于发酵饲料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高产苯乳酸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其菌来源安全、易于培养且高产苯乳酸。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植物乳杆菌,其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BLCC2-0069,该菌株已于2020年8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武汉市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388。一般的,在本领域中,选做发酵剂的乳酸菌的作用是通过对糖的发酵产酸而降低pH值。pH值的降低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改善产品色泽、增加产品风味。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BLCC2-0069符合上述条件。实际上,上述植物乳杆菌是申请人自发酵食品泡菜中,通过筛选、纯化分离出的一株具有优良的发酵特性和高产苯乳酸的植物乳杆菌。同时,其可以以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为底物进行发酵,极大提升苯乳酸产量,以苯丙酮酸作为底物时效果最好,发酵48h苯乳酸产量高达4.387g/L。而在发酵豆粕中,通过优化条件,苯乳酸含量最高可达到624.499mg/kg,表现出极佳的苯乳酸高产性能。为了便于陈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BLCC2-0069在申请文件中也会简写为菌株BLCC2-0069或BLCC2-0069。本专利技术的菌株BLCC2-0069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可在MRS培养基中培养,30℃培养48h,形成乳白色圆形菌落、白色、凸起、光滑、湿润、易挑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菌体细胞形态为杆状,单独、成对或短链排列。优选的,所述MRS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g/L、蛋白胨10g/L、牛肉膏10g/L、酵母膏5g/L、柠檬酸铵2g/L、乙酸钠5g/L、磷酸氢二钾5g/L、硫酸锰0.2g/L、硫酸镁0.5g/L、吐温-801g/L,pH6.0,121℃灭菌30min。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菌剂,其包含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植物乳杆菌或其发酵物或其代谢产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代谢产物包括菌体胞内代谢产物和/或胞外代谢产物。术语发酵物用于指代发酵产品。相应的发酵物可以是从发酵培养植物乳杆菌BLCC2-0069细菌的过程获得的液体,因此,也可称为发酵液;液体可以含有细菌(菌体),但并不必然需要含有细菌。液体优选的含有由本专利技术的BLCC2-0069细菌产生的代谢物。以及,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包含菌体的发酵液或培养液经离心、过滤、沉降或所属领域中已知的其他手段将在发酵液或培养液中生长的菌体细胞与液体分离,去除菌体细胞时所剩余的液体为“上清液”(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上清液被标记为CFS),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上清液内含有BLCC2-0069的胞外代谢产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菌剂也可以包含该上清液。以及,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包含菌体的发酵液或培养液经离心、过滤、沉降或所属领域中已知的其他手段将在发酵液或培养液中生长的菌体细胞与液体分离获取菌体,菌体可进行破碎获取菌体破碎物,破碎方式可以为超声(比如冰浴超声破碎细胞)或者本领域已知的其他手段,或者,更进一步的,对该菌体破碎物离心收集上清液,该上清液记为无细胞提取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无细胞提取物被标记为CFE),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该菌体破碎物或无细胞提取物内含有BLCC2-0069的胞内代谢产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菌剂也可以包含该菌体破碎物或无细胞提取物。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植物乳杆菌或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菌剂在制备发酵剂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剂可以是乳制品发酵剂、果蔬制品发酵剂或豆制品发酵剂。其中,所述乳制品包括但不限于酸奶、酸奶油、干酪。所述豆制品包括但不限豆豉、豆酱、豆粕;优选为豆粕。所述果蔬制品中果蔬包括但不限于黄瓜、胡萝卜、甜菜、芹菜、圆白菜。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豆粕中加入水、糖蜜、中性蛋白酶以及苯丙酮酸,得到发酵原料;再在发酵原料中接入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植物乳杆菌,进行发酵,得到富含苯乳酸的发酵豆粕。其中,所述豆粕可以是国产去皮豆粕,植物乳杆菌接种量控制为0.5~5%,优选为2%;苯丙酮酸、中性蛋白酶和糖蜜的加入量,按豆粕计,分别为豆粕的0.1~0.5%,0.5~2.0%,2.0~5.0%,优选为0.15%,1.0%和3.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第四方面制备得到的发酵豆粕,其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同时富含苯乳酸,因此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酵豆粕饲料,所述饲料包含上述第五方面的发酵豆粕。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首先筛选获得一株具有良好发酵性能和高产苯乳酸的植物乳杆菌BLCC2-0069,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植物乳杆菌,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LCC2-0069,该菌株已于2020年8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武汉市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38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植物乳杆菌,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BLCC2-0069,该菌株已于2020年8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武汉市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388。
2.一种菌剂,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
3.一种菌剂,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的发酵物。
4.一种菌剂,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的代谢产物;
优选地,所述代谢产物为菌体胞内代谢产物和/或胞外代谢产物。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或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菌剂在制备发酵剂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剂是乳制品发酵剂、果蔬制品发酵剂或豆制品发酵剂。
其中,所述乳制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凤,单宝龙,谢全喜,侯楠楠,王梅,鹿晓慧,周红,王倩,陈雷,谷巍,徐海燕,王红,陈静,辛国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