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包壳体原料的着色混合装置,包括原料烘干区、色素烘干区、混合区和支撑架,原料烘干区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底部设有一号搅拌轴,一侧设有进料漏斗,一号搅拌轴上设有一号搅拌叶片,底部设有送料轴,一号搅拌叶片的一侧设有一号加热装置,送料轴上设有螺旋叶片,一侧设有送料电机,另一侧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设有电磁阀,混合区底部设有固定架,一侧设有排料管,固定架内设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顶部设有二号搅拌轴,二号搅拌轴上设有二号搅拌叶,两侧设有三号搅拌轴,三号搅拌轴上设有三号搅拌叶,顶部一侧设有二号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物料充分烘干混合,保证物料质量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包壳体原料的着色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壳体原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包壳体原料的着色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次数的增多,箱包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箱包的颜色越来越丰富,箱包壳体的成型步骤主要包括物料混合烘干、热熔、成型和裁切,但是在物料的烘干混合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1、工作强度大,需要分别对原料和色素进行烘干,再将烘干好的排出搬运并进行搅拌混合,过程复杂繁琐,工作效率低;2、没有温度控制,高温加热烘干会造成PC材料中脂基水解严重,发生断裂,易产生气泡,影响箱包质量;3、混合烘干不充分,使物料在进行热熔的过程中,导致生产出来的箱包的质量下降,成型时易发生降解使外壳上有气泡,强度和韧度达不到标准,浪费大量的材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箱包壳体原料的着色混合装置。技术技术方案:一种箱包壳体原料的着色混合装置,包括原料烘干区、色素烘干区、混合区和支撑架,所述原料烘干区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底部设有一号搅拌轴,一侧设有进料漏斗,所述一号搅拌轴上设有一号搅拌叶片,底部设有送料轴,所述一号搅拌叶片的一侧设有一号加热装置,所述送料轴上设有螺旋叶片,一侧设有送料电机,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有电磁阀,所述混合区底部设有固定架,一侧设有排料管,所述固定架内设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顶部设有二号搅拌轴且二号搅拌轴位于混合区,所述二号搅拌轴上设有二号搅拌叶,两侧设有三号搅拌轴,所述三号搅拌轴上设有三号搅拌叶,顶部一侧设有二号加热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原料烘干区和色素烘干区对称设置,且内部一致,对材料进行烘干。进一步的,所述原料烘干区顶部设有排气口,将内部的水蒸气排出。进一步的,所述位于固定架内的二号搅拌轴上设有主动齿轮,位于固定架内的三号搅拌轴上设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带动三号搅拌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原料烘干区、色素烘干区和混合区外侧各设有一个观察窗和温度显示器,且温度显示器为XMTD-6311型号,便于了解内部混合的情况和温度。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加热装置和二号加热装置的温度小于等于120度,避免高温加热烘干造成PC(聚碳酸酯)材料中脂基水解严重,发生断裂,影响成型壳体的质量。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设有四个,且底部设有橡胶垫,加大摩擦,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和保护地面。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设置了原料烘干区、色素烘干区和混合区,烘干完成后物料直接进入混合区,减少搬运流程,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原料烘干区和色素烘干区内设置了一号搅拌轴和一号加热装置,对材料进行恒温搅拌烘干,提高烘干效率的同时不影响材料内部结构,保证产品质量;3、混合区内设置了二号搅拌轴、三号搅拌轴和二号加热装置,对物料进行充分混合,并进一步烘干,使烘干更加充分,避免成型时外壳上有气泡,提高箱包强度和韧度,提高箱包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外部示意图。1原料烘干区、11搅拌电机、12进料漏斗、13一号搅拌轴、14搅拌叶片、15送料轴、16一号加热装置、17螺旋叶片18送料电机、19出料口、191电磁阀、2色素烘干区、3混合区、31二号搅拌轴、32二号搅拌叶、33三号搅拌轴、34三号搅拌叶、35排料管、36二号加热装置、4固定架、41变频电机、42主动齿轮、43从动齿轮、5支撑架、51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箱包壳体原料的着色混合装置,包括原料烘干区1、色素烘干区2、混合区3和支撑架5,所述原料烘干区1顶部设有搅拌电机11,所述搅拌电机11的底部设有一号搅拌轴13,一侧设有进料漏斗12,所述一号搅拌轴13上设有一号搅拌叶片14,底部设有送料轴15,所述一号搅拌叶片14的一侧设有一号加热装置16,所述送料轴15上设有螺旋叶片17,一侧设有送料电机18,另一侧设有出料口19,所述出料口19内设有电磁阀191,所述混合区3底部设有固定架4,一侧设有排料管35,所述固定架4内设有变频电机41,所述变频电机41顶部设有二号搅拌轴31且二号搅拌轴31位于混合区3,所述二号搅拌轴31上设有二号搅拌叶32,两侧设有三号搅拌轴33,所述三号搅拌轴33上设有三号搅拌叶34,顶部一侧设有二号加热装置36。在本技术结构中,所述原料烘干区1和色素烘干区2对称设置,且内部一致,对材料进行烘干;所述原料烘干区1顶部设有排气口,将内部的水蒸气排出;所述位于固定架内的二号搅拌轴31上设有主动齿轮42,位于固定架内的三号搅拌轴33上设有从动齿轮43,主动齿轮42和从动齿轮43相啮合,带动三号搅拌轴33转动;所述原料烘干区1、色素烘干区2和混合区3外侧各设有一个观察窗6和温度显示器7,且温度显示器为XMTD-6311型号,便于了解内部混合的情况和温度;所述一号加热装置16和二号加热装置36的温度小于等于120度,避免高温加热烘干造成PC(聚碳酸酯)材料中脂基水解严重,发生断裂,影响成型壳体的质量;所述支撑架5设有四个,且底部设有橡胶垫51,加大摩擦,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和保护地面。工作原理:打开一号加热装置16,将原料和色素通过进料漏斗12分别投入原料烘干区1和色素烘干区2内打开一号搅拌电机11和送料电机18,一号搅拌叶片14和螺旋叶片17进行搅拌,增大原料(色素)的接触面积,加快烘干,烘干完成后,打开二号加热装置36和电磁阀191,关闭搅拌电机11,原料(色素)通过螺旋叶片17送至出料口19上,并通过出料口19进入混合区3,打开变频电机41,二号搅拌轴31和主动齿轮42转动,主动齿轮42和从动齿轮43相啮合,带动从动齿轮43和三号搅拌轴33转动,对物料(指原料和色素)进行充分的混合,内部的温度使物料进行再一次烘干,混合充分后从排料管35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包壳体原料的着色混合装置,包括原料烘干区(1)、色素烘干区(2)、混合区(3)和支撑架(5),其特征是:所述原料烘干区(1)顶部设有搅拌电机(11),所述搅拌电机(11)的底部设有一号搅拌轴(13),一侧设有进料漏斗(12),所述一号搅拌轴(13)上设有一号搅拌叶片(14),底部设有送料轴(15),所述一号搅拌叶片(14)的一侧设有一号加热装置(16),所述送料轴(15)上设有螺旋叶片(17),一侧设有送料电机(18),另一侧设有出料口(19),所述出料口(19)内设有电磁阀(191),所述混合区(3)底部设有固定架(4),一侧设有排料管(35),所述固定架(4)内设有变频电机(41),所述变频电机(41)顶部设有二号搅拌轴(31)且二号搅拌轴(31)位于混合区(3),所述二号搅拌轴(31)上设有二号搅拌叶(32),两侧设有三号搅拌轴(33),所述三号搅拌轴(33)上设有三号搅拌叶(34),顶部一侧设有二号加热装置(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包壳体原料的着色混合装置,包括原料烘干区(1)、色素烘干区(2)、混合区(3)和支撑架(5),其特征是:所述原料烘干区(1)顶部设有搅拌电机(11),所述搅拌电机(11)的底部设有一号搅拌轴(13),一侧设有进料漏斗(12),所述一号搅拌轴(13)上设有一号搅拌叶片(14),底部设有送料轴(15),所述一号搅拌叶片(14)的一侧设有一号加热装置(16),所述送料轴(15)上设有螺旋叶片(17),一侧设有送料电机(18),另一侧设有出料口(19),所述出料口(19)内设有电磁阀(191),所述混合区(3)底部设有固定架(4),一侧设有排料管(35),所述固定架(4)内设有变频电机(41),所述变频电机(41)顶部设有二号搅拌轴(31)且二号搅拌轴(31)位于混合区(3),所述二号搅拌轴(31)上设有二号搅拌叶(32),两侧设有三号搅拌轴(33),所述三号搅拌轴(33)上设有三号搅拌叶(34),顶部一侧设有二号加热装置(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包壳体原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云,
申请(专利权)人:贵溪市美纳途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